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4篇
  免费   42篇
  国内免费   20篇
电工技术   93篇
综合类   46篇
化学工业   72篇
金属工艺   26篇
机械仪表   22篇
建筑科学   38篇
矿业工程   28篇
能源动力   9篇
轻工业   39篇
水利工程   13篇
石油天然气   32篇
武器工业   4篇
无线电   42篇
一般工业技术   26篇
冶金工业   29篇
原子能技术   1篇
自动化技术   26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26篇
  2022年   20篇
  2021年   30篇
  2020年   25篇
  2019年   28篇
  2018年   31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20篇
  2015年   21篇
  2014年   36篇
  2013年   30篇
  2012年   34篇
  2011年   24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29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7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3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31.
基于响应的电网暂态稳定态势在线量化评估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广域测量系统工程化成熟应用为基于响应的电网暂态稳定分析与控制研究提供了新的契机,而暂态稳定态势在线量化评估是关键。以单机无穷大系统为例研究并证明不同观测支路比例段的静态和暂态稳定态势剖分特性,即同趋和同达失稳点特性。该剖分特性表明,可间接利用发电机端口外网络的相量测量装置有效测量信息评估电网暂态稳定态势的可行性。根据发电机转子加速度方程,严格推导电网任意机组对的等效单机系统虚拟功角特性正弦函数表达式,并基于该表达式,提出一种基于响应的电网暂态稳定裕度指标。用IEEE-9节点和新英格兰10机39节点系统进行仿真,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及工程可操作性,为基于响应的电网暂态稳定在线监控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532.
为解决智能变电站过程层网络装置过分依赖对时网络问题,及智能变电站过程层网络SMV报文间、SMV和GOOSE报文间及GOOSE报文间的相互干扰问题,提出了通过在交换机上实现延时可测技术和业务流量管理技术有效解决过程层网络现存的两个主要问题。延时可测技术通过GOOSE、SMV报文携带经过交换机的延时值实现时间同步。业务流量管理技术通过基于目标MAC地址的流量控制方法解决过程层网络报文间相互干扰问题。  相似文献   
533.
基于等效仿真模型的VSC-HVDC 次同步振荡阻尼特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电压源换相高压直流输电(VSC-HVDC)是基于电压源换流器(VSC)的新一代高压直流输电技术。该文首先分析VSC的工作原理,在此基础上建立以交流侧受控电压源和直流侧受控电流源描述的VSC等效仿真模型。通过与VSC-HVDC电路模型的时域和频域响应对比,验证利用VSC等效仿真模型分析VSC-HVDC次同步频率范围内动态特性的有效性。利用复转矩系数法的时域实现方法--测试信号法及VSC-HVDC等效仿真模型,可计算得到连续且光滑的发电机电气阻尼De特性曲线;基于De曲线,分析VSC-HVDC采用不同控制方式及比例积分(PI)控制器中比例系数和积分时间常数,对发电机电气阻尼特性的影响。最后对加入VSC-HVDC的IEEE第一标准测试系统的仿真表明,配置次同步阻尼控制器(SSDC)的VSC,通过对其有功功率或无功功率的动态调制,均可显著增加发电机的电气阻尼,有效抑制发电机次同步振荡。  相似文献   
534.
风火电组合外送系统中风电改善火电机组SSR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型煤炭基地电力与风电基地电力的组合外送在中国具有现实需求。外送通道中一般需加装串联补偿装置,以提升风火电组合外送能力,但可能导致送端火电机组发生次同步谐振(sub-synchronous resonance, SSR)。为此,基于加入风电系统的IEEE SSR第一标准测试模型,采用时域仿真及Prony阻尼比辨识法,定量分析风电场接入对其近端火电机组SSR特性的影响;并根据相位补偿原理设计风电机组附加阻尼控制器,通过动态调节风电机组的无功出力,在次频域内提供电气正阻尼,以消除SSR。此时,由于双馈风电机组采用有功、无功解耦控制,风电机组的有功出力基本不受影响。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能改善经串联补偿外送的大容量风火电组合系统动态特性,提高大规模风电跨区消纳能力。  相似文献   
535.
广域测量技术为暂态稳定判别方法的应用提供了契机。结合电力系统暂态稳定评估的基本原理,概述了基于相量角度差、暂态能量函数、扩展等面积准则、响应轨迹特征和人工智能等5种类型的广域暂态失步判据的研究现状,探讨了各种判据在发展应用中需解决的问题。从准确性、预测性、稳定裕度定量化、适应性4个方面,对比了以上各种类型广域暂态失步判据的特点,并分析展望了各类判据的重点研究与突破方向,为相关研究的进一步开展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536.
试验鉴定技术的创新发展,是推动装备试验鉴定创新发展的内在动力.未来装备发展对试验鉴定发展的需求,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就是对试验鉴定技术发展的需求.确定装备试验鉴定技术发展重点和方向,选准选好需要研究发展的试验鉴定技术项目,是当前试验鉴定转型发展亟需解答的现实问题.文中介绍了试验鉴定技术的基本概念与内涵,分析了试验鉴定技术需...  相似文献   
537.
为研究中低阶煤不同宏观煤岩组分微观结构及对甲烷吸附的影响,采集黄陇煤田郭家河、大佛寺、园子沟及黄陵矿区的四种不同煤样,手工剥离不同宏观煤岩成分(镜煤和暗煤),通过傅立叶红外光谱(FTIR)分析、X射线衍射(XRD)分析和等温吸附实验探究中低阶煤分子结构特征及其对甲烷吸附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同一煤样中镜煤的水分和挥发分产率高于暗煤的水分和挥发分产率,而暗煤的灰分产率和固定碳含量高于镜煤的灰分产率和固定碳含量。镜煤的显微组分中镜质组含量较大、惰质组含量较低,暗煤则相反。红外光谱分析结果表明,同一煤层的镜煤和暗煤红外光谱吸收峰形态相似,官能团类型和含量接近。煤分子结构中主要含氧官能团按含量由高到低依次为C—O,COOH,■,脂肪侧链按含量由高到低依次为CH2,CH3,CH。对比煤的准晶体结构发现,中低阶煤煤化程度低,γ带的峰面积整体较大。受煤化作用和压实作用影响,暗煤的堆砌度和堆砌层数大于镜煤的堆砌度和堆砌层数。分子结构特征对甲烷吸附量的影响显著。镜煤的最大甲烷吸附量与芳碳率和缩合度均呈正相关,暗煤的最大甲烷吸附量与芳碳率和缩合度均呈负相关。镜煤...  相似文献   
538.
水分是制约煤层气吸附/解吸的关键因素之一,受煤储层多元孔隙结构和煤岩组分润湿性差异影响,煤-水-甲烷界面作用导致煤层气产出过程中CH4与H2O相互激励、相互制约。立足于水分对煤层气吸附/解吸作用的研究进展与前沿认识,从煤储层水分赋存状态、煤-水界面微观作用和水分对甲烷吸附/解吸影响3个方面重点分析了水分与煤层气吸附/解吸微观效应之间的内在关系。研究认为煤储层孔隙结构及水分赋存状态复杂。以煤-水界面作用及孔隙结构特征为依据将煤储层水划分为结合水、束缚水和自由水3种主要类型,不同类型水分对甲烷吸附的抑制作用机制存在差异、且对低阶煤的影响程度严重。水分相态变化成为影响甲烷解吸-运移的核心,水蒸汽分子通过竞争吸附置换吸附态甲烷,液态水在润湿性和毛细管力作用下水锁堵孔、抑制气-水运移。在地面煤层气钻采过程中水分的作用机理随储层温度-压力环境动态变化而变化。针对水分对甲烷解吸作用机理不清、影响界限不明的现状,由此提出了量化储层水分含量及分布特征,增强甲烷解吸与气-水运移,完善甲烷吸附/解吸理论与模型,强化水分激励、促进煤层气增产4方面的科学问题及发展方向,进一步深化煤-水界面微观作用在煤层气解吸运...  相似文献   
539.
合成了1-烷基-3-乙羟基咪唑溴离子液体([REhIM]Br,其中R=C10 H21、C12 H25和C14 H29),采用密度泛函理论方法(DFT),在B3LYP/6-31水平上优化[REhIM]Br离子液体的分子结构,得到其最稳定的构型,通过理论计算得到了分子中的部分键长键角,对其电荷分布进行了分析;通过计算阴阳离...  相似文献   
540.
王明  苏伍各  张明  郑超  黄炳刚  彭强 《电讯技术》2021,61(5):608-613
时分多址(Tim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TDMA)信号用户分离作为TDMA信号第三方侦收的重要环节,是后续用户内涵信息解译组报、目标测向定位的前提条件.在未知网台规格情况下,无法通过解译用户ID或网控信令的方式对多用户进行分离.基于TDMA信号物理层特征,提出了一种基于DBSCAN(Dd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