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029篇
  免费   1860篇
  国内免费   858篇
电工技术   1514篇
技术理论   5篇
综合类   1827篇
化学工业   4574篇
金属工艺   1601篇
机械仪表   1771篇
建筑科学   1946篇
矿业工程   1036篇
能源动力   975篇
轻工业   1866篇
水利工程   540篇
石油天然气   1593篇
武器工业   168篇
无线电   2950篇
一般工业技术   3451篇
冶金工业   1482篇
原子能技术   297篇
自动化技术   3151篇
  2025年   59篇
  2024年   639篇
  2023年   587篇
  2022年   734篇
  2021年   1078篇
  2020年   911篇
  2019年   836篇
  2018年   832篇
  2017年   867篇
  2016年   878篇
  2015年   994篇
  2014年   1260篇
  2013年   1528篇
  2012年   1559篇
  2011年   1640篇
  2010年   1493篇
  2009年   1351篇
  2008年   1379篇
  2007年   1310篇
  2006年   1263篇
  2005年   1105篇
  2004年   870篇
  2003年   1002篇
  2002年   1233篇
  2001年   1044篇
  2000年   713篇
  1999年   680篇
  1998年   492篇
  1997年   422篇
  1996年   386篇
  1995年   326篇
  1994年   303篇
  1993年   229篇
  1992年   175篇
  1991年   120篇
  1990年   66篇
  1989年   72篇
  1988年   75篇
  1987年   52篇
  1986年   34篇
  1985年   25篇
  1984年   15篇
  1983年   10篇
  1982年   14篇
  1981年   10篇
  1980年   7篇
  1979年   12篇
  1977年   5篇
  1975年   5篇
  1947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This paper presents a novel filtering technique based on sample adaptive offset (SAO) in H.265/high-efficiency video coding (HEVC) for reduction in the temporal flickering artifacts and improving the coding performance. SAO is a newly introduced technique for in-loop filtering in H.265/HEVC, which derives the offsets independently for each frame in the spatial domain without considering temporal frame correlation. As a result, the temporal distortion artifacts which will have a negative effect on the subjective quality, such as flickering artifacts, cannot be effectively addressed. In this paper, the rate-distortion optimization of the newly developed SAO method, referred to as Inter-SAO, is performed on the residual samples between adjacent frames. Inter-SAO and SAO in the reference software of H.265/HEVC (i.e., the test model HM) are then combined to form the novel in-loop filter-based method, denoted as 3D-SAO filtering method, where both spatial information and temporal information are effectively utilized to reduce the overall distortion in reconstructed videos. Compared with the SAO in HM, 3D-SAO has demonstrated its advanced performance for flickering artifacts suppression. Furthermore, 3D-SAO improves the coding efficiency compared with the SAO in HM with a performance gain of up to 0.91 dB in \(\Delta PSNR\), 1.74 dB in \(\Delta PSPNR\) and 7.33 % in BD-rate reduction.  相似文献   
62.
以磁共振压力显微和半导体核子自旋态研究为目的,采用电子束和等离子体刻印方法制备硅振荡器,脉冲调制序列控制磁共振条件频率和旋转框架翻转,依据样品的自旋-晶格弛豫时间和自旋-自旋弛豫时间,获得了共振显微压力,测试了压力显微的灵敏度。结果表明,光刻的探头具有高Q值和软悬臂低倔强系数K,磁共振压力通过扫描片段和激光光纤干涉得到了极其微小的压力。光刻探头的共振压力显微具有高空间分辨率,兼具核磁共振成像(MRI)和原子压力显微技术(AFM)优点,是一种重要的核自旋探测技术和三维原子分辨率成像的有力方法。  相似文献   
63.
针对煤矿供电设备的特殊结构,设计了一种体积小、功耗低、高电压可靠隔离、易于安装的低成本无线测温系统。该测温系统以CC110L无线收发器和DS18B20测温元件为基础,采用超低功耗设计,可实时对温度数据进行在线监测,减少了现场的维护工作量。  相似文献   
64.
连续固体激光器用声光Q开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晓亮  刘伟  艾毅智 《压电与声光》2002,24(1):23-25,41
介绍了用于连续固体激光器调Q用的声光Q开关,用述了其原理、设计和制作过程。给出了光孔径为φ4mm,光波长1.06μm,衍射损耗>50%,驱动功率50W,插入损耗<5%的实验结果。  相似文献   
65.
利用四能级激光系统的速率方程和类高斯光束倍频理论,计算了在LD阵列侧面泵浦Nd3 :YAG/KTP660 nm红光激光器中,倍频晶体长度与谐波输出功率的函数关系,分析了激光器工作特性,优化选择了腔参数,得到与理论计算符合较好的实验结果.使用长度不同的KTP晶体,在180 W泵浦功率下,谐波输出功率最大输出3.75 W.选择优化的晶体长度,在210 W泵浦功率时,得到功率为5.83 W的660 nm红色激光.  相似文献   
66.
在应用Markov过程对主接线进行可靠性评估的过程中,文章对断路器拒动故障进行了深入分析,提出一种全面处理断路器拒动故障的办法,由此特别定义了断路器故障中的“隐性”及“显性”拒动故障的概念,并分析了拒动故障等效模型,对其状态空间图进行了详细的分析讨论,并证明了这种处理是全面的和可行的。  相似文献   
67.
本讲座了地矿企业技术创新的重要性,分析了过去创新实践中的不足之处,指出了地矿企业当前可行的技术创新模式,并就政府如何支持地矿企业技术创新给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68.
本文提出并实现了一个经济实用的基于计算机网络平台的果品批发交易市场信息管理系统。叙述了系统方案的设计及硬件、软件的具体实施,并介绍了业务处理的几个关键问题。本系统可直接移植到各类批发交易市场税务征收及市场管理上。  相似文献   
69.
给出了一种评价LAN性能的简单方法,该方法可用于设计新的LAN,或者在现有LAN上增加某项应用后评价其对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70.
Twisting and annealing optical fiber for current sensors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We demonstrate that twisting a fiber a few turns per meter before it is annealed largely eliminates the residual linear birefringence. This dramatically improves the yield of annealed coils used for current sensing and makes it possible to use fibers that previously had large residual linear birefringence. Twisting the fiber is effective because the residual birefringence, associated with core ellipticity, is reduced to near zero by twisting. A theoretical model of the twisted and annealed fiber current sensor is compared to experimental data. We also show good temperature stability for a sensor made with this new techniqu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