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1篇
电工技术   1篇
能源动力   2篇
无线电   16篇
  2010年   2篇
  2006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1.
一、概述目前,半导体功率器件基本上分为两部分:一为双极型功率晶体管,它的历史长,工艺成熟,应用时间长,占领了功率器件的大部分市场;另一部分为MOS功率晶体管,主要由VMOS、DMOS等组成,它是在大规模,超大规模工艺成熟之后逐步发展起来的.MOS功率晶体管输入阻抗高,且没有双极型晶体管的电荷存  相似文献   
12.
基于电平检测的上电复位电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高鹏  蔡世俊  常昌远   《电子器件》2006,29(4):1107-1109
目前基于延时的上电复位电路,其延时电容在掉电后,所储存的电量影响了下一次上电的延时,容易出现复位电平太窄甚至无法产生复位电平的问题;并且电源电位的上升速度,也会影响到复位电路的可靠性;针对此类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电平检测的上电复位电路,利用电源回路中本身具有的RC延迟时间作脉冲宽度,可以达到较长的复位时间;并且本电路的复位电平与工艺参数相关,能保证实际电路在复位电平消失后的可靠工作;探讨了本电路的复位特征及可靠性,并从流片结果得到验证。通过理论上的分析和实际结果的测量,本复位电路具有良好的可控性和优秀的复位能力;而且还具有较小的芯片面积。在某些情况下,还可以替代欠压检测电路。  相似文献   
13.
MOS/双极型复合功率管的出现,使双极型功率晶体管的高输入阻抗成为现实.MOS/双极型复合功率管利用MOS器件与双极型器件的各自特点,采用MOS与双极型器件以达林顿形式组合成复合功率管,具有高输入阻抗,低输入驱动,高跨导,低导通阻抗,大电流特性好等优点.《PMOS/  相似文献   
14.
栅控效应即绝缘栅场效应MOS器件及集成电路的理论基础,是半导体工程中研究广泛手一个课题。pn结是整个半导体器件及集成电路的核心,尤其是双极型器件及电路赖以发展的基础,对它的研究受到最大的重视是理所当然的。但是,对于三种效应的互相结合和互相作用所产生的综合效应——栅控pn结表面效应,并没有受到应有的关注,在半导体器件尤其是大规模、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迅猛发展的今天。对于这种效应的深入研究已经是势在必行的了。  相似文献   
15.
目前,正在研究提高单片ROM,EPROM和EROM位数的问题。这里将要报告的是一个晶片尺寸为3英(?)的4MbROM,它使用了标志着单片集成度新水的冗余电路,反映了最近的研究动向。 多半用作查表的ROM的作用已大大发挥了。在微处理机系统中,软件的主要部分存贮在ROM中。这些软件由样机原型和最初状态的特殊变化而定。这些需要的变化可以由EPROM来完成。随着微处理机的迅速增加,使用EPROM的器件也迅速发展。反过来,这些发展又必须需要EPROM的工艺水平有相当的发展,去改善其特性,提高其密度。今年所研制出的64K位的EPROM标志了EPROM集成化的一个新水平。采用双层多晶硅的微NMOS已经应用到主EPROM技术中。此外,减少功耗,缩小面积,改进性能,新技术的发展使这些器件成为现实。  相似文献   
16.
在准赤道坐标系统下,详细讨论了光伏跟踪系统的最佳跟踪角度.给出了具有方位角和坡度偏差校正功能的最佳跟踪角度的表达式.提出了准赤道坐标系统下的Back-Tracking的跟踪算法.利用该坐标系统计算出的太阳位置与MICA水平坐标系数据对比,误差在0.7°内.基于上述最佳跟踪角度,开发了1套可适应不同地形、容积可变的电站级水平光伏跟踪系统,并详细讨论了系统的跟踪策略,在中国6个典型性气象地区对该系统进行了性能分析与讨论.相对于固定安装系统,该系统在无Back-Tracking算法情况下可平均提高21.85%,在具有Back-Tracking算法情况下可平均提高24.71%.  相似文献   
17.
硅高效太阳电池的效率限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高硅太阳电池的转换效率主要在于提高开路电压V(oc)和短路电流密度J(sc)。采用减薄硅片衬底厚度和光陷阱技术可望使转换效率达到29%。  相似文献   
18.
本文将介绍一种新型的CMOS准静态D─触发器的结构,这种新结构结合了NMOS结构和CMOS结构的优点。在这篇论文中将这种新型结构与NMOS传输门D─触发器、普通CMOS传输门D─触发器在结构、功能、集成度和特性等方面进行了比较,讨论这种新结构中MOS管尺寸的设计,并且通过电路模拟软件SPICE对电路进行特性分析和比较。  相似文献   
19.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