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52143篇 |
免费 | 8360篇 |
国内免费 | 4365篇 |
专业分类
电工技术 | 5200篇 |
综合类 | 5288篇 |
化学工业 | 6518篇 |
金属工艺 | 3486篇 |
机械仪表 | 3640篇 |
建筑科学 | 3748篇 |
矿业工程 | 2091篇 |
能源动力 | 1338篇 |
轻工业 | 6570篇 |
水利工程 | 1977篇 |
石油天然气 | 2193篇 |
武器工业 | 807篇 |
无线电 | 5879篇 |
一般工业技术 | 4377篇 |
冶金工业 | 2257篇 |
原子能技术 | 1300篇 |
自动化技术 | 8199篇 |
出版年
2025年 | 25篇 |
2024年 | 1095篇 |
2023年 | 1167篇 |
2022年 | 2258篇 |
2021年 | 2794篇 |
2020年 | 2054篇 |
2019年 | 1403篇 |
2018年 | 1459篇 |
2017年 | 1599篇 |
2016年 | 1511篇 |
2015年 | 2346篇 |
2014年 | 2921篇 |
2013年 | 3438篇 |
2012年 | 4257篇 |
2011年 | 4533篇 |
2010年 | 4422篇 |
2009年 | 4398篇 |
2008年 | 4344篇 |
2007年 | 4263篇 |
2006年 | 3615篇 |
2005年 | 2995篇 |
2004年 | 2169篇 |
2003年 | 1398篇 |
2002年 | 1305篇 |
2001年 | 1322篇 |
2000年 | 939篇 |
1999年 | 340篇 |
1998年 | 63篇 |
1997年 | 73篇 |
1996年 | 57篇 |
1995年 | 41篇 |
1994年 | 28篇 |
1993年 | 32篇 |
1992年 | 21篇 |
1991年 | 16篇 |
1990年 | 19篇 |
1989年 | 29篇 |
1988年 | 12篇 |
1987年 | 11篇 |
1986年 | 18篇 |
1985年 | 2篇 |
1984年 | 4篇 |
1983年 | 11篇 |
1982年 | 2篇 |
1981年 | 12篇 |
1980年 | 11篇 |
1979年 | 8篇 |
1964年 | 1篇 |
1959年 | 7篇 |
1951年 | 19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41.
针对能量收集认知无线网络中的多跳中继传输问题,该文构建了一种新的具有主网络干扰的功率信标(PB)辅助能量收集认知多跳中继网络模型,并提出单向传输方案.在干扰链路统计信道状态信息场景下,推导了次网络精确和渐近总中断概率闭合式.针对精确总中断概率表达式的复杂性和非凸性,采用自适应混沌粒子群优化(ACPSO)算法对次网络总中断性能进行优化.仿真结果表明,PB功率、干扰约束、次网络跳数、能量收集比率、主接收端数目和信道容量阈值等参数对中断性能影响显著,所提算法能快速和有效地对网络中断性能进行优化. 相似文献
142.
143.
针对片上光电混合互连网络(hybrid optoelect ronic network-on-chip,HONoC)拥 塞控制与自适应能力差、无法实现光电联合仿真等问题,提出一种适用于可重构阵列处理器 的自适应光电混合互连分流结构,在此结构上设计了自适应分流路由算法与一种低损耗无阻 塞的5端口光路由器,并搭建了基于System verilog与Verilog的光电混合互连功能仿真与 性能统计模型。实验结果表明,在边缘节点阻塞的情况下所设计的路由算法避免拥塞能力平 均提升了17.5%,光路由器所需交叉波导与微环谐振器数量大幅减少,平均光路由器级插入 损耗仅为0.522 dB,所设计的光电混合互连性能统计模型具有支持 设计拓扑、结构和路由策 略等功能,并且可以对资源使用、功耗开销、插入损耗等性能进行统计分析。 相似文献
144.
145.
146.
将高阶循环累积量引入基于正交频分复用(OFDM)的弹性光网络(EON)的调制格式识别中。通 过计算OFDM信号不同调制格式(BPSK、QPSK、16QAM和64QAM)的高阶循环累积量,给 出了OFDM-EON信号不同调制格式的识别阈值区间,并采用仿真方法验证了该区间的 识别准确率。结果表明,利用所提出的识别阈值区间,对波特率为28G的OFDM-EON信号(各 子载波随机设置调制格式)进行调制格式识别,在光信噪比(OSNR)为34dB时,子载波调制格式的识别准确率可达到100%。 相似文献
147.
利用密度泛函理论(DFT)研究光纤材料中锗缺氧中 心(Ge-DDC)与环 结构特性,建立基于三环结构的Si-O-Si结构模型和Ge-ODC模型;同时,通过紫外可见光 (UV-Vis)吸收与拉曼测试分析研究光纤材料的微结构 特性。理论分析结果表明:对于未掺杂Ge的光纤材料,其带隙为8.36eV左右;而对于掺杂Ge元素的光纤材料,其带隙为 5.0eV左右,会在242nm波长处形成一个吸收 中心,并且它与Ge-ODC缺陷中心的吸收中心相 对应。在Ge-ODC缺陷结构中,其三环 Si-O-Si结构与Ge原子之间存在紧密联系。当掺Ge的光纤材料经辐照处理后,光纤材料中 容易产生GeE′和SiE′缺陷中心。光纤材 料受到不同剂量辐照后,光纤材料中的三环结构数量随着剂量的增加而减少。研究结果表明 ,石英材料中Ge-ODC缺陷结构容易产生 于环结构周围,并容易受到外界能量的影响。Ge-ODC与环结构特性的理论研究,对 超低损耗石英光纤的制备与设计具有重要的实际应用意义。 相似文献
148.
在核医学中,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single-photon emission computed tomograpy,SPECT)骨显像是辅助医师诊断癌症的重要手段。针对骨显像图像信噪比低、边界模糊、病灶小难以提取和人工勾画病灶耗时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改进U-Net网络的骨显像病灶自动分割算法。该算法在U-Net的原卷积块基础上,采用了多尺度密集连接(multi-scale dense connection,MDC)的方式来提高对小病灶特征的提取能力,同时解决了网络加深后出现的梯度消失问题。其次,为提取病灶的细节特征,在密集连接和跳跃连接处引入了注意力机制结构。最后,针对使用小样本数据集,模型难以收敛的问题,采用迁移学习的方法,优化了模型的初始参数,提升模型的泛化能力和分割效率。此外,为了降低计算量、进一步提高分割效果,对数据集进行了裁剪和去噪。同时,将处理后的图像采用旋转、镜像等方法进行了数据扩充。实验结果表明,改进的U-Net的识别精确率(precision)、平均交并比(mean intersection-over-union,mIoU)分别能达到0.7352、0.4673,效果优于目前主流的分割算法,具有一定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