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38330篇 |
免费 | 4098篇 |
国内免费 | 2905篇 |
专业分类
电工技术 | 3187篇 |
综合类 | 4428篇 |
化学工业 | 4422篇 |
金属工艺 | 2719篇 |
机械仪表 | 2813篇 |
建筑科学 | 2741篇 |
矿业工程 | 1800篇 |
能源动力 | 1043篇 |
轻工业 | 4625篇 |
水利工程 | 1309篇 |
石油天然气 | 1315篇 |
武器工业 | 735篇 |
无线电 | 4005篇 |
一般工业技术 | 3071篇 |
冶金工业 | 1526篇 |
原子能技术 | 578篇 |
自动化技术 | 5016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31篇 |
2023年 | 619篇 |
2022年 | 1528篇 |
2021年 | 1856篇 |
2020年 | 1327篇 |
2019年 | 879篇 |
2018年 | 1018篇 |
2017年 | 1167篇 |
2016年 | 1029篇 |
2015年 | 1669篇 |
2014年 | 2189篇 |
2013年 | 2508篇 |
2012年 | 3285篇 |
2011年 | 3471篇 |
2010年 | 3323篇 |
2009年 | 3126篇 |
2008年 | 3139篇 |
2007年 | 3043篇 |
2006年 | 2645篇 |
2005年 | 1997篇 |
2004年 | 1562篇 |
2003年 | 960篇 |
2002年 | 898篇 |
2001年 | 695篇 |
2000年 | 644篇 |
1999年 | 211篇 |
1998年 | 42篇 |
1997年 | 29篇 |
1996年 | 36篇 |
1995年 | 26篇 |
1994年 | 18篇 |
1993年 | 21篇 |
1992年 | 19篇 |
1991年 | 17篇 |
1990年 | 15篇 |
1989年 | 21篇 |
1988年 | 10篇 |
1987年 | 6篇 |
1986年 | 6篇 |
1985年 | 2篇 |
1984年 | 1篇 |
1983年 | 5篇 |
1981年 | 7篇 |
1980年 | 13篇 |
1979年 | 6篇 |
1976年 | 1篇 |
1969年 | 1篇 |
1959年 | 5篇 |
1951年 | 7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992.
文章简单介绍了光以太网网络安全的基本技术,根据光以太网的特性分析了其物理安全隐患及可采取的防御措施,并对光以太网中数据的信息安全进行了分析,探讨了采用身份认证和信息加密方法加强信息安全性的具体实现策略. 相似文献
993.
994.
采用频域平滑周期图法估计循环谱,分析了循环谱包络的谱特征,推导出了谱峰幅度和位置值,提出了一种基于循环谱包络BPSK信号的码元速率估计的改进算法,给出了信号估计的具体步骤,分析了估计算法的性能.进行了计算机仿真实验。仿真结果表明该估计算法可适用于较低信噪比情况,无需多维搜索。 相似文献
995.
996.
为解决深层破裂压力高、常规压裂液难以压开的难题,开展了加重压裂液体系研究。由于压裂液需要进入到储层深部,因此要求加重剂具有良好的水溶性,而瓜胶压裂液需要在弱碱性环境中交联,因此强酸弱碱盐类加重剂,如氯化钙、氯化锌等不适用,溴酸盐(溴化钾、溴化钙等)虽可用但成本较高,难以应用,因此选择甲酸盐,该加重压裂液密度在1.0~1.5g/cm3范围内可调。受电性、分子量和分散性的影响,助排剂和黏土稳定剂可能与甲酸盐发生化学反应或物理作用,出现絮凝、析出或沉淀现象,通过实验优选出ME-1微乳助排剂和FP-2黏土稳定剂,结合流变性、滤失和破胶等实验,优选了与其配伍的有机硼交联剂等相关助剂,形成综合性能良好的加重压裂液体系。董8井压裂层段5 353.70~5 364.45 m,地层温度为120℃,优化加重压裂液(密度为1.2 g/cm3)现场配制工艺,成功地进行了现场应用;压后破胶液黏度小于5 mPa·s,返排率达100%。该加重压裂液技术为下一步的高闭合应力油藏的压裂改造提供了经验。 相似文献
997.
为了明确宝力格油田微生物采油过程中菌群演替规律,利用16S rDNA高通量测序分析技术对宝力格油田微生物驱过程中和结束后的重点油井产出液中的菌群种类及相对丰度进行了连续跟踪检测。结果表明,油藏样品生物多样性十分丰富,但物种分布非常不均。微生物驱阶段由于不断地向油藏补充营养剂和外源菌,优势菌群以假单胞菌属、不动杆菌属、另希瓦氏菌属、陶厄氏菌属、盐单胞菌和沃林氏菌属等烃降解菌为主,该阶段微生物的主要作用效果是代谢产生生物表面活性剂,重点油井产出液中表面活性剂含量平均升高44.23%、表面张力平均降低12.75%。微生物驱结束后由于停止向油藏补充营养物质,菌群种类发生变化,烃降解菌相对丰度下降,厌氧产气菌群相对丰度增加,其中巴18-41井产甲烷菌丰度由0.116%增加到40.77%,该阶段微生物的主要作用是发酵产气,与微生物驱前相比,微生物驱结束60 d后甲烷气体含量增加10.65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998.
马五_4~1碳酸盐岩储层是苏里格气田勘探开发的目的层位之一,储层类型多样、孔隙结构复杂造成岩电参数变化大,且地层水矿化度分布范围广,基于电阻率的流体判识方法难以有效识别高电阻率水层与低电阻气率层。利用挖掘系数法基于中子孔隙度测井岩石体积模型得到挖掘系数与含气饱和度的关系。天然气和地层水的含氢指数差别较大,挖掘系数与含气饱和度正相关;相较电法测井,挖掘系数受到的影响因素较少;对含气饱和度较低的储层,挖掘系数受喉道半径控制,判识误差大。实际资料的处理解释结果证明,该方法能够准确判识碳酸盐岩储层的流体性质。 相似文献
999.
均质油田储集层分布稳定,油层水驱前缘均匀,油井间开采差异小,注水开发效果好,因此,将油田单井平均产油量和产水量作为参考值,利用单井产油量偏差累加生成和产水量偏差累加生成,可以建立二维油井新分类方法——累计偏差系数法。若油田储集层非均质性较强,不同物性的储集层水驱效率存在较大差异,则需在均质油田油井分类方法的基础上对偏差进行物性校正,建立非均质油田油井分类方法——累计非均质系数法。利用油井新的分类方法能将油井划分为不同生产特征的4类井,也能连续性地展现单井的产状变化过程。油井分类新方法改变参考值为单井配产或上年末油井产量,可跟踪检查油井配产执行情况和老井调整效果评价,而且划分的4类油井生产特征差异突出,易于对生产不利因素形成调控对策。经玉果油田应用,效果较好,值得其他油田借鉴。 相似文献
1000.
X区煤层气井生产过程中,井下设备存在着严重的结垢情况,给气井正常生产带来较大影响。为提高采收率,对X区垢样进行X-射线衍射成分分析,优选出了除垢泡沫酸体系,设计加工了泡沫酸现场施工配套设备。结果表明:X区垢成因复杂,泡沫酸酸溶率可高达95%,缓蚀性及配伍性良好,工艺存在问题得到相应改善,现场施工应用增产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