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9篇
  免费   34篇
  国内免费   29篇
电工技术   45篇
综合类   34篇
化学工业   54篇
金属工艺   4篇
机械仪表   5篇
建筑科学   31篇
矿业工程   2篇
能源动力   7篇
轻工业   42篇
水利工程   3篇
石油天然气   35篇
武器工业   1篇
无线电   51篇
一般工业技术   20篇
冶金工业   10篇
原子能技术   2篇
自动化技术   96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34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36篇
  2011年   29篇
  2010年   28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31篇
  2007年   33篇
  2006年   34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6年   7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81.
紫茎泽兰化学成分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任杰  刘洪位  郭莉  赵同辉  李焱 《广州化工》2011,39(15):123-124
采用系统预实验法对紫茎泽兰可能的化学成分进行了初步研究。采用试管反应法,对紫茎泽兰的冷热水、95%乙醇、5%盐酸、石油醚的提取液进行研究,通过多种指示剂和显色剂的沉淀反应或颜色反应,初步推断紫茎泽兰中可能含有的化学成分。初步确定紫茎泽兰可能含有的化学成分中可能含有蛋白质、糖、有机酸、黄酮类、酚类、香豆素、内酯、挥发油和油脂等化学成分,为紫茎泽兰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了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82.
对Bi2WO6半导体材料进行了改性,利用水热法合成了Gd~(3+)和Dy~(3+)掺杂Bi2WO6光催化剂,并且采用XRD、UV-Vis、FE-SEM等测试手段进行表征,同时以噻吩的正辛烷溶液为模拟汽油研究了稀土掺杂对Bi2WO6的光催化脱硫活性的影响。UV-Vis吸收光谱表明,Gd~(3+)和Dy~(3+)掺杂使Bi2WO6催化剂的吸收向可见光区移动,导致其带隙变窄。光催化脱硫实验表明,Gd~(3+)和Dy~(3+)掺杂Bi2WO6的脱硫活性较纯的Bi2WO6有较大的提高,其中Gd~(3+)掺杂Bi2WO6的脱硫率高达94.5%。  相似文献   
83.
研究含铜氰化电镀废水的现有处理工艺并利用多种工艺相结舍,寻找操作简单、成本低而处理效果好的处理方法,向高效节能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84.
以钛酸四正丁酯为原料,采用溶胶-微波法(Sol-microwave method)合成了铁和铈共掺型纳米TiO_2粉体(Fe-Ce-TiO_2),借助XRD、XPS和UV-vis等测试手段对其进行了表征,并以甲基橙为模型污染物考察了掺杂量对样品光催化活性的影响规律.XRD分析表明,所得粉体均为锐钛矿相纳米TiO_2,且过渡金属铁和元素稀土铈掺杂后纳米TiO_2特征衍射峰宽化,强度降低;XPS分析表明,镧和铈掺杂后样品表面存在大量的氧缺位;UV-vis吸收光谱表明,所得粉体在400 nm以下均有连续宽化的吸收带,且Fe和Ce掺杂后样品对光的吸收显著增强,这是由于Ce(Ⅳ) f →d 跃迁和Ce(Ⅳ)-O荷移跃迁所致;光催化实验表明,Fe和Ce共掺杂能显著提高纳米TiO_2的光催化活性,其中当Fe(Ⅲ)和Ce(Ⅳ)掺杂量分别为0.1%和0.04%时,纳米TiO_2 光催化剂具有较高的催化活性,自然光照下光催化氧化处理卷烟厂蒸叶车间废水,效果较好,废水COD去除率达到89.8%.且催化剂易沉降分离、重复使用性能稳定.  相似文献   
85.
郭莉  吴厚玖  王华  孙志高 《食品科学》2010,31(24):259-263
采用固相微萃取- 气相色谱- 质谱法对伏令夏橙汁加工过程中5 个关键点样品的主要香气成分进行分析,共鉴定出50 种香气成分,主要为柠檬烯(84.79%~86.92%)、β- 月桂烯(3.87%~5.83%)、α- 蒎烯(1.03%~2.05%)、芳樟醇(0.02%~1.72%)、葵醛(0.15%~0.28%)、辛醛(0.03%~0.52%)和丁酸乙酯(0.12%~0.44%)等。加工过程对夏橙汁香气成分种类和含量有重要影响,5 个样品香气成分种类分别为38 种、36 种、31 种、30 种和20 种。精滤后烃类相对含量增加2.01%,醇类物质下降2.00%;脱气后烃类下降0.95%,醇类下降0.15%;灭菌后香气成分与脱气后相近;浓缩还原对香气影响最大,烃类和醇类比精滤后橙汁分别降低3.85%、1.16%。  相似文献   
86.
针对烷基酚生产装置过滤工序生产能力不足的问题,通过采用优化流程,更新设备,改进计量方式等改造措施,达到了提高生产能力,节能降耗及消除环境污染的目的。  相似文献   
87.
在兰州炼油化工添加剂厂烷基酚装置过滤工序改造设计中,通过优化流程、更新设备、改善计量等措施,达到了消除装置瓶颈、提高生产能力、节能降耗及减小环境污染的目的。  相似文献   
88.
镧、铁共掺TiO_2光催化剂的合成及其光催化活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溶胶-微波法(Sol-Microwave Method)合成了镧、铁共掺纳米TiO_2光催化剂,借助X-射线衍射(XRD) 、光电子能谱(XPS)、紫外-可见吸收光谱(UV-vis)等技术对样品组成和光吸收特性进行了表征,同时以高压汞灯(HPML)为实验光源、罗丹明B为模型污染物考察了样品的光催化活性.结果表明,所得TiO_2为锐钛矿型,共掺体系的最佳掺杂量为La 0.4%,Fe 0.1%,所获最佳共掺TiO_2对罗丹明B表现出较高的光催化活性,高压汞灯下反应45min,降解率达到92.6%.  相似文献   
89.
稀土掺杂TiO2-活性白土复合光催化剂的合成与性能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以钛酸四正丁酯为原料,活性白土为载体,采用溶胶法合成了稀土(Sm3+、Tm3+、Ho3+、Nd3+)掺杂TiO2-活性白土复合光催化剂,借助XRD和UV-Vis技术对其进行了表征,并以甲基橙为模型污染物考察了稀土元素种类及掺杂量对复合光催化剂光催化性能的影响规律.物相结构分析表明,稀土元素掺杂使得复合光催化剂中纳米TiO2晶粒细化;UV-Vis吸收光谱表明,稀土元素掺杂后复合光催化剂吸收边发生明显红移,且在紫外光和可见光区对光的吸收增强;光催化实验表明,四种稀土元素掺杂均能显著提高复合光催化剂的光催化性能,其中Tm3+和Sm3+掺杂改性效果较好,当Tm3+掺杂量为0.1%(物质的量百分比)时复合光催化剂光催化活性较高,将其用于卷烟厂蒸叶废水的脱色去味处理,效果较好,废水COD去除率达到79.1%,且催化剂易沉降分离、重复使用性能稳定.  相似文献   
90.
同位协同随机建模在储层预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采用同位协同随机建模技术,以反映储层含油性的电阻率测井参数为主变量,以地震波阻抗为协变量,对储集层的合油砂岩厚度进行了预测。根据大庆葡南油田葡333区块有效储层下限的解释标准,对电阻率随机模拟得到的多个实现进行解释,得到各实现的含油砂岩厚度,并以10m含油砂岩厚度为风险门槛值分析了该区钻井风险性。新、老钻井的钻遇情况分析表明,应用序贯高斯同位协同地震属性数据的模拟方法进行储层预测的精度较高,利用多个随机模拟实现的差异性进行预测结果的风险性评价可以有效地降低钻井风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