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4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5篇
电工技术   18篇
化学工业   3篇
金属工艺   2篇
机械仪表   4篇
建筑科学   12篇
矿业工程   3篇
能源动力   2篇
轻工业   6篇
水利工程   5篇
石油天然气   1篇
无线电   2篇
一般工业技术   2篇
冶金工业   5篇
自动化技术   7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4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3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特高压交直流线路用复合绝缘子及其可靠性   总被引:8,自引:5,他引:3  
特高压输电线路运行电压高,输送容量大,所用复合绝缘子的长度(爬电距离)和机械强度均需显著增加,因而其可靠性备受关注。为此,介绍了特高压线路复合绝缘子芯棒和伞套材料性能的提高方法、所需的爬电距离以及为改善绝缘子轴向电场分布而进行的均压装置优化设计的结果。为提高芯棒的抗蠕变强度,应进行1.2倍额定机械负荷耐受试验;为提高复合绝缘子承受导线舞动和脱冰跳跃的能力,应增加抗冲击动载试验。为确保V串复合绝缘子连接的可靠性,其端部金具可由传统的球帽结构改为环环连接。  相似文献   
52.
高海拔地区750kV线路防污闪、防雨闪措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第1条750kV输电线路不仅处于高海拔地区,而且该地区气候条件恶劣,环境染污问题严重。根据750kV输电线路所在的高海拔地区的气候环境特点,分析了外绝缘设备在高海拔地区的污闪问题,并通过试验证实了复合绝缘子和RTV涂料技术在高海拔低气压条件下的防污闪能力,分析了高海拔地区可能出现的气象条件对硅橡胶材料憎水性的影响,发现低温和高湿度对硅橡胶憎水性的影响比低气压的影响更显著。讨论了750kV变电设备上可能出现的雨闪问题,提出了提高相关设备防雨闪能力的建议措施。  相似文献   
53.
运行多年RTV涂料绝缘子表面涂层老化分析研究   总被引:25,自引:2,他引:25  
室温硫化硅橡胶涂料(RTV涂料)可以有效防止污闪事故,已在我国电力系统中广泛应用。文中通过取得大量在天津挂网运行多年老化的RTV涂料绝缘子,在对其表面憎水性和积污状况研究的基础上,进行了两种状态下试品防污闪能力测试,结果表明试品仍具有良好的防污闪能力。通过绝缘子试品表面涂层的红外分析对比,讨论了线路周边污染源环境对RTV涂层的不同影响。针对RTV涂料国内比较保守的寿命定义,通过热重分析,引入胶含量的概念,结合防污闪性能及红外谱图的变化,提出了对RTV涂料寿命评估新的参考方法,并对RTV涂料在不同运行条件下的实际使用寿命给出了指导性意见。  相似文献   
54.
本文以1990—2018年4期遥感解译数据为基础,在RS与GIS的支持下,运用景观单一动态度、转移矩阵模型及景观格局指数等方法对塔里木河流域的绿色生态空间与景观格局变化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全流域的绿色生态空间总体呈持续减小的趋势,尤其是2010年后绿色生态空间急剧萎缩,其中减少量最大的绿色空间为草地。在各景观类型中,以建设用地和耕地等人为利用为主的人工景观增多,而以草地等自然覆被为主的自然景观减少。1990—2018年间人类活动对全流域景观格局的干扰不断增强,且在1990—2000年间,人类干扰强度最为显著;各类景观的空间分布结构均趋于失稳状态,总体呈现出景观破碎程度不断加深、景观异质性不断增强和景观格局趋于复杂化的特点。  相似文献   
55.
土石坝防渗处理是土石坝除险加固最重要内容之一。以浙江省为例统计各种防渗处理措施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情况,并着重对混凝土防渗墙和套井黏土回填2种措施的应用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和技术经济比较,并提出2种措施适用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56.
焦家金矿低品位矿石回收设计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焦家金矿主矿体下盘赋存着规模较大而地质品位相对较低的矿石资源,近几年抓住黄金价格较高的有利时机,进行已采完主矿体下盘低品位矿石的单独回收和主矿体尚未回收矿体的同步回收工作,对降低采场下降速度、延长矿山服务年限效果明显,不仅充分回收了国家矿产资源,并且经济效益明显,对于其他类似情况的矿山有很好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57.
58.
局域网的安全防范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防范角度对局域网安全防范问题,做出理论上的阐述,并对如何防范恶意侵入、提出对策。  相似文献   
59.
以焦家金矿床地表至 -60 m标高为重点研究区段 ,试图通过矿体赋存规律研究成果指导安全有效地回采 .通过全面地质观测、对比与综合研究 ,基本查明了该区间矿体赋存规律 ,提出了新的预测区段 ;修改了原设计 .经回采工程验证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累计探明储量增长 1 71 % ,保有储量增加了 98% .  相似文献   
60.
±1100 kV直流是一个新的电压等级,杆塔间隙距离的选择是保证工程可靠和经济的关键技术之一,我国正在建设的±1100 kV输电线路超过3000 km,并且途经高海拔地区,为解决杆塔间隙放电电压的海拔校正问题,在国内两个不同海拔的试验基地,采用±1100 kV真型尺寸模拟杆塔,进行了空气间隙冲击放电试验,获得了相应的操作冲击、雷电冲击放电电压,并分析了不同海拔下操作冲击和雷电冲击放电电压的分散性;其次,利用典型的棒板间隙操作冲击放电公式,分析了间隙距离6~11 m范围的间隙系数;然后,结合IEC 60071-2规定的海拔校正方法,分析了±1100 kV杆塔操作冲击和雷电冲击的海拔校正系数,并计算得到了操作冲击的电压修正因数m。最后结合昌吉—古泉±1100 kV工程的过电压计算结果,推荐了海拔3000 m及以下地区±1100 kV输电线路直流电压和操作冲击电压所需的最小间隙距离。结果表明:未发现海拔的变化对间隙放电电压的相对标准偏差有明显影响,在1.57 pu操作过电压下,海拔1000 m时,±1100 kV输电线路杆塔操作冲击所需的最小间隙距离为8.9 m,海拔为3000 m时,最小间隙距离为9.8 m。直流电压要求的间隙距离较小,海拔3000 m时为4.2 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