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18篇 |
免费 | 15篇 |
国内免费 | 20篇 |
专业分类
电工技术 | 16篇 |
综合类 | 28篇 |
化学工业 | 12篇 |
金属工艺 | 8篇 |
机械仪表 | 19篇 |
建筑科学 | 58篇 |
矿业工程 | 9篇 |
轻工业 | 4篇 |
水利工程 | 20篇 |
石油天然气 | 13篇 |
武器工业 | 1篇 |
无线电 | 25篇 |
一般工业技术 | 21篇 |
冶金工业 | 10篇 |
原子能技术 | 3篇 |
自动化技术 | 6篇 |
出版年
2024年 | 4篇 |
2023年 | 5篇 |
2022年 | 13篇 |
2021年 | 7篇 |
2020年 | 5篇 |
2019年 | 6篇 |
2018年 | 19篇 |
2017年 | 6篇 |
2016年 | 5篇 |
2015年 | 8篇 |
2014年 | 17篇 |
2013年 | 14篇 |
2012年 | 15篇 |
2011年 | 16篇 |
2010年 | 10篇 |
2009年 | 20篇 |
2008年 | 5篇 |
2007年 | 9篇 |
2006年 | 13篇 |
2005年 | 11篇 |
2004年 | 4篇 |
2003年 | 6篇 |
2002年 | 5篇 |
2001年 | 5篇 |
2000年 | 8篇 |
1999年 | 3篇 |
1998年 | 1篇 |
1997年 | 1篇 |
1996年 | 1篇 |
1995年 | 1篇 |
1992年 | 3篇 |
1991年 | 1篇 |
1990年 | 1篇 |
1989年 | 2篇 |
1984年 | 1篇 |
1983年 | 1篇 |
1981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2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41.
浅谈高层建筑电气工程安装的质量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结合工程实例,对施工中使用的母线槽、矿物绝缘电缆等非常规供电材料和技术作介绍,解决相关技术难题,保证工程的安装质量。 相似文献
242.
针对作为我国缓冲/回填材料的高压实高庙子膨润土,采用自主研制的膨胀力-渗透性一体化测试仪器开展膨胀力试验,分别测定圆饼状试样的轴向膨胀力和径向膨胀力发展规律,研究试样初始干密度、初始吸力和尺寸效应对其膨胀力各向异性特征的影响。试验结果显示,轴向膨胀力和径向膨胀力均随着试样初始干密度的增加呈指数增大,膨胀力各向异性特征愈加显著。轴向膨胀力和径向膨胀力均随着试样初始吸力的增加而呈减小趋势;相同初始吸力条件下,径向膨胀力均大于轴向膨胀力,但是膨胀力各向异性系数随着初始吸力增大而不断减小。试样尺寸对膨胀力有显著影响,增加试样高度,轴向膨胀力不断增加,径向膨胀力增加到某一数值后不再随高度增加,膨胀力各向异性系数随着试样高度的增加逐渐减小。最后,基于膨润土膨胀机理、压实效应和尺寸效应,分析了膨胀力各向异性特征的形成机理。 相似文献
243.
在分析总结由土–水特征曲线预测非饱和土渗透系数方法的基础上,根据Childs和Collis-George(1950)利用充水孔隙空间形状提出的、并经多次修改的预测渗透系数模型,预测了上海非饱和软土的相对渗透系数。上海非饱和软土渗透性参数随吸力(含水率)变化呈现非线性变化,吸力增加(含水率降低)渗透性快速降低。对不同粒径的上海非饱和软土层,在减饱和初期(低吸力阶段),土体中骨架颗粒大小对渗透性影响不大;但随着减饱和过程的进行,大骨架颗粒的土体的渗透性衰减速率大于小颗粒土体;而减饱和后期,这种衰减速率上的差异又趋于不明显。这一衰减特征主要与参与减饱和的土中水的赋存状态有关。 相似文献
244.
245.
接缝对高压实膨润土工程屏障自封闭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高庙子膨润土为研究对象,采用自主研制的多功能膨胀–渗透仪,对不同初始干密度的试样进行不同接缝宽度条件下的膨胀力和渗透试验,并对水化后的膨润土进行水银孔隙率定试验,从微观结构层面分析接缝对膨润土渗透性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接缝的存在将导致膨润土的膨胀力减小、渗透性增大,从而降低膨润土在处置库中的自封闭性能;在水化过程中,接缝的存在会引起膨润土内部孔隙大小和数量的变化,宏观表现为膨润土渗透性增大。 相似文献
246.
247.
248.
为了解释北海白垩油田遭遇的钻井失稳及地表沉降等问题,深入了解白垩特殊性态,在试验研究的基础上对北海白垩的非饱和特性进行了验证,试验结果证明了非饱和白垩具有与一般非饱和土相似的性态,包括水饱度与虹吸力的关系,适用于非饱和和白垩的应力状态变量的可行性及其强度和压缩性随吸力的变化而变化的特性等,所获成果对解决在石油开采过程所遇到的工程问题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49.
介绍了现有的主要速度摩擦模型。用软件建立摩擦效应的数学模型,得到使用摩擦模型后的整车滑磨功和冲击度,并与原数据进行比较。提出一套新的适合于双离合变速器使用的摩擦模型选择方法,讨论现有模型的不足以及影响摩擦因数的因素。结果表明,应用摩擦模型后得出的冲击度和滑磨功更符合实际工况。 相似文献
250.
沥青路面基面层间界面加强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宝 《河北工业大学学报》2012,41(1):89-93
为提高沥青路面基面层间界面粘结效果,从基层表面处治技术与新型层间封层技术两方面出发,提出了“两油一料”的新型层间施工工艺,通过剪切试验及拉拔试验,对比研究了表面未处治、表面拉毛和刻槽3种基层处理方式以及“一油一料”和“两油一料”两种层间封层技术不同组合下的层间粘结效果.结果表明:基层表面拉毛和刻槽处治能显著加强基面层间粘结效果;相同基层表面处治方式下,采用“两油一料”比采用“一油一料”的基面层间抗剪性能与抗拉性能平均分别提高13.0%、35.6%.从而为沥青路面基面层间加强技术的选择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