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44篇
  免费   521篇
  国内免费   417篇
电工技术   448篇
综合类   550篇
化学工业   576篇
金属工艺   388篇
机械仪表   358篇
建筑科学   404篇
矿业工程   215篇
能源动力   116篇
轻工业   557篇
水利工程   191篇
石油天然气   197篇
武器工业   63篇
无线电   437篇
一般工业技术   397篇
冶金工业   182篇
原子能技术   93篇
自动化技术   710篇
  2024年   30篇
  2023年   80篇
  2022年   213篇
  2021年   297篇
  2020年   172篇
  2019年   113篇
  2018年   143篇
  2017年   179篇
  2016年   132篇
  2015年   193篇
  2014年   286篇
  2013年   312篇
  2012年   426篇
  2011年   454篇
  2010年   392篇
  2009年   357篇
  2008年   370篇
  2007年   400篇
  2006年   322篇
  2005年   255篇
  2004年   199篇
  2003年   139篇
  2002年   113篇
  2001年   118篇
  2000年   103篇
  1999年   37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5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58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931.
This article puts forward a new scheme to control message redundancy efficiently in delay tolerant mobile Ad-hoc networks(MANET).The class of networks generally lacks end-to-end connectivity.In order to improve the efficiency that messages are delivered successfully,multiple message copies routing protocols are usually used,but the network load is increased due to a large number of message redundancies.In the study,by using counter method,every node adds an encounter counter based on epidemic routing scheme...  相似文献   
932.
本文在基于GMM的与文本无关说话人识别系统中考虑性别差异,提出了把不同性别的说话人特征参数归成不同的两个子集,识别时先判断待识别说话人特征是属于哪个性别子集后,再在相应的子集中进行识别的方法。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改善基于GMM的与文本无关说话人识别系统的识别率。  相似文献   
933.
论文以含稀土氧化物的萤石为研究对象,利用浸出稀土氧化物过程中柠檬酸可以抑制萤石的溶解,达到使稀土和萤石分离的目的.研究结果显示:随着柠檬酸浓度的增加,氟化钙被抑制的作用有明显的提高,当柠檬酸浓度增加到0.25 mol·L-1时氟化钙的溶出率比无柠檬酸时降低了73%,而稀土的浸出率随着柠檬酸浓度的增加而增加,浸出过程机理...  相似文献   
934.
本研究以40头中等产奶量的荷斯坦奶牛为研究对象,应用随机分组试验设计将试验动物分为四组,I组为对照组,II,Ⅲ和Ⅳ组为试验组,日粮精粗比例依次为50%:50%,40%:60%,35%:65%,30﹪:70﹪.研究日粮不同精粗比例对奶牛能量代谢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粗饲料比例的增加,粪能总体呈增加趋势,试脸II组显著(P<0.05)低于试验Ⅳ组;消化能总体呈增加趋势,试验II组和Ⅲ组显著(P<0.05)高于其它组;总能表观消化率总体呈降低趋势,试脸II组显著(P<0.05)高于试验I组和Ⅳ组,统计分析得出总能食入量(x,MJ/d)与总能表砚消化率(y,%)呈二次线性相关:y=-0.0007x2+0.60x-45.53,r2 = 0.61;表观代谢能总体呈增加趋势,试验II组和Ⅲ组显著(P<0.05)高于试验I组;消化能代谢率以试验II组和Ⅲ组较高;试验II组总能代谢率显著(P<0.05)高于试验I组和Ⅳ组;统计得出粗饲料采食量(x,kg/d)与消化能代谢率(yl,%)和总能代谢率(y2、%)均呈二次曲线相关关系:y1=-0.069x2+2.48x +63.71,r2 =0.37,y2=-0.18x2+6.54x+6.49,x=0.38.总能除去代谢能、产奶能和维持能后剩余部分计为沉积能(包括体增热),试验II组和Ⅲ组沉积能较高,统计得出粗饲料采食量(x,kg/d)与沉积能(y,MJ/d)存在显著的对数相关关系:y=40.69Ln(x)+ 79.89,r2=0.51.综合分析得出,当TMR日粮的精粗比例为40%:60﹪时,能量的消化率、代谢率和利用效率最高.  相似文献   
935.
等温扩增技术是近年来迅速发展的一类核酸扩增技术。相比于PCR,该技术具有高特异性、高敏感性、简单、便捷及低成本的特点。目前,核酸等温扩增技术在感染性疾病的诊断、基因多态性分析、疫情防治等方面已经有广泛应用,也有文献报道了其在细菌、病毒等病原体检测方面的应用。食源性致病菌和环境中的病原体检测等领域中,等温扩增技术展现了广阔的应用潜力,有望发展成为食源性致病菌检测的重要方法。本文综合国内外文献报道,对环介导等温扩增、依赖解旋酶等温扩增、依赖核酸序列等温扩增、切刻内切酶核酸恒温扩增、交叉引物等温扩增、链置换等温扩增、SmartAmp技术等一系列等温扩增技术的原理、特性及其在食源性致病菌检测中的应用情况做一综述,从而为该技术在食源性致病菌检测的实际应用中提供参考和依据。  相似文献   
936.
为提高烟用三乙酸甘油酯酸度的检测效率,建立了一种三乙酸甘油酯酸度的快速滴定方法,并采用该方法测定了10个国内外烟用三乙酸甘油酯样品的酸度。结果表明:1优化确定的滴定条件为:烟用三乙酸甘油酯样品用无水乙醇稀释并加入酚酞指示剂后,用电动连续分液器快速添加0.02 mol/L Na OH溶液,每次添加0.11 m L,至显粉红色时记录加液次数,由三乙酸甘油酯酸度值与Na OH加液次数的对照表直接读出酸度值。2该方法的回收率为99.3%~99.6%,相对标准偏差(RSD)小于7%。3所测的10个样品中,有7个样品的酸度检测结果小于0.010%,在限量值以内;有3个样品的酸度检测结果大于0.010%,超过限量值,其中2个样品的酸度大于0.020%。该方法操作简便快速、数据准确,适合用于三乙酸甘油酯样品的酸度测定。  相似文献   
937.
食品安全不仅是一个技术问题,更是一个社会问题,从根本上实现食品安全是一个全球性的难题。是一个历史性的世界难题。本文从我国食品安全面临的主要问题着手,通过对食品的生产、加工、包装、存储、物流、销售等环节以及食品的检测、监管、法规、标准等多角度进行剖析,探讨食品安全问题产生的原因及可能解决的途径;主张从科普教育着手,从安全生产、监管平台、检测体系到检测技术服务,构建一个以风险管理为主的食品安全生态体系,最终实现我国食品安全的“政府监管、全民共治”,为我国食品安全面临的主要问题提供解决思路。  相似文献   
938.
试验采用甜菜未授粉胚珠培养技术创造纯合二倍体品系,诱变筛选出四倍体高产品系3个,高糖品系6个,高产兼高糖品系3个,抗褐班病性均优于对照品种。  相似文献   
939.
为解决YJ27滤嘴接装机接装纸切纸刀片更换时间长、备件损耗大等问题,设计了一种刀片快速更换专用工装。专用工装由定位块、亚克力盖板以及平头压紧螺钉等组成,在不拆卸切纸刀辊的情况下可以对单把刀片进行更换作业,更换刀片时锁紧平头压紧螺钉可防止刀片在安装过程中发生位移,确保刀片的安装精准度。以济南卷烟厂使用的YJ27滤嘴接装机为对象进行测试,结果表明:与整体更换和经验维修2种作业方式相比,采用快速更换专用工装后,平均维修时间分别减少12.8和7.6 min/次,且未出现返工现象; 每台滤嘴接装机切纸刀片的平均损耗数量由7.8把/月减少至2.3把/月。该技术可为提高卷接设备维修效率、减少备件损耗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940.
韩城煤层气田是鄂尔多斯盆地东缘重要的煤层气生产区,统计发现开采上古生界二叠系太原组11号煤层总井数14%的煤层气井日产水量大于25m3,其排采特征表现为高产水且动液面不降。11号煤层下伏含水砂岩层中的水通过人工裂缝越流补给煤层,导致该井排采产水量较高。首次提出11号煤层产生越流补给水的主控因素是关键层厚度和净压力,并提出发生越流补给的双因素模型。关键层厚度小、净压力大,易形成裂缝沟通下伏高含水砂岩层,导致后期单井排采产水量高,无法有效排出煤层水形成有效降压面来取得稳定高产气量。首次结合井温测试结果,运用灰色系统中的GM(1,N)模型对软件模拟裂缝高度进行校核,形成了最终校核公式。对现场10口井11号煤层进行了人工隔板封堵下伏含水砂体,封堵有效率达到了100%,封堵应用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