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21篇 |
免费 | 8篇 |
国内免费 | 2篇 |
专业分类
电工技术 | 2篇 |
综合类 | 8篇 |
化学工业 | 15篇 |
金属工艺 | 53篇 |
机械仪表 | 19篇 |
矿业工程 | 4篇 |
轻工业 | 1篇 |
石油天然气 | 4篇 |
无线电 | 8篇 |
一般工业技术 | 9篇 |
冶金工业 | 1篇 |
原子能技术 | 3篇 |
自动化技术 | 4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篇 |
2023年 | 6篇 |
2022年 | 9篇 |
2021年 | 7篇 |
2020年 | 3篇 |
2019年 | 11篇 |
2018年 | 15篇 |
2017年 | 7篇 |
2016年 | 2篇 |
2015年 | 6篇 |
2014年 | 7篇 |
2013年 | 14篇 |
2012年 | 11篇 |
2011年 | 5篇 |
2010年 | 3篇 |
2009年 | 8篇 |
2008年 | 4篇 |
2007年 | 1篇 |
2006年 | 3篇 |
2003年 | 1篇 |
2002年 | 1篇 |
2001年 | 2篇 |
1999年 | 2篇 |
1996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82.
83.
四川盆地是中国重要的天然气产能基地,目前已开发相当规模的碳酸盐岩气藏,该类气藏储层缝洞系统发育并具有超低孔隙度、低渗透率特征,气藏枯竭后可改建为地下储气库(以下简称储气库),以满足天然气高峰使用时期和冬季天然气保供的需求。但国内尚无此类型储气库成熟的建库经验,而缝洞型储气库的高速注采渗流特征是验证建库和用库的可行性的重要依据。为此,以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公司筹建的首座缝洞型储气库——牟家坪储气库为例,基于地震、露头等数据资料,设计了具备储层特征的缝洞组合方案,并构建了三维数字岩心模型,然后基于模型开展数值仿真模拟,计算其在高速开采过程中各区域气体压力和流速变化规律,最后从微观尺度分析了缝洞型储气库的渗流特征和库容动用机理。研究结果表明:(1)储层渗透率越高,缝洞内气体动用越快,渗流滞后的效应越显著;(2)同一缝洞组合条件下,气体流速和开采量与开采压力梯度成正比,开采压力梯度对气体渗流特征有着显著影响;(3)缝洞系统中存在狭窄裂缝,裂缝开度越小,缝洞间渗流滞后效应越明显;(4)缝洞组合和形态结构越复杂,渗流滞后越显著。结论认为,该方法能够为研究缝洞型碳酸岩盐储气库注采渗流特征和库容动用机理... 相似文献
84.
甲烷一二氧化碳重整反应是当代研究的热点,重整的微观反应动力学机理解决了已有的分歧。催化剂的选择、载体效应、助剂效应和抗积炭性能是影响反应的重点因素,通过对实验中催化剂的微观表征,分析比较并重点解决催化剂因积炭而失活的问题,其中包括对活性中心、载体、助剂等方面进行了大量的改进和拓展。 相似文献
85.
提出了一种基于IPP模型的VBR语音源的软件算法,该算法可用于无源光纤接入网的接入控制协议仿真 相似文献
86.
通过粉末冶金法制备了AlCoCrFeNi/Cu-10 mass%Sn复合材料,分别研究了室温和高温下AlCoCrFeNi高熵合金含量对复合材料摩擦磨损性能的影响,并分析了室温下复合材料的磨损机理。结果表明:不含AlCoCrFeNi高熵合金的复合材料的摩擦系数、磨损率均较大,磨痕表面凹坑较深,犁沟行程短且宽,磨损机理以粘着磨损为主;随着AlCoCrFeNi高熵合金含量增加,复合材料摩擦系数和磨损率先减小后增大,磨痕表面凹坑变浅,犁沟变得长且窄;当AlCoCrFeNi高熵合金的含量为30 mass%时,复合材料具有较大的摩擦系数(0.35)、最小的磨损率(0.408 mm3·N-1·m-1),此时磨损性能达到最佳,磨损机理由粘着磨损向疲劳磨损转变,当AlCoCrFeNi高熵合金的含量为40 mass%时,转变为轻微磨粒磨损。在100~400℃高温下,随着温度的升高,高熵合金含量为30 mass%的复合材料的摩擦系数和磨损率波动最小,摩擦系数稳定在0.35~0.47之间,磨损率在0.11~0.13 mm3... 相似文献
87.
88.
通过取代反应合成了磺酰化β-环糊精(6-OTs-β-CD),并采用红外光谱与核磁共振对合成材料进行表征,验证了材料合成的可靠性;通过6-OTs-β-CD与N,N′-二苯硫脲以2∶1的摩尔比反应合成了包合物6-OTs-β-CD-N,N′-二苯硫脲,采用综合热分析表征了包合物的热稳定性;用可见分光光度法分析了包合物及N,N′-二苯硫脲对钍离子的吸附行为。结果表明,室温下,相较于N,N′-二苯硫脲,6-OTs-β-CD-N,N′-二苯硫脲包合物对钍的吸附平衡时间大幅缩短。最佳吸附条件为pH=4、震荡反应10min、吸附剂加入量为0.025g,在此条件下吸附容量达27.46mg/g,吸附率达91.5%。 相似文献
89.
目的 提高水润滑条件下SiC陶瓷的摩擦性能。方法 通过对剪切力矩和摩擦因数的测试和计算,结合扫描电镜(SEM)和能谱仪(EDS)观察试件表面的磨痕形貌及元素含量分布,分析转速、载荷和织构排布方式对变深度水滴型织构在SiC表面摩擦因数、磨损特征和摩擦化学反应的影响规律。结果 在变深度动压弹流润滑和摩擦化学反应的协同作用下,单侧水滴型织构试件在润滑介质从小端流向大端时可以实现更好的润滑性能,并且随着转速从200 r/min升至900 r/min,稳定摩擦因数从0.004增至0.068,远低于相同工况下斜槽型织构和无织构的光滑表面试件。对于水滴型织构,当润滑介质从大端流向小端时,其呈现的摩擦因数与无织构表面光滑试件的摩擦因数相近,维持在0.014~0.114。双侧水滴型织构在重载时具有更优异的润滑减摩效果,在200~900 r/min的转速范围内,能够提供稳定且较小的摩擦因数。结论 在SiC材料表面设计具有变深度特征的水滴型织构,可以有效提高系统的润滑减摩效果,特别是当润滑介质从织构较浅处流向较深处时,可以促进SiC试件表面的摩擦化学反应,生成的氧化物薄膜会覆盖在试件表面形成保护层,使SiC陶瓷的摩擦学行为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