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采用宏基因组技术分析桑葚酵素发酵前、中、后期微生物的丰度及多样性。方法:对桑葚酵素发酵前期(18 d)、中期(42 d)、后期(60 d)的样品进行基因组DNA抽提、PCR扩增及产物纯化、荧光定量、Illumina PE文库制备、Illumina高通量测序等操作,将测序数据优化后分析各分类水平上桑葚酵素发酵过程中细菌和真菌组成及其多样性的变化。结果表明:通过分析生物多样性指数获得桑葚酵素发酵过程中细菌较真菌丰富。在属水平上分析微生物多样性,桑葚酵素发酵过程中的优势菌是乳杆菌属。在发酵前期的优势菌是酵母(92.16%)。本文阐明了桑葚酵素在自然发酵过程中微生物的动态变化及其多样性机制,为后续开发新型人工可控桑葚酵素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32.
建立快速滤过型净化法结合气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同时筛查蔬菜和水果中234种农药残留的方法。样品经过乙腈提取,提取液用m-PFC柱净化后,经气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仪测定。通过保留时间和全扫描离子精确质量数定性,基质标准曲线定量,能够有效去除基质干扰。对12种典型果蔬样品(白菜、芹菜、番茄、黄瓜、菠菜、韭菜、油菜、橘子、梨、苹果、葡萄、橙子)进行实际样品验证。结果表明,234种农药在5500μg/kg范围内线性良好,相关系数大于0.990,方法的检出限为520.0μg/kg。样品在10、50、100μg/kg3个添加水平的平均加标回收率分别为73.2%124.8%、75.5%122.6%和74.8%121.7%,平均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2.4%13.2%、2.8%11.4%和2.2%10.5%。该方法有效地提高了高分辨质谱在进行果蔬农药高通量筛查时的检测效率,具有较强的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3.
<正>邸鹏远认为,行业要根据每种产品的特性,分别建立一个严格、合理的评价体系,通过评价体系,保证设备各部件、环节的有序、高效运行,同时也才可以对产品发展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设备同人,要有健康的体魄、灵巧的手脚、超强的消化能力、清洁的排放功能,以及智慧的大脑等,但是这些还不够,重要的是要有灵魂,即各环节协调一致,共同努力。这就需要行业和企业对产品建立一个评价体系,通过评价体系,保证设备各部件、环节的有序、高效运行。如何 相似文献
34.
针对空间可展的金属带状簧片弯曲折叠时的弯矩和应变能响应,引进主次因素度分析、Sobol敏感性理论,对簧片的力学性能受自身几何参数影响进行了敏感性分析,并采用Isight软件的数值方法进行了结果验证.综合比较了几何参数对力学性能指标的影响程度,总结了主次因素度分析、Sobol敏感性理论和数值计算3种方法的优缺点.研究结果为指导实际簧片结构设计和参数优化设计提供了一定的参考和依据.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