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9618篇
  免费   7758篇
  国内免费   4038篇
电工技术   5686篇
技术理论   2篇
综合类   5759篇
化学工业   13751篇
金属工艺   4933篇
机械仪表   5221篇
建筑科学   6688篇
矿业工程   1817篇
能源动力   2643篇
轻工业   6974篇
水利工程   1803篇
石油天然气   3811篇
武器工业   678篇
无线电   11973篇
一般工业技术   11562篇
冶金工业   4474篇
原子能技术   1026篇
自动化技术   12613篇
  2024年   281篇
  2023年   1295篇
  2022年   2300篇
  2021年   3510篇
  2020年   2439篇
  2019年   2071篇
  2018年   2322篇
  2017年   2716篇
  2016年   2409篇
  2015年   3353篇
  2014年   4396篇
  2013年   5641篇
  2012年   6040篇
  2011年   6756篇
  2010年   5853篇
  2009年   5652篇
  2008年   5585篇
  2007年   5343篇
  2006年   5124篇
  2005年   4187篇
  2004年   2847篇
  2003年   2351篇
  2002年   2366篇
  2001年   2023篇
  2000年   1912篇
  1999年   1936篇
  1998年   1820篇
  1997年   1568篇
  1996年   1401篇
  1995年   1181篇
  1994年   922篇
  1993年   760篇
  1992年   604篇
  1991年   459篇
  1990年   381篇
  1989年   296篇
  1988年   249篇
  1987年   177篇
  1986年   149篇
  1985年   133篇
  1984年   94篇
  1983年   67篇
  1982年   65篇
  1981年   58篇
  1980年   51篇
  1979年   35篇
  1978年   32篇
  1977年   32篇
  1976年   54篇
  1973年   2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41.
丁琳  王红心 《辽宁化工》2004,33(12):691-693,710
以枯草杆菌为菌种液体培养制备碱性磷酸酶,研究确定了培养的最佳工艺条件,并对碱性磷酸酶的酶促反应动力学性质进行了初步探讨。结果表明,枯草杆菌制备碱性磷酸酶的最佳工艺条件为:40℃,pH值7.4振荡培养10h,酶活最高。对碱性磷酸酶的动力学性质研究表明,该酶催化底物磷酸苯二钠水解反应的最适pH值8.8,最适温度52℃,米氏常数Km值为2.94mmol/L。  相似文献   
942.
综述了疏水缔合类聚丙烯酰胺溶液性质的影响因素以及测定溶液微观形态的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943.
柳文敏  葛中巧  王琳 《化学试剂》2007,29(5):299-300
利用α-萘乙酰基异硫氰酸酯与芳基酰肼的加成反应合成了一种新型的酰氨基硫脲衍生物--N-萘乙酰基-N'-邻甲氧基苯甲酰基氨基硫脲,其结构经元素分析、红外光谱、1HNMR和13CNMR所确证.  相似文献   
944.
采用一种含有氢氟酸的酸性溶液作为活化溶液,对钛合金表面进行化学镀镍。讨论了活化液、络合剂、Ni2 及H2PO2-浓度、缓冲剂及温度的确定。分别介绍了除膜、活化、预镀镍及化学镀镍工艺规范。对该镀镍层的耐蚀性及含磷量进行了测定,并对该镀层热处理前后的硬度、厚度、结合力、氢含量、耐磨损性及表面微观形貌进行了测试与比较。结果表明,采用本工艺可在钛合金表面沉积出70μm左右的镍磷合金镀层,磷含量在8%~11%(质量分数);氢含量可控制在50mg/kg;经200℃热处理1h后镀层硬度达到600HV,镀层与基体结合力好;经350℃热处理1h后镀层硬度达850HV,耐磨损性良好。该镀层可满足航空钛合金部件的要求。  相似文献   
945.
用DSC研究了高T_e超导体B_(2-r)Pb_rSr_2Ca_2Cu_sO_v(x=0,0.2,0.4,0.6)从室温至600℃范围内的相变。在320℃和440℃附近有二个吸热蜂,每一个峰对应一个相变过程。440℃附近的相变是不可递的,其原子激活能为1.37eV,是由高T_e相向低T_e相的转变。而320℃附近的相变则与超结构的形成有关。  相似文献   
946.
介绍了以天然气为燃料的纸浆模塑烘干线的设计过程 ,以及该套设备的制造和安装要点。由于使用了清洁能源 ,所以该套设备能生产出清洁度较高的纸浆模塑包装制品 ,满足电子工业和食品工业对包装制品的要求  相似文献   
947.
S. Tang  J. Lin  K.L. Tan 《Catalysis Letters》1999,59(2-4):129-135
The partial oxidation of methane to synthesis gas was studied at atmospheric pressure and in the temperature range of 550–800°C over -Al2O3-supported bimetallic Pt–Co, and monometallic Pt and Co catalysts, respectively. Both methane conversion and CO selectivity over a bimetallic Pt0.5Co1 catalyst were higher than those over monometallic Pt0.5 and Co1 catalysts. Furthermore, the addition of platinum in Pt–Co bimetallic catalysts effectively improved their resistance to carbon deposition with no coking occurring on Pt0.5Co1 during 80 h reaction. The FTIR study of CO adsorption observed only linearly bonded CO on bimetallic Pt–Co catalysts. TPR and XPS showed enhanced formation of a cobalt surface phase (CSP) in bimetallic Pt–Co catalysts. The origins of the good coking resistivity of bimetallic Pt–Co catalysts were discussed.  相似文献   
948.
比较了高全同聚丁烯-1/聚丙烯(i-PB/PP)共混物和SP179型PP的力学性能和微观结构。共混物的拉伸强度、屈服强度、断裂伸长率、弯曲模量等力学性能都要优于SP179,而韧性却大大低于SP179。SP179中乙烯嵌段对PP结晶影响较大,而共混物中i-PB对PP结晶影响较小;SP179可溶物中含有较多的抗氧剂,并且含有聚乙烯长嵌段;SP179的热稳定性优于共混物。  相似文献   
949.
借助化学分析方法、X射线衍射、差示扫描量热法等测试手段研究了Fe2O3对无水硫铝酸钙矿物(C4A3S)形成过程的影响.研究表明:掺杂Fe2O3可促进熟料中游离氧化钙(f-CaO)的吸收,增加液相量,改善C4A3-S矿物生料的易烧性;不掺杂Fe2O3的矿物生料,C4A3-S单矿物在850℃以下几乎不生成,在1 000℃开始大量生成,在1 300℃达到最高值;掺杂1?2O3的试样中C4A3S含量与不掺杂试样在同温度下达到最大值,但绝对含量有一定幅度的下降;掺杂3%及5?2O3的试样中C4A3S含量在1 350℃达到最大值,达到最大值的时间比原来延迟0.5h,并且绝对含量有较大幅度的下降;掺杂Fe2O3的试样在1 200℃至1400℃时,Fe3 和C4A3-S中的Al3 发生置换,使Fe3 固熔到C4A3-S中形成固熔体C4(A0.95F0.05)6O12(SO4).  相似文献   
950.
A novel treatment process combining a membrane with outside-in flow configuration and a fluidized pellet rector for removing hardness was studied. The effects of influent water quality, e.g., concentrations of natural organic matter (NOM) and phosphate along with the hydrophobicity of NOM, on the hardness removal efficiency of the novel process were investigated. The hardness removal efficiency decreases with increasing NOM concentration. However, the NOM removal efficiency is independent of NOM concentration and is related to the hydrophobicity of NOM samples. Raw water containing phosphate has adverse impact on the hardness removal efficiency, which decreases from 85% for treating water containing no phosphate to only 38% and 14% for water containing 0.33 mg/L and 1.63 mg/L of phosphate, respectively.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