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318篇 |
免费 | 61篇 |
国内免费 | 31篇 |
专业分类
电工技术 | 38篇 |
综合类 | 12篇 |
化学工业 | 33篇 |
金属工艺 | 61篇 |
机械仪表 | 13篇 |
建筑科学 | 72篇 |
矿业工程 | 10篇 |
能源动力 | 22篇 |
轻工业 | 13篇 |
水利工程 | 21篇 |
石油天然气 | 13篇 |
无线电 | 63篇 |
一般工业技术 | 11篇 |
冶金工业 | 7篇 |
原子能技术 | 1篇 |
自动化技术 | 20篇 |
出版年
2024年 | 4篇 |
2023年 | 9篇 |
2022年 | 14篇 |
2021年 | 18篇 |
2020年 | 11篇 |
2019年 | 12篇 |
2018年 | 22篇 |
2017年 | 9篇 |
2016年 | 9篇 |
2015年 | 12篇 |
2014年 | 16篇 |
2013年 | 24篇 |
2012年 | 28篇 |
2011年 | 22篇 |
2010年 | 24篇 |
2009年 | 16篇 |
2008年 | 12篇 |
2007年 | 20篇 |
2006年 | 18篇 |
2005年 | 12篇 |
2004年 | 8篇 |
2003年 | 12篇 |
2002年 | 5篇 |
2001年 | 10篇 |
2000年 | 11篇 |
1999年 | 10篇 |
1998年 | 3篇 |
1997年 | 1篇 |
1995年 | 4篇 |
1993年 | 6篇 |
1992年 | 4篇 |
1991年 | 3篇 |
1990年 | 2篇 |
1989年 | 2篇 |
1988年 | 1篇 |
1987年 | 4篇 |
1986年 | 2篇 |
1985年 | 1篇 |
1984年 | 2篇 |
1982年 | 3篇 |
1981年 | 1篇 |
1979年 | 3篇 |
排序方式: 共有4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 毫秒
351.
352.
为了研究健康中青年女性尿液荧光光谱的差异,采用SP-3558多功能光谱测量系统对200nm~390nm紫外光激发的20岁~55岁女性尿液进行测量,并运用多种软件对光谱数据进行多峰拟合处理和理论分析,得到了健康女性尿液荧光光谱的特性和产生机理。结果表明,紫外光激发女性晨尿产生的较强荧光光谱,主要是由尿液中的肾脏代谢的中间物质氧化型烟酰胺腺嘌呤核苷酸(nicotinamide ade-nine nucleotide,NAD+)、核黄素、粪卟啉3种物质产生,其对应的中心波长分别为458nm,520nm,612nm和674nm,后两者均是由粪卟啉产生的;随着年龄的增大,肾脏代谢功能下降,导致其尿样中肾脏代谢的中间物质NAD+的含量增加,从而使458nm谱峰强度明显增强。 相似文献
353.
采用不同的焊接工艺参数对Ti43Al9V0.3Y(原子分数,%)合金进行电子束焊接,分析了不同的焊接热输入对接头组织、焊缝成形及抗拉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焊接热输入的增大接头的抗拉强度也增大,但热输入过大时强度降低.TiAl基合金性能对组织非常敏感,电子束焊接时接头组织转变不充分造成变形能力差,极易形成宏观横向裂纹和纵向弧坑微裂纹.近缝区组织和硬度过渡剧烈,是接头中的薄弱环节,因此裂纹大多从弧坑扩展到近缝区而断裂.断裂性质为脆性断裂,断裂特征为解理断裂和穿晶断裂,还具有分层、穿层的断裂特征. 相似文献
354.
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深入实施,重大工程建设中遇到越来越多的高地温和高地应力隧道。为了研究这类隧道工程在高地温和高地应力耦合作用下发生岩爆的特性,通过一系列技术研发,在二维地质力学模拟试验加载系统上成功进行热–力作用下隧道岩爆温度效应的物理模型试验。在研制具有岩爆倾向的硬脆性岩爆相似材料基础上,自主开发大型物理模型温度场加载系统和隧道开挖装置,考虑20℃,40℃,60℃,80℃四种温度和侧压力系数为2的高地应力作用,共开展4个模型试验。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在20℃~80℃温度范围,温度增大提高了材料的硬脆性,围岩能积聚更高弹性应变能,温度应力引起的洞壁切向应力以及应力差增大,为岩爆创造了更有利的条件。模型温度越高,围岩破坏前变形越小,模型破裂过程中释放的能量越大,破裂源越多;随着温度增高,围岩脆性破坏更强烈且更突然,渐进过程越不明显,岩爆剥落弹射的块径更大。因此,在热力耦合作用下隧道岩爆表现出在一定温度范围内随着温度增大而更加强烈的规律。 相似文献
355.
针对边坡渐进破坏过程中局部岩土体强度参数不断劣化现象,采用应变软化模型代替传统的理想弹塑性模型,提出一种考虑张拉–剪切渐进破坏的强度折减法。从劣化函数、破坏判据、折减系数、滑动面显示和折减范围等方面对该方法进行研究;以极限塑性应变作为边坡点破坏准则,将破坏点从坡脚到坡顶贯通作为边坡整体破坏判据;基于弹塑性计算的初应力法,提出一种边坡张拉–剪切全滑动面定量显示指标I_(cs)。结果表明,应变软化模型所得塑性区明显小于理想弹塑性模型,考虑张拉破坏的边坡安全系数偏于危险;I_(cs)指标能同时显示并区分边坡潜在滑动面的张拉与剪切部分。该基于应变软化模型的计算方法进一步完善了边坡稳定性分析的强度折减法理论。 相似文献
356.
由于焊接过程的复杂性,因此很难得到熔池动态过程的解析数学模型,使得焊接过程建模成为焊接过程控制的一大难题.为了建立电子束焊熔池动态过程模型,采用阶跃响应法确定出了钛合金电子束焊电子束流与熔宽的数学模型的类型和结构,计算出了该模型的参数,建立了电子束流与熔宽的传递函数模型.利用获得的电子束流与熔宽的数学模型,采用Z-N经验公式法确定出了PID控制器参数,在此基础上利用MATLAB/SIMULINK建模与仿真平台建立了钛合金电子束焊熔宽PID控制系统模型,并对该模型进行了仿真试验.结果表明,所设计的控制系统动态性能和稳态性能良好. 相似文献
357.
高速钢是一种具有高硬度、高耐磨性的特殊工具钢.对于进行过球化退火的高速钢,其显微硬度损失较大,严重影响其应用.为恢复球化退火W6Mo5Cr4V2高速钢表面的显微硬度,同时保证其内部良好的韧性不受影响,采用电子束表面重熔对其表面进行硬化.结果表明,重熔表面整体呈现平整光滑状态,存在小尺寸熔坑,重熔层内部呈现胞状树枝晶组织,主要由马氏体、残余奥氏体、晶间网状M2C共晶碳化物以及细棒状MC碳化物组成,呈现不均匀的条带状分布,在重熔区边界存在未熔碳化物,在重熔区中心区域碳化物均匀性较高,并对晶间碳化物的形成机理进行了分析.经过电子束表面重熔,由于晶内针状马氏体以及晶界脆性碳化物生成,W6Mo5Cr4V2高速钢表面的显微硬度由283 HV提高到800 HV以上,母材的显微硬度恢复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358.
文中从钨与钢的焊接性出发,对钨与钢焊接领域的研究现状进行了总结,包括熔焊、扩散焊、钎焊等焊接技术,对钨与钢焊接研究的重点内容和发展趋势进行了讨论。在钎焊过程中通过低熔点非晶态钎料与局部加热的方式,避免整体加热带来的晶粒粗化等不利影响,在钎焊与扩散焊过程中通过合适的中间层,缓解了残余应力,避免了金属间化合物与金属碳化物的产生。在熔焊过程中通过调整能量分布,形成有效熔池,获得良好成形的接头。水下爆炸焊、化学/物理气相沉积、等离子喷涂、磁控溅射等技术能连接的钨厚度低,同时还存在孔隙率大,残余应力大,连接强度低的问题。 相似文献
359.
对复合喷动烟气净化塔内气固二相流动特性进行了数值模拟,得到了塔内气固二相流动特性。通过与传统反应塔对比,分析了复合喷动反应塔内循环的形成机理和气固主反应区流场分布特性。在此基础上,针对该型反应塔的工艺参数进行了优化研究。由结果可知,复合喷动反应塔可在气固主反应区形成良好的内循环,合适的回流区可延长颗粒塔内停留时间,有效增强内循环。回流区大小随入口风速的提高先增大后减小,并在入口风速为25 m/s附近存在最大值。烟气净化塔内颗粒停留时间随入口风速和颗粒粒径的变化均呈先增大后减小趋势,分别在入口风速为25 m/s、颗粒粒径为500μm时达到最大值。 相似文献
360.
针对工业废气热能利用问题,研制了一种基于塞贝克效应的半导体热电转换仪器。该仪器使用MSP430芯片作为主控核心,主要包括热电转换模块、温度控制模块、A/D转换模块、输出性能参数显示模块;在一定范围内设定温差,可以产生相应大小的电能且通过LCD1602实时显示出热电转换模块相应的输出电压值/电流值;并对采集的参数数据进行分析,得出了影响其输出性能的相关因素。实验结果表明:该仪器操作方便、测量精度高、热电转换现象明显。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