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333篇 |
免费 | 9篇 |
国内免费 | 4篇 |
专业分类
电工技术 | 16篇 |
综合类 | 22篇 |
化学工业 | 58篇 |
金属工艺 | 24篇 |
机械仪表 | 12篇 |
建筑科学 | 24篇 |
矿业工程 | 54篇 |
能源动力 | 6篇 |
轻工业 | 35篇 |
水利工程 | 10篇 |
石油天然气 | 10篇 |
无线电 | 18篇 |
一般工业技术 | 25篇 |
冶金工业 | 7篇 |
原子能技术 | 3篇 |
自动化技术 | 22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篇 |
2023年 | 3篇 |
2022年 | 11篇 |
2021年 | 8篇 |
2020年 | 8篇 |
2019年 | 5篇 |
2018年 | 12篇 |
2017年 | 1篇 |
2016年 | 5篇 |
2015年 | 5篇 |
2014年 | 11篇 |
2013年 | 20篇 |
2012年 | 24篇 |
2011年 | 20篇 |
2010年 | 17篇 |
2009年 | 13篇 |
2008年 | 15篇 |
2007年 | 27篇 |
2006年 | 20篇 |
2005年 | 18篇 |
2004年 | 12篇 |
2003年 | 5篇 |
2002年 | 4篇 |
2001年 | 9篇 |
2000年 | 5篇 |
1999年 | 2篇 |
1997年 | 1篇 |
1996年 | 8篇 |
1995年 | 13篇 |
1994年 | 7篇 |
1993年 | 9篇 |
1992年 | 18篇 |
1991年 | 1篇 |
1990年 | 1篇 |
1989年 | 3篇 |
1984年 | 1篇 |
1983年 | 1篇 |
1981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3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论述了双排桩支护结构设计的基本理论、简化模型及内力计算方法.运用ANSYS有限元软件建立了平面应变模型,对双排桩支护结构进行分析与研究.讨论了前后排桩排距、桩身刚度等因素对围护结构侧向位移及桩身内力的影响,得出了可供实际工程参考的结论. 相似文献
32.
为了对比普通和抗硫油套管在CO2和CO2/H2S环境的抗腐蚀性能,借助动电位极化和交流阻抗等电化学测试手段在70℃时对普通P110和抗硫P110SS两种材料进行了研究,同时利用ZsimpWin软件对交流阻抗谱进行了等效电路模型拟合,并对其动力学参数进行了分析与讨论.实验结果表明,少量的H2S(0.1%Na2S.4H2O)加速了P110SS的阳极溶解而轻微抑制了P110的溶解;大量存在的H2S(0.4%Na2S.4H2O)环境下,碳钢表面能形成保护性的产物膜,提高了对P110和P110SS腐蚀的阻抗作用;P110SS比P110明显具有更强的抗腐蚀性能;腐蚀阴极过程由活化和扩散联合控制. 相似文献
33.
美国等发达国家的企业近几十年来,研究调整的是两种资本之间的关系:一种是出资人的货币资本,另一种则是人力资本。入世后,国内外企业间的投资、合资日益频繁,我们必须改变已固定了的思维模式,从我国的实际出发,树立人力资本投资和收益的意识,并在实践中加以应用。 相似文献
34.
CO2和H2S共存时13Cr腐蚀性能较为复杂,极易发生失效.通过高温高压釜模拟油田现场环境,采用失重法对比研究了0Cr13、1Cr13、2Cr13在CO2和H2S共存时,气-液两相中的腐蚀性能.采用SEM、EDS、XRD等方法对腐蚀后试样表面形貌及成分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3种材料在此环境下均发生了严重的全面腐蚀,平均腐蚀速率0Cr13〉1Cr13〉2Cr13,液相平均腐蚀速率大于气相平均腐蚀速率;3种材料均有点蚀发生,气相中点蚀较液相严重.能谱及XRD分析结果显示,材料表面腐蚀产物主要为FeS0.9,主要发生了H2S腐蚀. 相似文献
35.
将强度折减法应用于边坡稳定性分析中,折减土体强度,代入有限元程序进行计算,直至计算不收敛,此时的折减系数即为安全系数.结合工程实例,对比强度折减法的边坡稳定性有限元法和传统极限平衡法的计算结果,表明基于强度折减法的边坡稳定性有限元分析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36.
采用干灰化——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法 ,测定了田间高产试验条件下冬小麦不同生育时期植株地上部各器官的铁含量 .结果表明 :麦株含铁量随生育时期呈单峰曲线变化 ,其峰顶位于返青期 ;铁吸收量随生育的时期呈双峰曲线变化 ,其峰顶分别位于拔节期和乳熟期 ,而峰谷出现在开花期 ;各生育阶段麦株体内铁始终以叶片分配比率最高 ;形成 1 0 0kg籽粒需要吸收铁 1 7.98g . 相似文献
37.
详细论述了一种基于单片机为核心的四轴飞行器无刷电机驱动系统,主要包括大功率驱动模块,反向电动势检测模块,PWM输出模块,转速测量模块等四部分。系统可通过I2C通讯接受到主控板发来的信号进行相应的调速,减少控制周期,提高电机的响应频率。 相似文献
38.
39.
针对某N80新油管的早期腐蚀穿孔现象,开展失效原因及机理分析,以为此类失效的预防及控制提供理论依据。基于失效油管的产品标准和失效经过,通过宏观观察、化学成分分析、力学性能测试、金相组织分析、扫描电镜和能谱分析,结合服役工况,综合分析了其早期腐蚀穿孔的失效原因及机理。结果表明:该失效油管的化学成分和力学性能符合相关标准要求,金相组织未见异常。其宏观和微观腐蚀形貌均表明腐蚀与外壁机械损伤形貌吻合,腐蚀产物为氧腐蚀产物。该油管的失效行为是油管外壁局部腐蚀导致的穿孔,失效原因是由于上扣时液压大钳造成的机械损伤与环空污水溶解氧介质相接触,新鲜表面与相邻表面构成电偶腐蚀,发生氧的电化学腐蚀,使得作为阳极的局部位置迅速腐蚀穿孔。建议选用无损伤型液压动力钳,并严格按规定上卸扣,同时加注环空保护液避免外壁腐蚀。 相似文献
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