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5篇
  免费   34篇
  国内免费   14篇
电工技术   29篇
技术理论   1篇
综合类   16篇
化学工业   44篇
金属工艺   14篇
机械仪表   27篇
建筑科学   25篇
矿业工程   20篇
能源动力   18篇
轻工业   32篇
水利工程   5篇
石油天然气   22篇
武器工业   1篇
无线电   34篇
一般工业技术   22篇
冶金工业   21篇
原子能技术   9篇
自动化技术   33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27篇
  2022年   32篇
  2021年   33篇
  2020年   22篇
  2019年   27篇
  2018年   37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26篇
  2013年   28篇
  2012年   26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31.
由三乙醇胺,二氯亚砜合成三氯乙基胺盐酸盐,再与硫脲反应制得四异硫脲乙基胺盐酸盐,最后在氢氧化钠作用下与水反应后,采用二氯甲烷萃取得到了多元硫醇胺,通过红外、核磁、液相色谱对各阶段产物结构进行了表征,并通过化学分析计算了多元硫醇胺的官能度,为其固化研究提供了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32.
以Cu-Al水雾化合金粉末为原料,通过内氧化方法制备了Al_2O_3弥散强化铜基复合材料,研究了不同氧源系数下合金粉末内氧化的产物及复合材料的性能。结果表明,复合材料的强化相中,α-Al_2O_3含量较多,γ-Al_2O_3含量较少。只采用冷等静压-烧结的方法,不加任何后续处理,当氧源系数为1.1时,复合材料的显微硬度最高,可达120.8 HV,导电性可达82.4%IACS。  相似文献   
33.
如何获得钎焊接头三明治微结构的蠕变力学性能一直以来是一个难题. 文中基于Wen-Tu蠕变延性耗竭模型开发了钎焊接头蠕变损伤子程序,利用ABAQUS有限元软件建立了与SOFC密封接头相类似的钎焊接头小冲杆模型;采用试验与有限元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以304不锈钢为母材的SOFC钎焊接头蠕变损伤特性,得到了不同载荷下钎焊接头试样中心蠕变挠度变化率和蠕变应变变化率之间关系,阐明了钎焊接头在小冲杆蠕变试验条件下的蠕变损伤及裂纹扩展规律. 结果表明,适当的增加钎料的厚度有利于提高钎焊接头的抗蠕变变形能力,延长高温蠕变断裂寿命,且钎焊接头在多轴应力作用下主要断裂方式为脆性断裂. 初始裂纹最早在母材下表面萌生,距试样中心0.85 mm处,随后向上扩展至钎料层下表面,然后在钎料层上表面出现裂纹逐渐向母材上表面与钎料层下表面扩展,直至断裂.  相似文献   
34.
针对云南某铅锌矿一段磨矿细度及磨机充填率不达标的问题,进行了不同磨矿介质配比和充填率的对比试验。根据云南某铅锌矿矿石力学性质和磨矿产品循环的粒度筛析分布,利用球径半理论公式精确计算出补装球荷尺寸为Φ80∶Φ60∶Φ40∶Φ30=20∶25∶25∶30。实验室试验结果表明,-0.010mm级别的产率较现场生产降低3.83个百分点,中间可选级别0.15~0.010mm产率提高了4.72个百分点。因为钢段同时具有钢球和钢棒的作用且减轻过磨现象,为考察充填率对磨矿效果的影响,按照重量相等的原则使用了钢段,确定钢段配比为:Φ60×70∶Φ50×60∶Φ35×40∶Φ25×30=20∶25∶25∶30。当钢段充填率增至33%,维持磨矿细度与推荐钢球方案大致相当(即不会降低处理量)的情况下,中间可选级别0.15~0.010mm产率与中间易选级别0.10~0.028mm比现场生产分别提高2.98、0.57个百分点,过磨减轻了2个百分点,达到了优化磨矿产品粒度的目的。  相似文献   
35.
为了解决没有移动网络信号覆盖地区的荒野工作人员遇险救援不便的问题,设计了一种基于GPS(Global Position System)/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野外遇险人员报警定位终端。该报警定位终端以ARM(Acorn RSIC Machine)Cortex-M4为控制核心,搭配两种不同颜色的LED报警闪烁灯和液晶显示屏幕,并在报警终端上设计了功率放大器电路,工作时报警终端上的GPS/北斗双模芯片精确定位人员位置信息,采用LoRa(Long Range)无线传输模块将荒野工作人员的安全信息发送至附近的固定基站或者基站车上,其一旦接收到报警信息,便可迅速作出响应,及时对遇险人员进行救援。同时,在基站上使用不同增益的接收天线,或者改变LoRa无线传输模块的空中速率,可以使荒野工作人员的报警信息传输距离变的更远。实验结果表明,该报警终端具有实用性强、定位精度高、便于携带、工作稳定可靠,传输距离长等优点。  相似文献   
36.
真菌毒素是一类由产毒丝状真菌产生的有毒次生代谢产物,能诱发人畜各种生理损害,是世界各地食品和农产品的主要污染物之一。建立高效的真菌毒素分析方法将有效降低真菌毒素的暴露风险,复杂基质中多种真菌毒素的联合提取净化和检测是建立这类分析技术的前提保证。Qu ECh ERS(quick,easy,cheap,effective,rugged and safe)方法具有简单、快速、回收率高、试剂用量少、安全等优点,适用于大批量样品的检测。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ultra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tandem mass spectrometry,UPLC-MS/MS)可同时用于定性和定量分析,具有检出限低、灵敏度高等优点。本文根据Qu ECh ERS前处理技术的特点,结合样品真菌毒素的理化性质和污染特点,对Qu ECh ERS-UPLC-MS/MS技术在真菌毒素分析中的应用做了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37.
为了实现利用单个二维激光雷达获得被扫描物体 的三维信息,提出了一种旋转二维激光雷达三维 扫描测量系统及其标定方法。确定了系统的组成和扫描测量原理,建立了系统的数学模型。 针对现有激光 雷达扫描测量系统参数标定方法不能线性求解的不足,提出了一种基于特定结构标定件的系 统参数线性标 定方法,分析了该标定方法的原理及步骤,并通过上述原理建立线性方程组实现了系统外参 数的求解。组 建了实验系统,制作了标定件和被测量件,利用标定后的激光雷达测量系统对被测量件进行 扫描。实验结 果表明,旋转二维激光雷达测量系统测量值和三坐标测量机对应测量值之间的最大差值为6.84mm,在二维 激光雷达测量误差±30mm之内,完全满足实际测量精度要求。  相似文献   
38.
为科学制定城市空间发展及相关规划,对城市暴雨洪水进行精细化模拟,以北京市某科学城为例,利用MIKE FLOOD平台,基于基础地理、河道断面、闸坝工程、暴雨洪水、防洪规划及调度等数据构建了河道一维、研究区二维的大尺度、高精度耦合模型,模拟范围包括山区120 km2、平原区267 km2。根据设计洪水和2021年潮白河生态补水实测数据进行了模型参数率定和验证,准确模拟了现状和规划情景下的河道洪水漫溢及洪水淹没情况。结果表明:模拟水位与率定及验证水位差均不大于0.20 m,纳什系数接近于1,均方根误差较小。模型对包含山区和平原区的大区域范围及精细化河道断面和网格尺度模拟结果较好,适用于科学城洪水淹没风险分析。现状条件下,科学城内仅沙河牤牛河基本满足20 a一遇防洪标准,20 a、50 a和100 a一遇洪水条件下科学城淹没面积分别为0.45 km2、0.76 km2和3.06 km2,淹没主要集中在沙河中游部分河段以及沙河、雁栖河下游入河口处两岸。规划条件下,科学城内河道基本满足防洪...  相似文献   
39.
针对现有超低频天线发射端单一化缺陷和通信距离受限瓶颈,为实现超低频电磁发信系统的小型化和远距离传输,该文对旋转式永磁体机械天线的超低频电磁发信技术进行了理论创新和工程实践。探究多输入单输出 (MISO)场景下超低频多机械天线电磁辐射理论,建立了基于三相感应电机的多机械天线阵列的空间磁场分布模型。仿真结果表明:利用三相感应电机组成的2元机械天线阵列可使磁感应强度在近场提高3 dB。该文还提出了多天线超低频近场最优波束成型技术。仿真结果表明:当天线之间的初始相位相等时径向接收磁场分量场强最大。设计高精度同步技术并搭建原理样机进行测试,实验结果表明:发送端采用2元天线组阵,信号功率提高6 dBm,传输距离可达50 m。  相似文献   
40.
为有效缓解某电厂660 MW机组前后墙对冲燃烧锅炉两侧墙水冷壁高温腐蚀及煤粉颗粒冲刷磨损问题,结合高温腐蚀的原因及机理,并根据现场设备情况,提出将靠近两侧墙的旋流燃烧器角度向炉内中心偏转3.5°。对燃烧器偏转前后的锅炉燃烧进行数值模拟,对比分析了燃烧器角度偏转前后的温度场、速度场、浓度场以及颗粒轨迹的变化,并将方案进行了工程应用。数值模拟和工程应用结果表明:燃烧器角度偏转后,炉内气流向炉膛中心集中,贴近侧墙的煤粉颗粒减少,对侧墙冲刷磨损减弱;同时,侧墙附近区域炉温下降,还原性气氛降低,高温腐蚀风险下降,锅炉燃烧效率基本持平。研究结果可为同类型锅炉高温腐蚀及水冷壁磨损防治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