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746篇
  免费   2624篇
  国内免费   1914篇
电工技术   2322篇
综合类   2592篇
化学工业   2732篇
金属工艺   1490篇
机械仪表   1615篇
建筑科学   1586篇
矿业工程   878篇
能源动力   593篇
轻工业   2648篇
水利工程   835篇
石油天然气   659篇
武器工业   248篇
无线电   2405篇
一般工业技术   1922篇
冶金工业   1026篇
原子能技术   763篇
自动化技术   2970篇
  2024年   101篇
  2023年   329篇
  2022年   887篇
  2021年   1116篇
  2020年   748篇
  2019年   553篇
  2018年   558篇
  2017年   692篇
  2016年   598篇
  2015年   1010篇
  2014年   1247篇
  2013年   1424篇
  2012年   1757篇
  2011年   1910篇
  2010年   1679篇
  2009年   1823篇
  2008年   1937篇
  2007年   1926篇
  2006年   1743篇
  2005年   1420篇
  2004年   1003篇
  2003年   697篇
  2002年   633篇
  2001年   628篇
  2000年   489篇
  1999年   167篇
  1998年   36篇
  1997年   25篇
  1996年   23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16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3篇
  1959年   22篇
  195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1.
降雨条件下滑坡体稳定性与裂隙诱发入渗密切相关。为了探究裂隙发育对堆积体降雨入渗的影响,以澜沧江某巨型堆积体坡表发育的裂隙现象为出发点,设计了均质堆积体和主-次裂隙堆积体2种模型。通过室内物理模拟试验及数值分析,并结合土体中的含水率、基质吸力、湿润锋迁移速度及深度的变化趋势可得出以下结论:裂隙型堆积体在降雨1 h和观测23 h的整个时间段内,其湿润锋迁移变化趋势可归纳为入渗加速→峰值→入渗减速→趋向于0;裂隙的存在为雨水入渗提供了有利的通道,雨水可到达土体深部,形成暂态饱和区,随降雨结束又逐渐消散;降雨在裂隙型发育的堆积体中的入渗过程可分为4个阶段,即前期完全入渗、裂隙下方强烈入渗、补偿加速入渗及水平侧渗。研究结果可为后续滑坡复活机理和稳定性评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2.
选取位于粤东、闽西南地区的韩江流域为研究对象,基于CA-Markov模型对2050年流域土地利用空间格局进行预测,构建SWAT分布式水文模型,以未来土地利用情景和气候变化情景为变量进行水文模拟,分析不同情景下韩江生态流量的时空演变特征。结果表明,未来城镇化扩张将使梅江支流中上游成为韩江流域内生态流量对土地利用变化最为敏感的区域;土地利用和气候变化将导致韩江流域枯水期流量整体减小,枯水期流量对环境变化更加敏感;韩江流域生态流量变化特征将呈现从西南到东北由升到降的趋势,梅江支流中上游地区的生态流量将得到改善;梅江和汀江两大支流上游区域生态流量对气候变化更为敏感;韩江流域径流总量下降,但丰枯流量分化加剧,长期来看枯季生态流量保障风险可能进一步增大。  相似文献   
93.
研究中医正骨复位手法,建立虚拟信息系统,但是由于手法的使用形式繁多,实施操作方法经验性强,对操作的技巧性和力度大小要求非常高等原因,使得正骨技术在临床中的应用不易推广,影响着中医正骨复位手法的的继承和发扬。针对上述原因,提出构建虚拟正骨手法复位信息采集系统,通过LabVIEW软件、角度传感器,信息采集卡等硬件设施有机的结合,把抽象的中医骨伤手法复位操作技术用角度、位移参数值具体、直观的表示出来,并以波形图表的形式显示。为初学者认识和学习正骨手法提供了生动形象的教材,改进了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进一步促进虚拟技术在中医正骨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94.
潘曙光  裘之亮 《机床电器》2004,31(1):12-14,21
本文简要介绍了人工神经网络,BP神经网络的结构、训练和学习规则以及人工神经网络非线性时间序列预测的应用概况。  相似文献   
95.
突发钠层(Sporadic Sodium Layer, NaS)是中高层大气金属层最为显著的一种现象,其发生机制目前尚无定论。突发E层(Sporadic E layer, ES)是等离子体密度异常增大的薄层,被认为与NaS密切相关。为进一步研究NaS及ES事件之间相关性及影响因素,利用中国科学院“子午工程”2010~2018年合肥科大站宽带钠荧光共振激光雷达观测结果,并结合武汉左岭镇站数字测高仪及九峰站大气电场仪数据,分析大气电场倒转(即北向电场)对NaS以及ES事件的影响。在统计的91例NaS事件中,发生于大气电场倒转时的比例为20/91; 同时,在发生NaS事件的事例中,ES消失或中断的比例较大(14/20),表明ES可能以提供钠源的形式转化为NaS。此外,在分析武汉左岭镇站数字测高仪数据的同时进行概率统计,结果表明:当大气电场倒转时,ES临界频率减小甚至消失的概率较大(187/242),少数情况下可能造成临界频率增大甚至激发ES生成(55/242); ES虚高消失比例为179/242,ES不变比例为27/242,ES上升比例为23/242。综上所述,大气北向电场在一定程度上对ES事件的发生有抑制作用,并对ES事件的发生高度有明显影响。最后,对一种与电场倒转相关的突发钠层机制也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96.
针对卫星观测任务规划问题约束复杂、求解空间大和输入任务序列长度不固定的特点,使用深度强化学习(DRL)方法对卫星观测任务规划问题进行求解. 综合考虑时间窗口约束、任务间转移机动时间和卫星电量、存储约束,对卫星观测任务规划问题进行建模. 基于指针网络(PN)的运行机制建立序列决策算法模型,使用Mask向量来考虑卫星观测任务规划问题中的各类约束,并通过Actor Critic强化学习算法对模型进行训练,以获得最大的收益率. 借鉴多头注意力(MHA)机制的思想对PN进行改进,提出多头注意力指针网络(MHA-PN)算法. 根据实验结果可以看出,MHA-PN算法显著提高了模型的训练速度和泛化性能,训练好的MHA-PN算法模型可以直接对输入序列进行端到端的推理,避免传统启发式算法迭代求解的过程,具有较高的求解效率.  相似文献   
97.
顺北区块志留系存在漏失和高压盐水的双重矛盾,要求钻井液具有良好的稳定性以及较强的抗突发性盐水性能.针对志留系地层特点,通过优选降滤失剂、增黏剂、钙离子浓度控制剂、封堵剂等关键处理剂,研制出优化的抗突发性盐水钻井液体系.室内评价结果表明,所研制出的钻井液性能易于调控,抗温达150℃,API滤失量低至2 mL,HTHP滤失量为9.6 mL;抗NaCl污染≥20%,抗钙污染≥3%,具有较好的流变性、封堵性和抗污染能力等特点,基本上能满足顺北区块志留系突发性盐水地层对钻井液性能的要求.  相似文献   
98.
为了解决高温场景中移动机器人全局路径规划所面临的安全与效率问题,提出高温热源虚拟障碍的定义,建立混合障碍空间模型,将高温场景中的路径规划问题转化为高温混合障碍空间中考虑路径温度代价和长度代价的多目标优化问题. 改进NSGA-Ⅱ算法,通过选取优秀非可行解扩展种群,提高了种群多样性和进化效率,提出新的交叉和变异概率计算方法. 根据种群进化进程和个体代价函数值调整概率,实现了种群前期搜索能力和后期收敛性的平衡. 仿真所得的最优路径结果表明,该改进算法的路径长度代价虽然比原算法和其他改进算法略有增加,但温度代价大幅降低,更有效地避免了陷入局部最优.  相似文献   
99.
针对密集观测场景下敏捷成像卫星任务规划问题求解空间大、输入任务序列较长的特点,综合考虑时间窗口约束、任务转移时卫星姿态调整时间、存储约束和电量约束,对敏捷成像卫星任务规划问题进行建模. 提出融合IndRNN和Pointer Networks的算法模型(Ind-PN)对敏捷成像卫星任务规划问题进行求解,使用多层的IndRNN结构作为算法模型的解码器. 基于Pointer Networks机制对输入任务序列进行选择,使用Mask向量考虑敏捷成像卫星任务规划问题中的各类约束. 基于Actor Critic强化学习算法对算法模型进行训练,以获得最大的观测收益率. 实验结果表明,对于密集观测场景下的任务规划,Ind-PN算法的收敛速度更快,可以获得更高的观测收益率.  相似文献   
100.
依据云南省教育厅计算机基础教指委对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要求的"3+X"模式设计,对云南省36所高校计算机基础教学状况进行调研,以教学环节的操作系统部分、办公软件部分、附加教学平台、教学辅助软件、组织教学模式几大教学模块为主要内容,对各高校教材与教学模式情况进行逐项调查,分析、找出传统教学模式在"互联网+计算机基础教育"新要求下存在的问题.以"互联网+计算机基础教育"包容、共享、开放、互动的内涵建设为指导思想,从教材内容、教学手段、教学组织实施方案3个方面,提出诊断意见和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