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6篇
  免费   32篇
  国内免费   15篇
电工技术   15篇
综合类   43篇
化学工业   97篇
金属工艺   11篇
机械仪表   10篇
建筑科学   31篇
矿业工程   4篇
能源动力   1篇
轻工业   62篇
水利工程   2篇
石油天然气   50篇
无线电   18篇
一般工业技术   19篇
冶金工业   9篇
自动化技术   11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21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25篇
  2018年   27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26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27篇
  2010年   26篇
  2009年   34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91.
雷丹  吴敏  唐洁  包琴  郭睿  张庆 《食品工业科技》2020,41(7):301-308
为探究不同原料预处理工艺对复合菌株制发酵制备的豆瓣酱品质的差异,对四种不同原料预处理(生料、烫漂、常压蒸煮、高压蒸煮)工艺所制豆瓣酱的常规理化指标变化进行分析,并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headspace solid-phase microextraction,HS-SPME)结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GC-MS)技术,分析鉴定不同预处理方式制备豆瓣酱中的挥发性物质。结果表明:不同原料预处理工艺制备的豆瓣酱在总酸、氨基酸态氮、氯化钠和还原糖上存在明显差异,其中经烫漂预处理豆瓣酱总酸含量为0.72 g/100 g,氯化钠含量为13.2 g/100 g,相比其他三种预处理工艺较高;氨基态氮含量以常压蒸煮含量最高,为0.82 g/100 g,比烫漂处理豆瓣酱高0.11 g/100 g;还原糖含量以生料处理豆瓣酱中含量最高,为5.72 g/100 g,烫漂处理豆瓣酱次之为3.38 g/100 g;HS-SPME-GC-MS共鉴定出62种挥发性成分,生料、烫漂、常压蒸煮、高压蒸煮预处理样品分别为22、23、19、27种,其中相同成分5种(1-辛烯-3-醇、芳樟醇、苯乙醛、2,5-二甲基吡嗪、2-乙基己醇),特征风味物质分别有3、4、2和3种,烫漂预处理相比其他三种预处理方式呈味物质以及特征风味物质种类较丰富。综合常规理化指标与挥发性成分分析发现,烫漂预处理发酵豆瓣酱的品质优于其他三种原料预处理方式。  相似文献   
292.
管健龙  何安瑞  孙文权  郭睿 《钢铁》2015,50(11):63-68
 为了研究带钢局部高点卷取过程起筋的控制方法,基于应力函数假设和S Timoshenko最小功原理获得了起筋带钢的应力场分布,并采用伽辽金虚位移原理建立了可用于在线计算的起筋临界卷取张力设定模型和起筋弹性极限模型。并对应力场分布和临界卷取张力各影响因素进行仿真研究,仿真结果表明:局部高点在径向累积叠加所引起的带钢张力不均匀分布和轴向压应力是导致带钢起筋的主要原因;临界卷取张力随带钢厚度、局部高点高度和卷取半径增大而减小,带钢宽度对钢卷的起筋临界卷取张力影响非常小。通过与实际生产控制方法和ANSYS有限元分析结果对比,验证了本模型的计算精度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293.
针对一类多指标群决策问题,根据最小二乘原理提出了最优离合点的概念。运用模拟植物生长算法与加速遗传算法组合算法(PGSA-RAGA),求解得出最优离合点,并且根据投影寻踪模型利用最优离合点所组成的矩阵,得出最终投影值与排序结果。该方法解决了以往以平均数体现群决策的综合意愿所出现的不足的问题,在指标的属性权重完全未知的情况下,得到最优的排序结果,经过对比分析,该方法的可行性得到验证,更加简便易操作,并且有效地推广到大规模多指标群决策问题。  相似文献   
294.
郭睿  王竹  钱振澜  王珂  周从越 《城市规划》2023,(12):97-105+116
从海岛人地系统基本单元——“岙”的认知出发,采用历史地理学的研究方法,通过对海岛岙历史脉络中空间格局演变的解析,揭示出海岛人地关系演进中“需求-地貌”耦合的驱动机制,明确了海岛人居环境的营建逻辑。进而以“岙”所代表的人地关系为核心,研判出当下海岛人居营建中对于海洋产业精细化、适应社会与空间结构急剧变化和减少灾害风险的现实需求,围绕地貌资源的整合优化提出了多岙融合、资源挖掘、设施盘活、肌理导控、原型调试与海岸重塑等营建策略,旨在为我国海岛地区人居环境的品质提升提供相应的理论与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295.
目的 针对电弧增材制造技术实际应用中工艺参数选取困难和成形结果难预测的问题,确定高效、准确的电弧增材制造单道成形形貌预测的数学方法,以快速、方便地选取丝材电弧增材制造工艺参数并指导成形质量控制。方法 在单道单层丝材电弧增材制造实验的基础上,采用多种回归方法和神经网络方法分别建立焊接电流、电压和焊枪移动速度等多个工艺参数与增材层宽度、增材层高度及熔池深度等成形形貌参数之间的数学关系模型。结果 电弧增材制造单道成形形貌与焊接电流、电压和焊枪移动速度显著相关,且各参数间存在非线性交互作用;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法可较准确地预测单道增材层宽度,但对于增材层高度和熔深的预测效果较差;神经网络可良好地处理各工艺参数间复杂的非线性关系,其对增材层宽度、增材层高度和熔深的预测平均误差率分别为4.17%、6.60%和7.01%,显著优于多元线性回归法。结论 采用神经网络法可以准确预测电弧增材制造单道成形的形貌参数,进而指导增材制造工艺参数的选取和成形质量的控制。  相似文献   
296.
针对电压源变流器中功率器件的开路故障问题,通过分析变流器三相电流的固有模态分量特征,提出了一种基于瞬时频率的变流器开路故障检测方法。首先采用经验模态分解理论获取三相交流电流中的开关模态分量。然后通过希尔伯特变换得到开关模态分量的瞬时频率,利用开路故障前后开关模态分量瞬时频率特征变化对功率器件的开路故障进行检测。最后在PSCAD/EMTDC中搭建柔性直流互联系统仿真模型进行了验证。仿真结果表明,利用开关模态分量瞬时频率特征能够在几个开关周期内快速地检测出单个或多个故障功率管,而且在功率调整和潮流反转时具有较好的动态检测性能。  相似文献   
297.
篦齿封严是航空发动机中的一种封严结构,为避免篦齿在服役过程中发生磨损,需在其表面制备防护涂层。国内多采用等离子喷涂氧化铝类耐磨涂层,但在苛刻工况下易剥落,防护性能欠佳。国际上近年出现一种采用复合电沉积工艺制备的新型主动切削涂层,性能更优。镍 - 立方氮化硼 ( Ni-cBN ) 是新型主动切削涂层中典型的一种。在 FGH95 基材试片和仿形模拟件上采用复合电沉积工艺制备了新型 Ni-cBN 主动切削涂层,研究了其在高温高速条件下与GH3536金属蜂窝的切削性能。结果表明,新型Ni-cBN涂层可在金属蜂窝上切割出形状规整的沟槽,对磨温升降低约 80 ℃,无过热灼烧迹象,热稳定处理后涂层仍保持切削能力,表现出优异的切削性能。  相似文献   
298.
利用低温光致发光光谱研究了MeV超高能量电子辐照氮掺杂金刚石,结果表明,辐照缺陷以氮-空位缺陷(NV)和中性单空位缺陷(GR1)为主;辐照电子经1.2 mm铝箔遮挡后,其能量大幅度衰减,金刚石中只剩余了NV缺陷,这表明此时辐照产生的空位都被氮杂质所束缚而以NV缺陷形式存在;经800℃高温退火后,空位扩散到晶体表面以下约15μm处而被氮杂质束缚,进而使得GR1信号减弱而NV信号增强.  相似文献   
299.
随着超低温流体介质应用范围的不断扩大,其生产制造、储存及运输设备也得到了快速发展,其中超低温阀门既是这些设备中关键的结构部件,对整个加工或运输系统都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文章是针对液化天然气运输设备中超低温阀门进行优化设计,首先讨论超低温阀门的材料选择,其次对阀门的各个子元素结构进行分析研究,讨论其必要性,并针对介质特性对超低温阀门中关键结构进行优化设计。  相似文献   
300.
郭睿  冯文佩 《精细化工》2020,37(3):641-648
以1-(2-呋喃基)-3-苯基-2-丙烯-1-酮(FPPO)、过氧化氢、硫脲为原料,以四丁基溴化铵为催化剂,采用一锅法合成2,3-环硫-1-(2-呋喃基)-3-苯基-1-酮(TFPO)。通过单因素实验,考察了时间、温度、氧化剂用量、催化剂用量等对TFPO产率的影响,进一步利用正交实验优化法对合成TFPO的工艺参数进行优化。结果表明,合成TFPO较佳的工艺条件为:环氧化温度为5℃,硫化时间为2 h,硫化温度为35℃,n(硫脲)∶n(FPPO)=1∶1,催化剂用量为15.5%(以FPPO物质的量为基准计算得到,下同)。在该条件下,TFPO产率为85.8%。采用FTIR、1HNMR和13CNMR确认了TFPO的结构,应用TGA、UV测试了TFPO的性能。TGA测试结果显示,TFPO的耐热温度为160℃,展现出良好的热稳定性。紫外测试结果表明,TFPO的透光率可达90%以上,具有优异的透光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