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81篇
  免费   174篇
  国内免费   100篇
电工技术   179篇
综合类   179篇
化学工业   193篇
金属工艺   104篇
机械仪表   114篇
建筑科学   108篇
矿业工程   47篇
能源动力   51篇
轻工业   196篇
水利工程   50篇
石油天然气   34篇
武器工业   31篇
无线电   166篇
一般工业技术   138篇
冶金工业   47篇
原子能技术   22篇
自动化技术   196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45篇
  2021年   44篇
  2020年   34篇
  2019年   41篇
  2018年   43篇
  2017年   33篇
  2016年   49篇
  2015年   68篇
  2014年   65篇
  2013年   94篇
  2012年   106篇
  2011年   145篇
  2010年   144篇
  2009年   146篇
  2008年   154篇
  2007年   153篇
  2006年   117篇
  2005年   78篇
  2004年   62篇
  2003年   42篇
  2002年   37篇
  2001年   47篇
  2000年   38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2篇
  1977年   1篇
  1974年   1篇
  1972年   1篇
  1970年   1篇
  1968年   1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51.
描述了无线Mesh技术及其应用优势和特点。通过神华胜利煤矿实际应用展示了Mesh适合于大规模大范围实施,支持高速移动快速接入,其智能自适应、自动配置、自我修复等特性得到了很好体现,具有高可靠性和稳定性。为露天矿的信息化建设起到了引导作用,为解决露天矿山无线网络通讯指明了方向,加快了数字矿山的发展进程。  相似文献   
52.
Au/ZnO nanocomposites have been prepared by a simple chemical method. For the first time, the nanocomposites were directly used as photocatalysts for hydroxylation of aromatic hydrocarbons under UV and visible light irradiation.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as-prepared photocatalysts display high photocatalytic activity for UV and visible catalytic hydroxylation of benzene. Without the assistance of any solvent or additive, high selectivity and high conversion efficiency were still obtained. Different photocatalytic mechanisms were proposed depending on whether excitation happens on ZnO semiconductor or on the surface plasmon band of Au. The former is Au nanoparticles act as electron buffer due to irradiation by UV light and ZnO nanoparticles as reactive sites for hydroxylation of benzene, the latter is that Au nanoparticles act as light harvesters and inject electrons into ZnO conduction band and as photocatalytic sites under visible light irradiation.  相似文献   
53.
双联摇包工艺生产中碳锰铁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结合国内中碳锰铁生产工艺实际存在的不足,介绍“双联摇包”工艺生产中碳锰铁,提高锰的回收率和降低电耗。  相似文献   
54.
为了理清贝尔凹陷断陷期的变形过程,应用地震剖面解释、平衡剖面及剥蚀量恢复等技术,对贝尔凹陷断陷期的拉伸建造、挤压改造模式进行了刻画。研究认为:贝尔凹陷断陷期经历了交替进行的3期建造和3期改造作用,建造期发育的复式断陷经过了同期和不同期的断陷叠加,同期断陷分为并联式半地堑、并联式地堑复合形式,不同期断陷分为继承型半地堑、继承型地堑叠加形式;断陷期广泛发育的扇三角洲、辫状河三角洲、湖底扇等沿控陷断裂或斜坡走向呈珠串状展布;铜钵庙组、南一段及南二段沉积末期凹陷经历了强烈的张扭变形,从而奠定了现今的构造格局。  相似文献   
55.
设计了一种基于磁珠法的两相流液滴微流控芯片,包含样品提纯、扩增和检测一系列连续的生化过程,可用于快速核酸检测.首先建立了磁珠和液滴在两相流体系内的动力学模型,并借助有限元仿真平台对磁珠微团所处环境进行了磁场仿真,得到不同体积磁珠微团所受的磁力.进一步还分析了磁珠微团、液滴体积、永磁体移动速度对液滴运动状态的影响,最终总结出液滴操纵图.  相似文献   
56.
为了研究CO2激光-熔化极活性气体保护焊(MAG)复合焊接性能,采用CO2激光和CO2激光-MAG复合焊接590MPa级高强度钢,对其焊接接头的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激光-MAG复合焊接的焊缝金属中,MAG电弧作用区主要为珠光体和贝氏体,激光作用区主要为马氏体;激光-MAG复合焊接的焊缝金属中Mo和Mn合金元素的分布具有不均匀性;激光和激光-MAG复合焊接的试件焊接接头拉伸性能完全满足要求,焊缝强度高于基体强度;激光-电弧复合焊缝金属在-60℃~+15℃试验温度范围内的冲击韧性比激光焊缝金属高;激光-MAG复合焊接焊缝金属硬度在250~400 HV之间,高于基体金属的硬度.  相似文献   
57.
以羧基类物质作配位剂,在A3钢板表面电沉积制备Ni–P合金镀层。镀液基础组成和工艺参数为:NiSO4·6H2O 240 g/L,NiCl2·6H2O 45 g/L,NaH2PO2·H2O 50 g/L,H3BO3 35 g/L,NaF30 g/L,pH 2.0,温度70°C,电流密度2.5 A/dm2,时间20 min。研究了镀液中羧基配位剂含量对Ni–P镀层沉积速率和耐蚀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羧基配位剂含量增大,沉积速率减小,镀层耐蚀性先改善后变差。其适宜含量为20~30 g/L。羧基配位剂含量为25 g/L时,镀层外观光亮、结合力良好,耐蚀性和耐磨性优于未加配位剂的镀层。镀层的P含量为18.11%,属于高磷非晶态Ni–P镀层。羧基配位剂具有细化镀层晶粒的作用,使镀层表面更为平整、致密。  相似文献   
58.
通过对2-甲基-8-(2-吡啶基)苯并呋喃[2,3-B]吡啶辅助配体进行修饰,在吡啶的4号位引入吸电子基团苯基,并对其进行全氘代,同时对5-甲基-2-对甲苯基吡啶主配体的两个甲基进行全氘代,分别合成了两种铱磷光配合物Ⅳ和Ⅳ-d20,采用元素分析、质谱和核磁共振氢谱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与确认。利用UV-Vis 光谱、荧光发射光谱(PL)和循环伏安法对其光物理性质及能级结构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铱配合物的Ⅳ和Ⅳ-d20光致发光光谱发射波长分别为546.85nm和548nm;它们的HOMO和LUMO能级分别为-5.237ev和-2.645ev、-5.082ev和-2.50ev,都是潜在的黄绿色磷光材料。以铱配合物Ⅳ和Ⅳ-d20为客体,制备了结构为ITO/HT:NDP-9(100nm,2%)/HT(130nm)/EB(10nm)/GH:化合物Ⅳ或Ⅳ-d20(40nm,5%)/HB(10nm)/ ET:Liq(35nm,50%)/Liq(10nm)/Al(150nm)的OLED器件,并研究了它们的器件性能。结果表明:铱配合物Ⅳ-d20表现出更优异的器件性能。电流密度为20mA/cm2,铱配合物Ⅳ-d20的器件发射波长为552nm,CIE 坐标为 (0.422,0.569),电流效率为 87.00cd/A,外量子效率(EQE)高达23.82%。  相似文献   
59.
研究了能量为6~12MeV、平均束功率为4.2kW的工业辐照用电子直线加速器的应用。结果表明,它在对改装半导体器件(二极管、三极管、可控硅)参数特性,大蒜辐照抑制发芽和食品辐照杀菌保鲜综合辐照加工方面更为合适。  相似文献   
60.
由于永磁同步电机模型预测转矩控制的控制目标量纲不同,其成本函数需加权求和,但权重系数的设计与调节较为困难。将模糊决策法、VIKOR法、TOPSIS法、变异系数赋权法和熵值赋权法等客观评价法应用于永磁同步电机模型预测转矩控制以解决上述问题。对于仅考虑磁链和转矩控制的永磁同步电机模型预测转矩控制,上述方法均是可行的,无需权重系数,但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计算负担。不同策略的控制性能存在一定的差异,但整体基本相当。由综合性能对比可知,TOPSIS法的控制性能相对最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