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4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4篇
电工技术   3篇
综合类   1篇
金属工艺   2篇
机械仪表   12篇
建筑科学   3篇
矿业工程   4篇
能源动力   1篇
轻工业   2篇
水利工程   1篇
无线电   62篇
一般工业技术   1篇
冶金工业   10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4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不断发展,高层建筑日益增多,高层建筑施工和使用过程中的安全问题日渐突出。高层建筑的倾斜对建筑物的使用寿命有直接影响。倾斜在达到建筑设计指标极限以上时,会危及建筑物的安全运营。因此,对高层建筑进行倾斜监测,已成为城市建设建筑物施工和使用过程中的一项必不可少的工作。  相似文献   
42.
用二步补偿法来设计全息聚束光互连元件,计算了近红外光下共面输出元件的聚束特性,聚束点尺寸为微米量级.  相似文献   
43.
大幅面大场景全息照相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制作大幅面大场景激光再现全息图对激光器及光路布置、记录介质、化学处理等方面的特殊要求 ,用自制的颗粒平均尺寸为 2 0nm的超细颗粒卤化银全息干板及带标准具的氩离子激光器 ,对场景面积达 1 60× 1 80cm的苏州工业园区等模型作全息记录 ,经适当曝光和化学处理 ,制得了幅面达 50× 40cm ,且具有较高衍射效率和较低噪声的透射全息图。将全息图安装在专门设计的紧凑装置上 ,用 70mW绿光二极管激光器照明再现 ,在北京展览馆建国五十周年成就展江苏馆展出时 ,获得了令人满意的视觉效果。  相似文献   
44.
为进一步提高彩色滤光片的角度容差性和光能利用率等性能要求,设计了一种金属-介质薄膜型反射滤光片。通过膜系优化方法获得了基于减色原理的青色、品红色和黄色三种颜色的反射光输出,中心波长分别为655 nm、555 nm和455 nm,反射谱带宽分别为70 nm、60 nm和60 nm。该彩色滤光片仅吸收可见光波段三分之一光能量而三分之二光能量被反射利用,具有光能利用率高的特点。测试结果表明,该结构彩色滤光片在±40°入射角范围内反射滤光特性基本不随角度变化,满足彩色滤光片宽角度特性要求。与其他结构彩色滤光片相比,薄膜制备工艺决定了该结构彩色滤光片还具有制备容易的优势。  相似文献   
45.
利用迭代傅里叶算法优化得到了特定衍射图样的位相结构,分析讨论了采用单光束激光直写系统进行逐点光刻制作2个台阶二元光学元件位相掩模的基本原理,并给出了实验结果和实验误差分析,从而为发展一种制作周期短、成本低,且无对准误差的二元光学元件的制作方法提供了一种可能。  相似文献   
46.
制作具有光变图像(OVD)光栅条纹的大面积全息原版,是激光图像无油墨印刷的核心技术之一。提出一种通过在金属镍母版表面高频感应加热和快速加压的工艺方法,在压敏材料上实现了微米级精细光栅条纹的高效率快速转移,其列阵式的转移复制方式实现了大面积光变图像的制作。研制了用于光变图像光栅条纹大面积复制的新型智能化组版系统,并对此智能化组版系统的结构和工作原理作了阐述。同时,对影响光栅条纹转移复制的几个方面作出了分析。对复制前后的光变图像光栅进行的测试表明,转移后光栅的衍射效率可以高于母光栅。研制的这一新型智能化组版系统可转移复制的组版面积达1000mm×1600mm。  相似文献   
47.
本文提出了高衍射效率、高角分辨率全息场镜的设计方法,用DCG制成的四焦点全息场镜的衍射效率可达40%、角分辨率可达0.25°。  相似文献   
48.
介绍了激光直写技术的最新发展现状,系统的功能、结构和工作方式,对当前该系统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了归纳分析,探讨了系统的应用范围和今后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49.
红外上转换材料共焦光学检测器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提出了一种利用共焦光学结构来检测红外上转换材料被激发光的方法。采用下述步骤来提高探测灵敏度:基于红外上转换材料的光谱分布,专门设计了具有对激发外光全反射、对被激发的可见光全透射的分光反射器,用共焦光学结构有效地提高了材料的上转换效率,采用在可见光区灵敏度、在红外光区截止响应GaAsP半导体光敏器件,配合专用放大电路,实现了被激发可见光的微弱光检测。检测器能够稳定检测混合比>0.3%的红外上转换材料,给出了实验结果。  相似文献   
50.
采用DMD并行输入的激光干涉直写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HoloMaker-Ⅳ激光干涉直写系统的数字微反射镜(digital micro-mirror device, DMD)并行输入光刻方式,提出了根据图形特性的智能边界处理,实现了超高分辨率图像的高效激光直写干涉光刻.通过DMD输入图形与系统干涉控制参数相互匹配处理的方式对256色位图进行了图形格式转换,从而支持2D/3D,3D光变图像以及各种微图形文字的处理.为高效率制作高品质光变图像提供了新方法.实验表明:在2400DPI分辨率下,该方法比传统逐点光刻法的运行效率提高90倍.给出了高质量的实验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