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234篇
  免费   3432篇
  国内免费   2504篇
电工技术   2701篇
综合类   2968篇
化学工业   3398篇
金属工艺   1851篇
机械仪表   2038篇
建筑科学   2022篇
矿业工程   957篇
能源动力   813篇
轻工业   2953篇
水利工程   1014篇
石油天然气   832篇
武器工业   317篇
无线电   3220篇
一般工业技术   2348篇
冶金工业   879篇
原子能技术   461篇
自动化技术   4398篇
  2024年   140篇
  2023年   391篇
  2022年   1103篇
  2021年   1333篇
  2020年   946篇
  2019年   702篇
  2018年   717篇
  2017年   848篇
  2016年   703篇
  2015年   1130篇
  2014年   1516篇
  2013年   1829篇
  2012年   2224篇
  2011年   2282篇
  2010年   2284篇
  2009年   2193篇
  2008年   2355篇
  2007年   2328篇
  2006年   1974篇
  2005年   1598篇
  2004年   1201篇
  2003年   752篇
  2002年   761篇
  2001年   694篇
  2000年   596篇
  1999年   186篇
  1998年   55篇
  1997年   42篇
  1996年   46篇
  1995年   26篇
  1994年   31篇
  1993年   29篇
  1992年   24篇
  1991年   17篇
  1990年   14篇
  1989年   14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3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11篇
  1980年   12篇
  1979年   7篇
  1964年   2篇
  1959年   4篇
  1958年   2篇
  1956年   2篇
  1951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81.
祝浩钧  苏福永  康振  房琳芳  温治 《中国冶金》2022,32(11):128-134
针对内燃式热风炉在燃烧期烟气中CO含量超标问题开展研究工作,提出一种改进型的矩形燃烧器结构,在煤气通道中加入挡板来改变高炉煤气的流动方向。以某公司3号高炉热风炉为研究对象,建立了内燃式热风炉矩形燃烧器和燃烧室的三维模型。利用CFD模拟技术对矩形燃烧器的原始结构和改进后的结构进行燃烧模拟,在矩形燃烧器中加入的煤气挡板分别采用45°、60°、75° 3种倾斜角度放置,分析在不同倾斜角度下的温度场和CO浓度场。与原始结构的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优化结构之后燃烧室出口截面的温度场中高温区范围有所扩大,两端眼角处的CO平均体积分数有一定程度减少。当煤气挡板的倾斜角度为60°时出口截面平均温度上升最大,平均温度从1 669 K上升到1 676 K,出口烟气中的CO平均体积分数下降最多,CO平均体积分数从0.007 028%下降到0.005 678%。  相似文献   
182.
采用气雾化(IGA)制备了Al-Ni-Co粉末,初筛后的最大粉末粒径小于150μm。分别采用霍尔流速计、XRD、SEM、VSM等测试方法研究了不同粒径范围Al-Ni-Co微粉的微观形貌、相成分、磁性能等。研究表明:微粉的球化率在95%左右;50~80μm范围微粉的流动性相对最好;20μm以下微粉因为粒径偏小,成分偏析较为严重;80~150μm微粉因为粒径过大,表面吸附卫星小颗粒,粗糙度较差;Al-Ni-Co微粉的磁性为软磁,相组成为AlNi和FeCo相。综合比较微观结构、相成分及粉末占比量,选取20~80μm的Al-Ni-Co微粉采用SLM法制备了6组Al-Ni-Co圆柱形磁体,热处理后磁体的密度、磁性等综合性能达到铸造Al-Ni-Co磁体的性能水平。  相似文献   
183.
Zr对Cu—Zn—Al形状记忆合金相变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示差扫描热分析(DSC)、X射线衍射及透射电镜,研究了Zr对Cu-Zn-Al合金高温相变、马氏体正逆转变以及形状记忆效应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Zr0.35wt-%时,能有效地抑制α,γ相析出,促进β_2→DO_3→18RM转变。(M_s-M_f)及(A_s-A_f)温度区间较窄,马氏体相变激活能最低,马氏体变体间界面的可动性好,形状记忆效应最佳。  相似文献   
184.
ZrB2陶瓷的制备和烧结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采用自蔓延高温合成(Self-propagating high-temperature synthesis,SHS)技术和热压烧结(Hot pressing,HP)方法分别研究了Zr-B2O3-Mg和ZrO2-B4C-C体系反应原料的粒度和配比以及烧结温度对产物的影响规律,并烧结得到ZrB2陶瓷.采用X射线衍射和化学分析方法分析了材料的相组成,利用SEM和TEM观察了显微结构;并用阿基米德排水法测定了相对密度.结果表明:在Zr-B2O3-Mg体系中,50μm Zr粉和Mg过量15%(摩尔分数)的体系是最理想的SHS反应体系;SHS产物粒径、酸洗产物粒径和烧结体粒径分别为2~5μm、0.5~2.0 μm和2~10μm;酸洗产物组成为94.59%ZrB2、3.87%ZrO2和1.54%H3BO3(质量分数);烧结体为单相ZrB2陶瓷,相对密度为95.4%.在ZrO2-B4C-C体系中,B4C过量15%和C过量10%(摩尔分数)的体系是最理想的反应体系;烧结体相对密度为94%;烧结体组成为95.44%ZrB2、3.87%ZrO2、0.32?C和0.37%C(质量分数).  相似文献   
185.
Biosorption of heavy metal ions, such as Cu2+, Cd2+ and Zn2+, was carried out using waste activated sludge from municipal sewage treatment plant as adsorption material, and the effects of parameters, such as pH value, temperature, reaction time and sorption duration, were studied in detail.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removal rates of Cu2+, Zn2+ and Cd2+ with low concentration are 96.47%, 80% and 90%, respectively, adsorbed by waste activated sludge. Little effect of dosage of activated sludge on the adsorption of Cu2+ and more effects on the adsorption of Zn2+ and Cd2+ are observed. Little effect of temperature is observed, while pH value and adsorption time exert important influence on the sorption process. The adsorption behaviors of heavy metal ions all have parabolic relationships with pH value. The optimum pH value is between 6 and 10, and the optimum adsorption time is 1 h. In single heavy metal ion system, the sorption processes of Cu2+, Zn2+ and Cd2+ are in accordance with Freundlich model, which indicates that it is suitable for the treatment of these three heavy metal ions using intermittent operation. In addition, the sorption capacity of the sludge for Cu2+ is preferential to the other two ions.  相似文献   
186.
研制了一种新型YWY有机膦缓蚀剂,应用重量法、电化学方法及扫描电镜等手段对合成的有机膦缓蚀剂YWY在苦咸水条件下的缓蚀性能及其缓蚀机理进行了研究。实验表明,该缓蚀剂可与碳钢表面螯合形成致密的覆盖膜,表现出明显的阴极型缓蚀剂特征。在缓蚀剂浓度大于12mg/L时,可使氯离子浓度大于30000mg/L的苦咸水/碳钢体系腐蚀速率降至0.03mm/a以下,达到国家耐蚀级标准。  相似文献   
187.
Fabrication of composite wire of lead coated on glass fiber by extrusion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INTRODUCTIONCoatingglassfiberwithleadproducesakindofnewcontinuouscomposite ,whichcanfindwideap plicationsinmanydifferentfields ,especiallyinthebatteryoftheEVsandHEVsthathasalreadybecomethemostimportantgoalinmostcountries[13] .Withakindofspecialtechnologythiskindofnewcompos itewirecanbeusedtoproducegridsofnewleadacidbatterythatisveryusefultotheEVsandHEVs .Thiskindofnewleadacidbatteryhasmanyadvan tages ,suchashigherspecificenergy ,lessinnerresis tance ,morequicklychargingcapabilityand…  相似文献   
188.
本文对Ⅰ/Ⅱ复合型加载条件下30CrMnSiA钢预充氢试样的氢致开裂门槛值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实验结果表明:随着复合比K_Ⅱ/K_Ⅰ的增加,试样的氢致开裂门槛值逐渐增大;Ⅱ型的最大,约为纯Ⅰ型的2.85倍。和理论分析结果相比较,实测的门槛值明显偏高。对复合型裂端氢浓度分布的分析发现:由于位错对氢的捕获和掠夺,使σ_h~(max)处的平衡氢浓度比理论值有所降低,这正是造成实测门槛值偏大的直接原因。  相似文献   
189.
ACICULAR MARTENSTTE IN LASER TREATED GREY CAST IRON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章  胡建东  房为捷  吕健 《金属学报》1987,23(3):299-319
<正> 马氏体作为重要的合金相,一直是人们感兴趣的研究课题,利用激光对金属表面进行相变硬化,可以得到特殊的淬火组织。文献[2—4]对铸铁的熔凝区进行了详细的研究。我们在对灰铸  相似文献   
190.
模具型腔加工参数的优化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首先阐述了在CAD CAM集成环境下编制数控加工工艺的过程以及优化加工参数的必要性 ,接着 ,分析了需要优化的加工参数。文章详细阐述了优化模型的建立和算法设计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