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138篇
  免费   3105篇
  国内免费   2351篇
电工技术   2490篇
综合类   2942篇
化学工业   3113篇
金属工艺   1965篇
机械仪表   1771篇
建筑科学   1903篇
矿业工程   991篇
能源动力   679篇
轻工业   3242篇
水利工程   910篇
石油天然气   881篇
武器工业   403篇
无线电   2760篇
一般工业技术   2273篇
冶金工业   889篇
原子能技术   578篇
自动化技术   3804篇
  2024年   176篇
  2023年   466篇
  2022年   992篇
  2021年   1348篇
  2020年   906篇
  2019年   663篇
  2018年   722篇
  2017年   846篇
  2016年   697篇
  2015年   1174篇
  2014年   1426篇
  2013年   1614篇
  2012年   2158篇
  2011年   2234篇
  2010年   2174篇
  2009年   2104篇
  2008年   2105篇
  2007年   2216篇
  2006年   1883篇
  2005年   1577篇
  2004年   1168篇
  2003年   659篇
  2002年   654篇
  2001年   611篇
  2000年   519篇
  1999年   172篇
  1998年   52篇
  1997年   29篇
  1996年   32篇
  1995年   33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21篇
  1992年   32篇
  1991年   21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25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10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8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5篇
  1959年   4篇
  1951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1.
水利水电工程泄洪建筑物表面经常遭受高速含沙水流或携带推移质的冲刷,经过一段时间的运行,往往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磨损及气蚀破坏,采用性能优越的水工混凝土抗冲耐磨材料修复和防护尤为重要。本文通过单组分聚脲材料性能试验揭示了材料的特点,介绍了其在新疆某大坝溢流面防护中的应用情况,其处理技术对类似工程具有良好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2.
The adsorption of Me(metal),NH_3 and CO_2 on lignite from ammoniacal solution containing metallicions such as Cu,Ni,and Co was investigated.Preliminary mechanism studied revealed that active carboxyland phenolic groups of humic acid in lignite as well as surface adsorption were involved.The rate of ap-proach to adsorption equilibrium on lignite was NH_3>Ni>Co>Cu andthe adsorption on lignite is Cu>Co>Ni>NH_3.The order of selective elution was NH_3>>Ni,Co>Cu.All metals were fully stripped and NH,could only be recovered partially.NH_3 adsorbed on lignite fron metal-ammoniacal solution is easily lost by volatilization,only a smallfraction remaining on lignite at a temperature of 120℃.CO_2 adsorbed physically in nature from ammonia-cal solution with a capacity of less then one percent was observed under the practical conditions generallyin hydrometallurgy.  相似文献   
93.
交联剂DCP用量对POE硫化胶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夏琳  邱桂学  燕晓飞 《弹性体》2006,16(6):33-35
主要研究了聚烯烃弹性体(POE)的交联及补强后的力学性能情况,探讨了交联剂过氧化二异丙苯(DCP)的用量对POE力学性能的影响及其对POE硫化胶补强体系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DCP交联POE后,POE的主要力学性能都比未交联前有所下降;在用白炭黑、炭黑补强后,最佳DCP用量为2份.  相似文献   
94.
陈莉  戴荣彩  陈家梅  夏福利 《农药》2006,45(3):186-188
为评价除草剂四唑嘧磺隆在水稻上使用后的残留动态及环境安全性,在北京海淀区进行了50%四唑嘧磺隆水分散粒剂在水稻上的残留动态和最终残留试验研究。样品经丙酮提取抽滤后,再经液液分配及氧化铝柱净化、浓缩、定容后,用紫外检测器的液相色谱进行测定。其有效成分四唑嘧磺隆的最低检出量为0.02ng,在稻田水、土壤、鲜植株、稻壳、糙米样品中的平均回收率为82.4%-105.0%,变异系数为1.1%~14.1%,符合农药残留分析的要求。结果表明:四唑嘧磺隆在水稻植株上的半衰期为2.4d,在土壤巾的半衰期为5.5d,在稻田水中的半衰期为1.9d,施药后7d四唑嘧磺隆在水稻植株上的消解达到80%以上。50%四唑嘧磺隆水分散粒剂按80、120g/hm。使用,施药1次,收获时,四唑嘧磺降在糙米、稻壳、稻草、土壤中的残留量均未检出。  相似文献   
95.
为解决混合动力系统实时优化控制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二次型性能指标最优的混合动力汽车功率分配优化方案.通过合理的假设和近似,建立了混合动力系统的线性模型,并利用二次型最优控制理论将混合动力最优控制问题转化为二次型最优调节问题进行求解,得到了一个结构简单的实时优化控制算法.5种道路工况下的仿真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控制方法在未来道路工况未知的情况下能够实现混合动力系统的实时优化控制,且节油率与离线计算以燃油消耗最小为性能指标的全局最优控制的节油率相近.  相似文献   
96.
采用葡萄糖为碳源,通过固相合成法制备了掺碳的LiFePO4正极材料,并对样品的性能进行了研究分析.结果表明,少量的碳掺杂并未改变LiFePO4的晶体结构但显著改善了其电化学性能,LiFePO4/C样品的粒度较小粒径分布均匀,0.1 C首次放电比容量为141.9 mAh/g,循环50次后容量下降11.2 mAh/g,以1 C倍率首次放电比容量为126.5 mAh/g,循环50次后容量保持率为87.2%.  相似文献   
97.
为了提高电荷耦合器件(CCD)一维尺度无接触测量系统的精度和集成度,设计了以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器件为核心的测量系统。对CCD输出信号进行低通滤波和相关双采样技术处理,降低了CCD信号噪声。模拟信号转换为12位数字信号后,传输至FPGA内嵌的FIFO中,提高了系统的集成度和稳定性。使用Verilog HDL语言对驱动时序发生器进行了硬件描述,并通过夫琅禾费单缝衍射实验来验证系统的可靠性和精度,实验表明:该系统稳定,精度达到0.82%。  相似文献   
98.
β-环糊精是由7个D-吡喃葡萄糖单元通过α-1,4-糖苷键键连成环的超分子主体分子,“内疏水、外亲水”的独特结构赋予了其优异的分子识别能力;氧化石墨烯类材料凭借其优良特性成为近几年的研究热点。由β-环糊精和氧化石墨烯构筑的超分子杂化体在兼具二者特有性能的基础上又有新功能的引入。本文综述了β-环糊精-氧化石墨烯超分子杂化体的构筑方式,按二者间的连接方式,分别为共价键和非共价键两种连接方式,其中通过共价键连接是目前最主要的构筑方式;此外对β-环糊精-氧化石墨烯超分子杂化体的特征和表征进行了简述。同时对β-环糊精-氧化石墨烯超分子杂化体在水污染处理、电化学检测、药物控释和催化等领域的应用进展进行了综述。最后对该超分子杂化体在构筑和应用上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99.
漆酶氧化还原介质系统的作用机理及其应用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对漆酶-氧化还原介质系统作用机理及其应用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漆酶的催化反应发生在铜离子形成的活性中心,当介质存在时通过介质中间体传导电子使得反应的速度加快,效率提高,氧化底物范围可进一步扩大。这种漆酶介质系统作为新型的生物制剂在纸浆漂白、纺织品生物整理、环保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0.
金属铝诱导法低温制备多晶硅薄膜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氢气稀释的硅烷(SiH4)和硼烷(B2H6)为气源,利用等离子体增强化学气相沉积法(PECVD)制备出p型a-Si薄膜.采用铝诱导晶化技术对不同厚度的铝膜对a-Si薄膜晶化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实验中发现,铝膜溅射为10 s的非晶硅薄膜样品在450℃下退火10 min后,p型a-Si结构仍为非晶态,铝膜溅射为20 s的非晶硅薄膜在450℃下退火20 min后,p型a-Si薄膜开始晶化为polySi薄膜,并且铝膜厚度越厚,则a-Si薄膜晶化程度越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