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9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4篇
电工技术   22篇
综合类   36篇
化学工业   15篇
金属工艺   10篇
建筑科学   10篇
矿业工程   2篇
能源动力   14篇
水利工程   1篇
石油天然气   4篇
无线电   27篇
一般工业技术   1篇
自动化技术   9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9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6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5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3篇
  1989年   4篇
  1987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3篇
  1978年   2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41.
对南淝河的治理问题提出城乡一体、统筹规划、成立统管机构,从调查入手,有计划有步骤地解决大方郢水库、长丰泗水水库的建设问题,积极治理河道水质污染,并提到要着眼于预防大灾,编制防洪规划要留有余地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2.
143.
从人员投入、占用时间、现场实施、成本投入等方面对数字射线成像(DR)技术和胶片射线检测技术在核电厂大修检测的实际应用情况进行了能效对比,为数字射线成像技术在核电领域的进一步应用提供支撑。通过数据分析可知,DR检测技术的应用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但是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DR检测技术和胶片检测技术仍将并行存在,相辅相成。  相似文献   
144.
周专  张锋  陈伟伟  边家瑜  吕佳阳  陈衡 《现代化工》2023,(9):208-212+216
为了提高系统的能量利用效率,提出了一种由医疗垃圾汽化(MSG)、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SOFC)、超临界二氧化碳循环(S-CO2)和有机朗肯循环(ORC)组成的新型电力系统方案。医疗垃圾汽化产生的合成气与甲烷混合后进入SOFC子系统,为SOFC系统提供能量;经过SOFC系统后排放的尾气依然具有很高的温度,经过后燃室的充分燃烧,释放剩余未反应物质的化学能,进一步提高排烟温度;之后利用S-CO2和ORC组合成的底循环系统对系统余热进行充分利用,以提高系统的整体性能。充分考虑系统热力学方面的关键参数以及系统的经济效益。结果表明,耦合的系统可以实现36.72 MW的电力输出,能量效率为66.34%,效率为64.07%。SOFC的损最大,占总损的21.64%。只需4.15年就能收回耦合系统的建设投资,在20年的使用寿命中获得1 772.38万美元的净现值。  相似文献   
145.
工业设备内部缺陷的红外热诊断研究   总被引:14,自引:4,他引:10  
文章介绍了红外热诊断的基本理论和一般方法,并以圆柱型设备以为例对该方法的实现过程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46.
为研究脱碳对火电机组的影响,建立仿真模型分析了火电机组碳捕集改造常规方案的性能变化,进一步提出了低压缸零出力方案提升机组灵活性。常规方案以中压缸排汽为再沸器热源,低压缸零出力方案切断低压缸进汽。一方面,以300 MW燃煤电站为例,分别对2种方案进行分析;另一方面,以西北某省为研究对象,预测2种方案对全省火电的影响。结果表明:常规方案下机组出力空间由87~300 MW缩减至147~217 MW,额定工况的供电效率由37.32%下降至27.02%,机组最小负荷率约升高至70%;采用低压缸零出力方案时,机组负荷空间被拓宽到47~217 MW,为常规方案的2.44倍;对于所讨论的西北省份而言,常规方案下全省火电出力空间由1 103~3 940 MW缩减至1 875~2 793 MW,低压缸零出力方案下,出力空间被拓宽为550~2 793 MW。  相似文献   
147.
目前自备电厂发电功率较大,在未来新能源并网调峰中不容忽视。根据选取的具备供电与热的自备电厂,确定低压缸零出力、高背压抽汽联合乏汽供热、吸收式热泵和压缩式热泵4种热电解耦优化方案,定量计算评估4种方案优化后电厂最大供热与电负荷率的降低情况。对案例机组采用4种方案进行优化,计算结果显示:案例机组对4种优化方案的最大供热量可分别提高174.00、136.18、168.37、38.00 MW;在原最大供热负荷下,最低电负荷率分别降低到44.29%、73.29%、73.70%和80.57%,最大热电比分别达到2.00、1.50、1.50、1.15;其中低压缸零出力解耦优化效果最明显,最大供热量提升最多,电负荷率降低也最多。经济分析显示,吸收式热泵方案与其他方案相比增加的投资成本最多。  相似文献   
148.
在“双碳”日益成为全球热点的背景下,该文提出一种适合于中国国情的新型碳中和能源技术路线。采用非化石能源发电系统产生电能中的弃电和谷电来电解水制氢;采用氢气和从生物质富氧燃烧系统中捕集的CO_(2)合成甲醇;随后,甲醇被储运至全国各地,用于化工生产和燃料供能;最后,根据能源需求,将甲醇重整生产氢气,用于燃烧和发电。此外,对所提出的新技术路线进行情景分析。研究表明,新技术路线不仅可以提高新能源的消纳,保证电网安全稳定运行,还可以降低氢能储运带来的安全风险和高成本。此外,该技术路线可以替代石油,增强我国能源安全;同时整个过程可以实现CO_(2)的零排放。该研究有望为我国能源领域实现碳中和提供一种有价值的技术路线。  相似文献   
149.
为有效应对复杂的电力和煤炭市场,加强燃料智慧管理成为火电厂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针对某燃煤电厂的煤场占地面积小、来煤煤种复杂和燃煤堆放混乱的问题,通过提取历史来煤的煤质信息,使用K-means和DBSCAN 2种聚类算法对来煤低位发热量、挥发分、硫分进行聚类分析,从轮廓系数、聚类稳定性和样本划分精细度3个方面对2种聚类算法进行对比,最终选择聚类效果更好的K-means聚类算法作为煤质划分的计算方法。K-means聚类算法将选取的历史煤质信息数据集划分为4类,轮廓系数为0.587,且划分后的同一类别内煤质成分相近。统计不同聚类标签下的来煤频率和来煤质量比例,对煤场进行了相应的比例划分,每一分区堆放相同分类的来煤,并以此为基础设计了数字化煤场平台中的来煤堆放指导及信息存储流程,对提高堆场空间利用率和煤场管理效率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0.
为提高压缩空气储能系统的性能,该文提出一种生物质气化联合循环系统与压缩空气储能系统集成的新方案。储能过程中,利用联合循环系统的给水冷却高温压缩空气。释能过程中,在联合循环系统中的余热锅炉部分布置旁路烟道。来自储气罐的压缩空气经旁路烟道加热后,直接通入至联合循环系统的燃烧室。该耦合方案采用能量梯级利用的原理,可以实现系统效率的提升;同时还可以节省常规压缩空气储能系统中的蓄热罐、蓄冷罐和膨胀机等设备。采用Ebsilon软件对耦合系统进行模拟,并对耦合系统进行热力学分析和经济性分析。结果表明:新方案中压缩空气储能系统的循环效率和能量密度分别为86.14%和7.48MJ/m3,整个集成系统的总效率为37.20%。此外,新方案的动态投资回收期为3.73年,净现值为89.65万元。该研究为提高压缩空气储能系统的性能提供了新的技术选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