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8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3篇
电工技术   1篇
综合类   5篇
化学工业   4篇
金属工艺   21篇
机械仪表   1篇
建筑科学   5篇
矿业工程   1篇
轻工业   1篇
水利工程   1篇
武器工业   1篇
无线电   4篇
一般工业技术   20篇
冶金工业   2篇
原子能技术   13篇
自动化技术   4篇
  2024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4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近年来,RFID技术与应用在各种驱动因素的促进下一直处于高速发展的时期.本文结合作者从事RFID技术研究、产品开发及应用实施的多年经验,就RFID应用中当前存在的一些具体问题以及可能的解决思路进行初步的分析.本刊将在接下来的两期就此刊出专家观点,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62.
低活化铁素体/马氏体钢(RAFM钢)是聚变堆产氚包层的优选结构材料。氢同位素在结构材料中的扩散渗透特性关系到产氚回收率、燃料循环及运行安全。本工作对国内研发RAFM钢之一的CLAM钢进行了气体驱动的氘渗透实验,得到573~873 K温度范围内氘的宏观溶解度S(mol/(m3•Pa0.5))为0.264exp(-22 447/RT),扩散系数D(m2/s)为1.38×10-7exp(-17 271/RT),渗透率Φ(mol/(m•s•Pa0.5))为3.64×10-8exp(-39 718/RT)。还进行了氕氘气体混合物的渗透实验,确认了渗透同位素效应;探索了钢中溶解氘的真空热释放去除。  相似文献   
63.
用离子束辅助沉积法在1Cr18Ni9Ti不锈钢表面制备了TiC膜,并对其进行了XPS,SEM及SIMS等微观结构分析,测定了氢在有TiC膜的1Cr18Ni9Ti不锈钢中的渗透率.研究结果表明,制备的TiC膜致密性好且均匀,厚度约为15 μm; TiC膜中有大量的CH-4负离子存在,在473~773 K范围内,氢的渗透率降低了4~5个数量级.  相似文献   
64.
本研究以201奥氏体不锈钢为基体,在酸性的AlCl3-EMIC(2∶1)室温熔盐中电沉积均匀致密的铝镀层,然后在570℃~680℃下对试样进行2min~100h的热处理,用SEM、EDS及XRD对热处理后的试样界面进行微观分析。结果表明,201奥氏体不锈钢表面铝镀层在570℃热处理时,界面未形成合金层;经过630℃~680℃不同时间的低温热处理,可以获得含Cr、Ni、Mn合金元素的Fe-Al合金层;670℃下,随热处理时间延长,表面逐渐由Al向低铝含量的FeAl、FeAl转变,并在界面上形成FeAl合金层。  相似文献   
65.
采用化学蚀刻法测定了氚在不锈钢材料中的纵向分布.结果表明,此法能较好地定量评估氚在不锈钢材料中的分布情况;在长期充氚不锈钢样品中,分布在晶格中的氚量以室温时的溶解度为限,其余的则以"气态氚"的形式被附近的陷阱捕获,"气态氚"含量比晶格中的固溶氚大许多倍.  相似文献   
66.
分别采用化学镀法、电镀法以及两者相结合的方式在孔径为5μm的多孔不锈钢基体上进行了致密钯膜的制备。采用SEM、EDS、XRD等对多孔不锈钢表面钯膜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以0.1 g/L的PdCl_2盐酸溶液对完成前处理的多孔不锈钢进行化学镀预镀后,再使用钯含量为17 g/L钯氨溶液进行电镀可制备出成分纯净的钯膜,此时,钯膜表面形貌平整致密且均匀,无明显坑洞和裂缝,膜厚10~20μm。  相似文献   
67.
该文对《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版中盐酸美满霉素等七种组分的测定方法中标准品、样品溶液的配制处理条件及色谱条件进行优化。标准品溶液的配制溶液及样品的提取液成分如下。甲醇︰盐酸(0.01mol/L)(7︰3),采用C18反相色谱柱,流动相为0.003mol/L草酸溶液(磷酸调节pH至2.5);乙腈︰甲醇(70︰10︰20),柱温为30℃,流速:0.8mL/min,检测波长为268nm。在该条件下,七种组分的分离效果好,在浓度为0mg/L~50mg/L,线性相关系数均大于0.995,回收率在101.24%~109.29%,RSD为0.36%~1.74%。结果证明该方法操作简便、准确、可靠。  相似文献   
68.
采用室温熔盐电镀-热处理-氧化复合新技术在HR-2不锈钢上制备FeAl/Al2O3涂层,研究热处理温度与时间的影响,并表征涂层的形貌和性能。结果表明:25 ℃下,采用AlCl3-MEIC(氯化1-甲基3-乙基咪唑)室温熔盐在HR-2钢表面获得结合良好的纯铝镀层,电沉积速率为15 μm/h。650~750 ℃热处理1~30 h, 在HR-2钢表面制得成分渐变、冶金结合、无缝隙与裂纹的3~27 μm铝化物涂层,涂层截面为3层或2层结构;涂层生长速率与热处理温度的关系符合Arrhenius公式,活化能为116.9 kJ/mol;涂层的形成过程受原子扩散过程控制,其厚度随热处理时间变化呈抛物线关系。700 ℃,4 h热处理涂层在10-2 Pa O2中继续氧化80 h后,最终涂层由约30 μm厚的FeAl扩散层及约110 nm的γ-A12O3膜组成,600 ℃下该涂层使HR-2不锈钢的氘渗透率降低3个数量级;涂层可抗750 ℃~室温冷热循环20次以上。该方法有望成为ITER中氚包容容器表面阻氚层的候选制备新方法。  相似文献   
69.
采用压力-体积-温度系统(PVT)与热台显微镜(Hot-stage microscope,HSM)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铈(Ce)在过量氘(D2)气氛下的腐蚀行为;采用X射线衍射(XRD)仪和热脱附谱(TDS)方法分别考察了铈-氖反应产物的相组成及热稳定性。结果表明,铈在室温、初始压力43 kPa的氘气氛下,可快速与氘发生反应,形成饱和的铈氘化物CeD3,样品发生严重粉化;对饱和铈氘化物在不同温度下加热,可得到一系列不同氘含量的铈氘化物;所制备的铈氘化物在室温下均具有与金属铈类似的面心立方(fcc)结构,铈形成CeD_2的体胀约为24.3%,但随着氘含量的增加,铈氘化物会发生反常的体积收缩现象;热脱附谱测试表明CeD_3在120℃附近即可发生分解,而CeD_2则可稳定至600℃以上。  相似文献   
70.
采用气相驱动渗透系统研究了纯钨和不同轧制比的W-Y_2O_3在不同温度下氘(D)的渗透行为,获得了纯钨和W-Y_2O_3中氘渗透率、扩散系数、溶解度及扩散活化能等定量数据。结果表明:缺陷密度和Y_2O_3掺杂对钨中氘的稳态渗透率没有显著影响;但Y_2O_3掺杂及轧制工艺会影响钨中氘扩散激活能和溶解热;元素掺杂及提高轧制比,促进了钨中氘的扩散,降低了氘在钨中的固溶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