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9篇
电工技术   34篇
建筑科学   4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4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1.
李谦  钟定珠 《广东电力》2001,14(2):48-50
分析高明电力局110kV秀丽站1号主变压器跳闸事故的原因,复核了站内避雷针保护设施的保护范围,指出雷绕击变电站的可能性很大,且绕击点位于多针间保护的薄弱区域,站内母线氧化锌避雷器无法保护主变压器,为此,提出了在母线10m构架上增设避雷针、在主变压器变高侧加装氧化锌避雷器和主变压器10kV母线桥采用合成外套氧化锌避雷器等防雷保护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12.
余文辉  钟定珠 《电世界》2000,41(2):C009-C010
用VCTT-ⅢA型真空度测试仪对真空开关用真空灭弧室的真空度进行现场判断,可以发现虽然已通过平时预防性试验(耐压试验)但实际上严重漏气的真空灭弧室。文中介绍了该测试仪所采用的磁控放电法测试原理以及电路组成,并例举了在广东高州市供电局进行现场测试的参数与分析,指出新的预防性测试规程将真空度的测试开始纳入试验项目中,是有积极意义的。  相似文献   
13.
14.
关于珠海电厂海斗乙线避雷器缺陷的分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通过对珠海电厂海斗乙线避雷器解体检查及对电阻片进行直流1mA电压U1mA和75%U1mA电压下直流泄漏电流测量试验,发现避雷器缺陷的主要原因是避雷器密封不良潮气进入,导致电阻片直流1mA参考电压降低和泄漏电压超标;额定电压选择偏低(192kV)导致电阻片荷电率偏高;避雷器外表面积污严重不均匀时导致电压分布不均匀等,从而加速了电阻片的老化以及瓷套内表面受潮。  相似文献   
15.
通过广东省500kV 惠汕线的工程实际情况,说明在线路上安装复合绝缘外套避雷器能有效地限制操作过电压,达到取消合闸电阻、安全经济运行的目的。并介绍了西安电瓷研究所和广东省电力试验研究所共同研制的500kV 复合绝缘外套避雷器的特点。  相似文献   
16.
在新塘变电站的现场试验中,采用两种操作方式及消谐设备来消除断路器断口电容与电磁式电压互感器的谐振,并进行了现场实测,取得了现场实际的经验。  相似文献   
17.
直流输电大地电流对交流系统影响的网络分析算法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1  
直流输电系统单极大地回路运行方式导致电网部分变压器振动加剧,噪声增大,影响了设备安全。为此,以直流接地极与交流接地极存在一定强度耦合的观点分析了电网变压器直流偏磁事例,在此基础上提出变压器中性点直流分量的网络算法。算法应用黑箱理论,将复杂的大地电流场计算变换为电路计算,将电场-电路交替问题演化成纯电路问题,使分析简化。同时,提出了交流接地极源极与受极的概念,有助于从理论及工程应用层面分析直流大地电流对交流电网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220kV线路多重雷击导致两侧开关断口绝缘击穿分析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介绍220 kV线路雷击故障、两侧变电设备受损及断路器内部故障的发现、处理过程,结合线路故障查巡、雷电参数、过电压及继电保护动作时序分析,确定线路两侧开关雷电侵入波同时受损原因。指出因较短线路遭受多重雷击,造成开关断口内、外绝缘不能承受侵入波及其反射波的叠加作用而击穿,灭弧室瓷套在内、外部电弧持续热效应下可能发生爆炸。建议开展110、220 kV SF6断路器雷电冲击、反极性工频联合电压试验,并在强雷地区变电站110、220 kV架空出线侧加装避雷器保护。  相似文献   
19.
电网失去中性点接地而引起避雷器爆炸事故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一起避雷器事故的实例分析事故的系统状况、保护动作的结果以及损坏避雷器的现状 ,得出事故的原因是由于继保的误动 ,形成了中性点不接地系统 ,加上单相接地故障 ,使得避雷器两端工频电压过高造成的。通过分析存在问题 ,提出了今后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20.
通过火箭引雷试验记录了避雷针和半导体消雷器两种防雷装置在雷电下接闪 (包括回击 )的图像、地面场强、回击次数及最大雷电流幅值数据 ,试验及分析表明 :避雷针对雷电闪络的通道有吸引作用但其保护角 <4 8°;消雷器的半导体长针在接闪过程中可自动并联放电和沿面闪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