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775篇
  免费   5871篇
  国内免费   2946篇
电工技术   3358篇
综合类   4125篇
化学工业   4452篇
金属工艺   3017篇
机械仪表   2737篇
建筑科学   2904篇
矿业工程   1633篇
能源动力   970篇
轻工业   4418篇
水利工程   1262篇
石油天然气   1334篇
武器工业   624篇
无线电   3770篇
一般工业技术   3413篇
冶金工业   1582篇
原子能技术   659篇
自动化技术   5334篇
  2025年   23篇
  2024年   779篇
  2023年   835篇
  2022年   1657篇
  2021年   2065篇
  2020年   1484篇
  2019年   1074篇
  2018年   1092篇
  2017年   1162篇
  2016年   1076篇
  2015年   1760篇
  2014年   2131篇
  2013年   2545篇
  2012年   3088篇
  2011年   3239篇
  2010年   3034篇
  2009年   2816篇
  2008年   2919篇
  2007年   2925篇
  2006年   2531篇
  2005年   1986篇
  2004年   1463篇
  2003年   942篇
  2002年   877篇
  2001年   805篇
  2000年   634篇
  1999年   232篇
  1998年   81篇
  1997年   47篇
  1996年   31篇
  1995年   28篇
  1994年   30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14篇
  1989年   25篇
  1988年   15篇
  1987年   18篇
  1986年   15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8篇
  1983年   9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13篇
  1979年   7篇
  1975年   3篇
  1959年   12篇
  1951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采用超声波法降解黄原胶,使其粘度大幅降低,以制备低粘膳食纤维。研究了超声波功率、作用时间和溶液浓度对超声波降解黄原胶的影响及醋酸和双氧水对超声波降解黄原胶的辅助作用。结果表明,采用超声波降解黄原胶的适宜条件为:黄原胶浓度1%,添加2%H2O2溶液(溶液浓度为30%),超声波功率350W,频率20kHz,作用时间3h,黄原胶粘度可降至600cp。   相似文献   
22.
实验通过添加纳米粒子SiO2,研究抑制软质聚氯乙烯(PVC)中增塑剂邻苯二甲酸二辛脂(DOP)迁移规律,评价PVC样品溶剂抽出率,对挥发损失率、拉伸性能和邵氏硬度的测定分析,得出以下结论:纳米粒子SiO2可以抑制软质PVC中DOP的迁移。用正己烷浸泡PVC样品,随浸泡时间的延长,溶剂抽出率增大;随着添加的纳米SiO2含量的增加,样品的溶剂抽出率降低。在浸泡24h后,添加5份纳米SiO2样品PVC的溶剂抽出率为18.9%,比对照(25.6%)降低了26.2%。添加少量的纳米SiO2并没有使样品的挥发损失率明显降低,添加1~5份不同量的纳米SiO2的样品的挥发损失率均比不添加纳米SiO2的对照样品低。随着无机纳米粒子含量的增加,样品的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反而降低,硬度有所增加。   相似文献   
23.
以抗菌、亲水性的TiO2为改性材料,采用相转化法制备PES/TiO2亲水改性超滤膜,用于葡萄原酒澄清研究。通过扫描电镜、傅立叶红外光谱仪和接触角测定仪对超滤前后的膜进行表征,结果显示,TiO2的加入增加了膜面粗糙度及亲水性,降低了原酒中蛋白质、多糖等大分子物质在膜面的吸附污染,使得改性膜超滤葡萄原酒渗透通量衰减率低于纯PES膜,提高了膜的抗污染性。当TiO2添加量为0.75%时,超滤2h,其渗透通量为18.09L/(m2·h)(纯膜为16.88L/(m2·h)),超滤后的葡萄酒液澄清度好。   相似文献   
24.
建立了一种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PLC-MS/MS)同时测定动物源性食品中8种多肽类抗生素残留量分析方法。试样经甲醇-水-甲酸(40∶60∶0.1,v/v/v)提取,固相萃取法净化后,以0.1%甲酸水溶液和0.1%甲酸乙腈溶液为流动相,梯度洗脱,经C18色谱柱分离后,在正离子扫描模式下,采用选择反应监测(SRM),外标法定量。结果表明,8种多肽抗生素方法检出限为0.110μg/kg,去甲万古霉素和万古霉素在201000μg/L范围内,多粘菌素B和E在401000μg/L范围内,杆菌肽A在101000μg/L范围内,杆菌肽B在6614μg/L范围内,维吉尼霉素M1和S1在1100μg/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r>0.999,加标回收率为61.0%99.6%,RSD为1.2%9.8%。该方法简便快速、灵敏度高、重现性好,可满足动物源性食品中多肽类抗生素残留的同时测定。   相似文献   
25.
花生红衣乙醇提取物乙酸乙酯部位加入AB-8大孔树脂层析柱中,用20%、40%、60%、80%、100%乙醇水溶液依次洗脱,得到花生红衣乙醇提取物乙酸乙酯组分,采用滤纸片法研究其抑菌活性,确定最小抑菌浓度。结果表明:花生红衣乙醇提取物乙酸乙酯组分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胞杆菌、青霉、毛霉和黑曲霉的生长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最低抑菌浓度均为0.5 g/L,且抑菌圈大小随浓度的增加而变大。花生红衣乙醇提取物乙酸乙酯组分均具有广谱抑菌活性。   相似文献   
26.
应用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姜油树脂,选用乙醇-水作流动相,HPD-100大孔树脂作固定相分离出其中的烯类物质,并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进行跟踪检测确定含烯类的洗脱段。对比不同展开剂下烯类物质在硝酸银硅胶板上的层析效果,最终选用V正己烷∶V乙酸乙酯=95∶5的溶剂作流动相分离其中的β-倍半水芹烯。GC/MS检测结果表明,分别选用HPD-100大孔树脂和硝酸银硅胶作为固定相可以将姜油树脂中的β-倍半水芹烯很好的分离出来,其峰面积百分数达88.73%,收率为84.05%。通过进一步HPLC检测证明β-倍半水芹烯具有紫外吸收,其特征吸收波长为232 nm。   相似文献   
27.
在贮藏期间,天鹅蛋容易被环境微生物通过蛋壳表面的气孔侵染而腐败,大大降低其市场价值。该研究从腐败天鹅蛋中分离得到5株细菌,对其进行形态、生理生化特性研究,并结合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和系统发育树分析,最终分别鉴定为氧化节杆菌(Arthrobacter oxydansi)、成团泛菌(Pantoea agglomerans)、麦氏弧菌(Vibrio metschnikovii)、屎肠球菌(Enterococcus faecium)和粪产碱杆菌(Alcaligenes faecalis)。本研究为天鹅蛋的抗菌防腐贮藏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28.
研究了油松花粉多酚的超声波辅助提取工艺。在单因素实验结果的基础之上,通过Plackett-Burman筛选,确定出提取温度、料液比和提取时间为显著影响因子,选用3因素3水平的响应面分析法来优化油松花粉多酚的提取工艺。依据数据进行模型拟合和回归分析,确定影响油松花粉总酚得率的重要因素为提取时间和料液比,得出油松花粉多酚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乙醇体积分数80%、料液比1∶32 g/m L、提取时间为31 min、提取温度为51℃,在此工艺下总酚含量可达6.735 mg/g。实验结果显示,超声波辅助提取有效地优化了油松花粉多酚的提取条件,为其开发利用提供了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29.
本实验旨在优化氧化锆珠破壁方法,以期筛选出较佳的破壁条件,提高蛋白得率。实验在菌体重量、研磨buffer和研磨时间这3方面对该破壁方法进行了优化,并通过SDS-PAGE来分析其破壁效果。在优化后的条件下,同时对6株乳酸菌进行破壁处理并通过SDS-PAGE来分析其破壁效果。结果表明:在菌体重量、研磨buffer、锆珠三者的加入比例(W/V/W)为0.013 g∶300μL∶1 g的条件下,研磨15 min,提取的蛋白图谱条带清晰,丰度高;RIPA、PBS、PENP、GUS作为研磨buffer时,提取的蛋白图谱条带清晰且丰度高,而8 mol/L尿素作为研磨buffer时,图谱条带模糊且丰度低;6株乳酸菌经该方法破壁处理后,蛋白图谱条带均具有较高的丰度和清晰度。因此,对于乳酸菌的破壁,氧化锆珠破壁法具有快速、高效的优点。   相似文献   
30.

在传统顶板点式监测的基础上,应用BOTDR对采煤工作面回采巷道煤巷顶板沉降位移进行分布式监测。首先通过对BOTDR监测原理和煤巷顶板变形状态的理论分析,提出应用锚杆(索)在煤巷顶板进行光纤定点布设,并根据BOTDR测量的相邻定点间光纤轴向应变和变形量,推导出光纤应变量化煤巷顶板沉降位移的数学表达式;然后进行煤巷顶板沉降的光纤定点拉伸和区段拉伸室内模拟试验,试验中光纤应变表征的位移与光纤拉伸距离的误差分别为0.690%和1.545%,拉伸距离和应变表征光纤位移基本一致;最后进行了采煤工作面回采过程中进风巷煤巷顶板的BOTDR现场监测试验,试验期间,光纤应变表征出最大沉降位移平均值为64.09 mm和135.63 mm的2个顶板沉降区域。与井下十字观测法测量值相比,顶板沉降变形范围的最大误差为5.60%,顶板沉降位移的最大误差为4.96%,顶板垂直位移的绝对误差值小于4 mm,证明了BOTDR定量表征顶板的沉降变形范围和沉降位移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