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1072篇
  免费   55480篇
  国内免费   39163篇
电工技术   44513篇
技术理论   1篇
综合类   51927篇
化学工业   57038篇
金属工艺   33836篇
机械仪表   33520篇
建筑科学   36041篇
矿业工程   20964篇
能源动力   12148篇
轻工业   52303篇
水利工程   17108篇
石油天然气   16952篇
武器工业   7415篇
无线电   48249篇
一般工业技术   37741篇
冶金工业   19177篇
原子能技术   7657篇
自动化技术   69125篇
  2024年   2217篇
  2023年   7405篇
  2022年   18575篇
  2021年   23672篇
  2020年   16995篇
  2019年   11769篇
  2018年   12337篇
  2017年   14080篇
  2016年   12795篇
  2015年   21130篇
  2014年   26772篇
  2013年   31583篇
  2012年   39939篇
  2011年   41762篇
  2010年   39722篇
  2009年   37976篇
  2008年   39352篇
  2007年   38224篇
  2006年   32504篇
  2005年   26235篇
  2004年   18889篇
  2003年   12417篇
  2002年   11636篇
  2001年   10512篇
  2000年   8405篇
  1999年   3176篇
  1998年   988篇
  1997年   768篇
  1996年   588篇
  1995年   501篇
  1994年   367篇
  1993年   328篇
  1992年   257篇
  1991年   234篇
  1990年   227篇
  1989年   202篇
  1988年   121篇
  1987年   99篇
  1986年   108篇
  1985年   65篇
  1984年   48篇
  1983年   58篇
  1982年   43篇
  1981年   93篇
  1980年   136篇
  1979年   72篇
  1977年   42篇
  1976年   78篇
  1959年   87篇
  1951年   8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41.
砂岩储集层微波加热产生微裂缝的机理及意义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微波加热无需介质传热,具有升温速度快、热惯性小、选择性加热、穿透力强、过程易于控制等优点,已被试验性地应用于石油开采中。但有关微波加热对储集层岩石微观结构影响的研究还很缺乏,限制了该项技术在油气开采领域的广泛应用。通过实验手段研究了微波加热前后砂岩岩样微观结构变化、微裂缝产生机理及特征。结果表明,砂岩在微波加热过程中容易产生微裂缝,且不同岩石的微波加热致裂机理不尽相同,主要包括:矿物失水收缩、颗粒粒间开裂和颗粒内部开裂,低渗透致密砂岩刚性颗粒的粒内开裂作用显著。微波加热产生的微裂缝具非定向特征,即使在应力的作用下有一部分裂缝会发生闭合,但仍有大量微裂缝可以起到增加渗透率的作用。井下微波加热的致裂作用有助于改善近井区域渗流能力,提高低渗透油气藏的开采效率。图4参15  相似文献   
942.
本文研究了高合金铁基烧结材料在轧钢导位中的应用。实验表明,通过粉末冶金液相烧结技术,可以获得具有优良综合性能的制品,材料密度ρ≥7.5 g/cm3,硬度≥55 HRC,抗弯强度≥1 000 MPa,冲击韧度αk≥3.9 J/cm2,满足了轧钢导位辊的工作要求。材料利用率可达95%以上、降低了制备成本。使用寿命是普通轧辊寿命的3~6倍,适用于线材和小型型材的轧钢生产。  相似文献   
943.
降凝剂对高蜡稠油的改性效果及机理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实验研究了工业品原油降凝剂WHP改善含蜡56.9%、其中96.6%为正构烷烃的胜利郑王庄稠油流动性的效果。WHP含乙烯/醋酸乙烯/乙烯醇嵌段聚醚三元共聚物30%-35%。在60℃将WHP加入稠油中,测定其凝点和32℃、0-42.6 s^-1范围5个剪切速率下的黏度,均随WHP加量的增加(50-300 mg/L)而降低,200 mg/L为最佳加量,在该加量下0.32 s^-1黏度由34.16 Pa·s降至79.2 mPa·s,凝点(℃)、屈服值(Pa)、稠度系数(Pa·s^n)分别由49.0、32.42、31.57降至39.5、0.1297、0.02142,流型指数由0.1176升至0.9790。由黏温曲线求出,加入200mg/L WHP使该稠油析蜡点由65℃降至58℃,反常点由70℃降至50℃。根据空白和加剂原油扫描电镜照片显示的蜡晶形态,利用共晶机理分析讨论了WHP这种高分子表面活性剂的降凝、降黏、改善流动性的作用。图3表3参5。  相似文献   
944.
三角洲前缘河口坝储层构型界面层次表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和储层构型理论为指导,采用层次分析方法,对胜坨油田沙二段8砂组河口坝砂体构型界面进行了层次表征.根据高频湖泛面将8砂组划分为3个中期基准面旋回、17个短期基准面旋回.在等时地层格架内,建立了河口坝储层5级构型界面层次:5级界面常发育稳定的前三角洲泥岩,构成油田开发中的隔层;4级界面由厚度变化的泥岩、粉砂质泥岩组成,形成流体渗流屏障;3级界面为低渗透的薄层泥质粉砂岩构成,对地下流体的流动起一定的阻碍和缓冲作用.利用密井网区的动态监测资料,建立了储层构型界面分布模型.构型界面的层次表征揭示了储层内部复杂的构型界面对剩余油分布具有控制作用,为剩余油的挖潜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945.
秦芳玲  曹丽娟  燕永利  李便琴 《油田化学》2007,24(3):269-271,282
以20号机油为唯一碳源,用无机培养基在30℃摇床培养7d,从中原油田采油污水和咸阳炼油厂活性污泥中分离出10株烃降解菌。在进一步摇床培养中,从10株菌中得到了对20号机油降解能力最强的3个菌株Ⅰ12、Ⅰ13及Ⅱ3,其除油率分别为37.2%、38.8%及47.5%,在重复3次的摇瓶培养中,除油率分别为34.5%、36,7%及23.4%。在培养时间筛选实验中,求得Ⅰ13菌株在30℃摇床培养3d时,除油率达到最大,培养液pH降至最小。将Ⅰ12、Ⅰ13及Ⅱ33株菌株用于某石化厂含油污水(含油量661.7mg/L,CODCr值1977.3mg/L)处理,30℃摇瓶培养3d,重复3次,求得除油率分别为45.4%、44,1%及36.7%,CODCr去除率分别为18.4%、55.7%及32.0%。图1表3参6。  相似文献   
946.
简要介绍湖北省十堰市境内河流水电资源分布及开发情况.  相似文献   
947.
从现场实用的角度对比分析了手动、数控2种修螺纹方法,提出了在管具修理工作中研究推广数控技术车修管螺纹的必要性,介绍了试验研究过程中的技术问题。  相似文献   
948.
通过对井下气液分离系统的研究,设计出了适合井下气液分离的排气装置。根据排气装置的结构参数设计出实验室模拟装置,并进行了全面的室内试验和测试,筛选出了排气装置的浮子类型和尺寸参数,研究了浮子种类、参数及不同介质对排气装置开启压力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所设计的排气装置在气体通过时的开启压力明显小于液体通过时的开启压力,基本达到了井下气液分离排气装置的性能要求,并可根据井下不同压差需求设计满足要求的排气装置。  相似文献   
949.
文中提出并实现了一种基于点对点通信、按功能组织的分层分布双总线通信方案。通过引入镜像节点、总线负荷均衡等技术,使该方案可灵活高效地实现分布自动化功能和信息局部整合,并消除了分层通信对系统通信可靠性和速度的影响,同时,定量分析了该通信方案的可靠性。此通信方案已在部分变电站得到实际应用,并取得了理想效果。  相似文献   
950.
同心筒发射中旁泄流影响的数值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同心筒是一种先进的新型的舰载导弹垂直发射装置。文中采用动网格技术模拟了导弹在同心式发射筒内发射的瞬态过程。探讨了发射过程中旁泄流的产生与消失原因。通过设计内外筒的合理大小可以有效减弱旁泄流的影响。通过大量的数值实验,给出了避免外筒发生雍塞的代数关系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