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6359篇
  免费   14689篇
  国内免费   9464篇
电工技术   11191篇
技术理论   9篇
综合类   13898篇
化学工业   20923篇
金属工艺   8951篇
机械仪表   9412篇
建筑科学   11247篇
矿业工程   4567篇
能源动力   4090篇
轻工业   15255篇
水利工程   3539篇
石油天然气   6742篇
武器工业   1630篇
无线电   15344篇
一般工业技术   14395篇
冶金工业   5818篇
原子能技术   2075篇
自动化技术   21426篇
  2024年   773篇
  2023年   2435篇
  2022年   5016篇
  2021年   6497篇
  2020年   4892篇
  2019年   3763篇
  2018年   4097篇
  2017年   4716篇
  2016年   4141篇
  2015年   6265篇
  2014年   7819篇
  2013年   9197篇
  2012年   10935篇
  2011年   11671篇
  2010年   10728篇
  2009年   10249篇
  2008年   10275篇
  2007年   9889篇
  2006年   9136篇
  2005年   7291篇
  2004年   5450篇
  2003年   4513篇
  2002年   4731篇
  2001年   4126篇
  2000年   2996篇
  1999年   2198篇
  1998年   1420篇
  1997年   1083篇
  1996年   968篇
  1995年   731篇
  1994年   599篇
  1993年   415篇
  1992年   357篇
  1991年   269篇
  1990年   187篇
  1989年   159篇
  1988年   96篇
  1987年   96篇
  1986年   77篇
  1985年   36篇
  1984年   26篇
  1983年   36篇
  1982年   26篇
  1981年   27篇
  1980年   44篇
  1979年   19篇
  1965年   2篇
  1960年   2篇
  1959年   16篇
  1951年   1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91.
采集池塘中的野生满江红制成满江红干粉后,经偕胺肟基改性,合成了偕胺肟基满江红干粉(AI-g-AO)。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红外光谱、X射线光电子能谱表征分别表征了吸附前、后的AI-g-AO的微观组织结构。单因素实验用于研究pH、反应时间、初始U(VI)浓度、吸附剂用量等对AI-g-AO吸附U(VI)的影响。吸附过程运用准一级、准二级动力学模型、Langmuir和Freundlich等温线研究。结果表明,在30℃、初始U(VI)浓度15 mg/L、吸附剂:U(VI)溶液=1 g:1 L、pH为6条件下,U(VI)的最大吸附量为14.98 mg/L。准二级动力学、Langmuir等温线适用于吸附过程。综上,AI-g-AO是一种较好的U(VI)生物吸附材料。  相似文献   
992.
The GC/MS and NMR analysis of the reaction products of naphthalene with 1-bromohexane were reported. The products obtained were suggested to have six isomers of linear hexylnaphthalene and the structure of each isomer was determined by GC/MS and NMR spectra. For the first time, the unique chemical shift data were obtained. The content of each isomer calculated by 1H NMR and 13C NMR spectra was consistent with that by GC/MS spectra, which confirmed the accuracy of NMR data.  相似文献   
993.
由于蜡的沉积和运移使凝析气-液流动更加复杂化,而相变特性会导致储层内油气饱和度的变化,蜡沉积在多孔介质表面引起孔隙性质改变,气、液、固在储集层中的微观空间分布会影响凝析气的流动特征。在蜡沉积变相态渗流实验和凝析气液渗流理论的研究基础上,引入气液固PVT相态模型、蜡沉积数学模型和考虑蜡沉积对渗透率的影响模型等,建立了相应的多孔介质中气液固变相态多相流-固耦合渗流数学模型,揭示了凝析气液固复杂流动规律和对生产开发动态的影响。  相似文献   
994.
川西低渗气藏单井地应力计算方法综合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四川盆地新场气田是一个低孔低渗的裂缝性砂岩气田,储层物性差,自然产能低,需经压裂后才能投产,压裂后气井增加的产能与压裂的效果密切相关。提前认识储层当前地应力的特征,有助于压裂设计时确定裂缝产状、缝长、缝宽等参数,减少储层水力压裂改造的盲目性,降低中、低渗透油气田开发的风险。通过大量测井资料的计算,确定了新场气田储层地应力的大小和方向,并综合采用微地震测量、岩石声发射资料、古地磁等岩心测试资料和水力压裂等多种方法进行交互验证,各种方法求得的地应力特征十分相近,说明利用测井资料求取储集层地应力原理简单,计算结果符合实际的地应力特征,是一种低风险研究计算储层地应力特征的方法,可以用于指导低渗透油气田的井网部署和储层的单井压裂改造。  相似文献   
995.
大位移井钻柱振动规律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大位移井钻井工程中钻柱受着各种振动,当各种振动共振时,钻柱承受着非常大的动载,很容易受损,同时,钻柱的振动影响着井壁的稳定,严重威胁着井下的作业安全。以大位移井近井底的钻柱为研究对象,分析了钻柱振动行为所遵循的规律。采用线性分析法,获得了大位移井钻柱横向振动和扭转振动的频谱方程。同时获得了钻柱各种共振频率的分布。经分析表明:大位移井钻柱的横向振动和扭转振动的共振频率与实际钻井转速非常接近,应合理选择转速以减小钻柱共振的发生。文章的分析研究为大位移井钻柱动态行为的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96.
气体钻井岩屑运移机理研究   总被引:16,自引:2,他引:16  
气体钻井由于其机械钻速快,能有效防止水敏性泥页岩坍塌,杜绝井漏。然而在气体钻井中井筒内岩屑的运移机理还不是十分清楚,为此,从气固两相流基本理论出发,对气体钻井过程中岩屑的重复破碎和细岩屑聚团过程进行了分析,并对接单根后岩屑的运移模式进行了描述,指出由于岩屑聚团的崩裂速度远远超过理论计算的相应初始运移速度,在接完单根后为使井底得到清洁,应增大注气量。另外,还提出了气体钻井过程中岩屑间协同作用的物理模型,指出从含少量细岩屑时的粗岩屑表面改性向大量细岩屑聚团过渡中,存在一个最佳点,该点携岩效率最好。通过研究,对气体钻井过程中岩屑的运移机理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  相似文献   
997.
松辽盆地北部西斜坡天然气成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根据松辽盆地西部斜坡带天然气产出的地质背景、组分、碳同位素特征及介于该斜坡带和齐家-古龙凹陷之间的塔字号井区天然气组分变化特征综合分析认为, 运移过程中的气体组分分异使齐家-古龙的热成因气经塔字号井区运移到西斜坡时基本变成了具有生物气特征的干气; 富拉尔基地区的天然气是典型的生物气;其他大部分地区是齐家古-龙热成因气和原地生物气的混合。利用甲烷碳同位素对不同地区的生物气比例进行估算,距离齐家-古龙越远生物气所占比例越大。  相似文献   
998.
LNG冷量优化集成利用技术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我国将相继在沿海地区建成多个LNG接收站,每年将进口数以千万吨计的LNG,同时携带数着巨额冷量,而这些冷量可用于发电、空气分离、制造干冰、低温冷库等众多领域。基于国外LNG冷量利用现状,指出我国即将展开和实施此项技术还存在着:过程火用损较大,缺乏系统、全面的LNG冷量利用技术的研发指导机制,以及宏观调控力度薄弱等问题,进而提出了发展LNG冷量的集成利用方案,可为此类技术的研发利用提供新思路。以福建即将进口的LNG为例,模拟了空气分离与干冰制备的集成工艺流程,结果表明:福建每年进口的260×104t LNG可以冷却290×104t空气,相当于60000 m3/h的氧气制备规模,还可以生产100×104t的干冰,其过程火用损较小;其剩余的高温位冷量可应用于低温冻结库或冰灯等项目,这对主体装置的实施效果和过程火用损的影响较小。该技术的优点在于可灵活控制冷却空气的液化率,基本不用冷却循环水,流程简单,设备投资少,能耗低等。  相似文献   
999.
套管水泥环刚度与强度对抗挤性能影响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油气井固井水泥环的作用就是减小和改善套管的受力状况,延长套管的使用寿命。套管水泥环组合体在一定的外挤压力作用下,均有可能进入屈服状态或发生强度破坏,而水泥环弹性模量、泊松比及其几何参数均表现为组合体刚度对抗挤性能的影响,所以在套管抗挤性能分析中,应该同时考虑组合体刚度以及套管、水泥环的强度对组合体抗挤性能的影响。文章根据厚壁筒弹塑性力学理论,建立了组合体刚度以及套管、水泥环强度对抗挤性能影响的控制方程,揭示了套管、水泥环强度及组合体刚度对抗挤性能的影响规律,得到套管水泥环组合体抗挤性能控制图。在均匀外挤压力作用下,套管、水泥环的强度将确定组合体抗挤性能的刚度控制区,在组合体刚度控制区内,水泥环对套管抗挤强度的提高程度取决于组合体刚度控制线斜率,在套管钢级和壁厚一定条件下,提高水泥环材料弹性模量,增大组合体刚度控制线斜率,可以提高套管水泥环组合体的抗挤性能。  相似文献   
1000.
火成岩双重介质油藏测井参数评价技术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以岩心分析、测井资料为基础,结合岩电实验、压汞分析、CT成像、生产动态等资料,根据火成岩非均质性强,缝、洞发育,具有典型的双重介质储层的特点,运用体积模型和统计模型相结合的方法,针对不同岩性建立了一套适合于火成岩缝洞型复杂双重介质储层参数定量计算的模型。应用该模型对枣园火成岩储层基质和裂缝物性参数进行了计算。结果表明该模型对于储层评价、储量计算与地质建模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