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070篇
  免费   1398篇
  国内免费   736篇
电工技术   907篇
技术理论   3篇
综合类   1158篇
化学工业   2970篇
金属工艺   852篇
机械仪表   950篇
建筑科学   1386篇
矿业工程   455篇
能源动力   506篇
轻工业   980篇
水利工程   279篇
石油天然气   1110篇
武器工业   112篇
无线电   2025篇
一般工业技术   2417篇
冶金工业   755篇
原子能技术   179篇
自动化技术   2160篇
  2024年   48篇
  2023年   279篇
  2022年   396篇
  2021年   651篇
  2020年   454篇
  2019年   435篇
  2018年   486篇
  2017年   492篇
  2016年   438篇
  2015年   602篇
  2014年   775篇
  2013年   883篇
  2012年   1036篇
  2011年   1123篇
  2010年   997篇
  2009年   998篇
  2008年   955篇
  2007年   904篇
  2006年   949篇
  2005年   847篇
  2004年   554篇
  2003年   546篇
  2002年   476篇
  2001年   406篇
  2000年   451篇
  1999年   466篇
  1998年   415篇
  1997年   398篇
  1996年   358篇
  1995年   328篇
  1994年   233篇
  1993年   192篇
  1992年   151篇
  1991年   87篇
  1990年   100篇
  1989年   106篇
  1988年   67篇
  1987年   30篇
  1986年   25篇
  1985年   18篇
  1984年   11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13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9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6年   2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鉴别煤成气和油型气若干指标的初步探讨   总被引:47,自引:7,他引:47  
鉴别煤成气和油型气的普遍性标志初步认为有:1.煤成气的甲烷碳同位素(δ13C1)一般比油型气的重:在Ro≤0.5%,煤成气和油型气δ13C1除-55‰至-74‰是重迭数域值外,当δ13C1<-74‰为油型气型生物成因气;在Ro>0.5%至-2.5%时,δ13C1-43‰至-30‰是煤成气与油型气重迭数域值,故δ13C1≤-43‰至-55‰的气是油型气;而δ13C1>-30‰的气是煤成气。2.煤成气中的汞蒸气比油型气的一般含量高。煤成气中平均汞含量一般在700毫微克/米3以上,多数大于1000毫微克/米3,而油型气中平均汞含量在600毫微克/米3以下,多数小于400毫微克/米3;煤成气中最高含汞量一般大于1000毫微克/米3,而油型气中的一般小于700毫微克/米3。3.当Ro为0.4%至1.35%时,一个含油层系形成以气为主以油为辅,这种气是煤成气。4.在与Ro0.4%至1.0%有成因关系的气中,若普遍见到凝析油,这种气是煤成气。  相似文献   
992.
通过岩心、测井、地震资料的综合研究及其层序界面的划分,歧南洼陷西斜坡,发育沙河街组滩坝砂、近岸水下扇及重力流水道等多种类型砂体。沙河街组底超、顶剥、中间相变明显,易形成多个层系、多种类型非构造圈闭。歧口凹陷西斜坡为继承性发育构造斜坡,是歧口凹陷油气运移的主要指向区,供油条件优越。广泛分布其间的的沙河街组三段滩、坝砂体平均孔隙度24.8%。平均渗透率175.5×10-3μm2,具有高孔高渗特征。而且,滩、坝砂体沉积后没有遭受大规模构造运动破坏,油气保存条件有利。多年来的勘探成果,区内发现以歧647井油藏为代表的不整合油藏、以联盟为代表的上翘尖灭型油藏,以歧南9-1井为代表的构造-岩性油气藏等多种类型的油气藏,具备形成一定规模隐蔽油气藏的成藏条件。根据岩心相、测井相和地震相研究,预测歧南西斜坡沙三段低水位水下扇砂体及歧北斜坡的坡折带是下一步勘探的有利地区。其中,扣50南岩性圈闭及庄43井断块是最有利地区。  相似文献   
993.
实验以1,2-二溴乙烷(EDB)和N,N,N′,N′-四甲基乙二胺(TMEDA)为原料合成了一种水溶性低聚季铵盐型黏土稳定剂。最佳合成工艺条件为:反应温度70℃,反应时间8h,n(EDB)∶n(TMEDA)=1∶1,收率77.1%。研究表明,在黏土稳定剂质量分数为1%时,防膨率可达到89.8%;在质量分数1.5%时,缩膨率最高可达50.3%;而产物在持久防膨性能方面相对于无机黏土稳定剂表现出明显的优势。  相似文献   
994.
姚强  刘红玲  戴鑫 《石油沥青》2009,23(3):56-59
蒸发损失试验是表征沥青在高温下和空气接触后的性质,从而预测沥青稳定性程度的一种试验方法.论述了石油沥青蒸发损失测定法的目的意义,我国石油沥青蒸发损失测定法的变更历程、与代替标准的主要变化,GB/T 11964-2008<石油沥青蒸发损失测定法>的特点和操作要点.GB/T 11964-2008是一个可操作性强,科学严谨,与国外先进标准接轨的标准.试样的制备、仪器的状况、试样量、加热温度、加热时间等是影响GB/T 11964-2008试验结果精确度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995.
目前陆相湖盆构造活跃期沉积的层序地层研究比较成熟,而对于其萎缩期的准平原沉积的层序地层研究多处于探索阶段.以黄河口地区新近系明下段(湖盆萎缩期沉积)为例,以控制层序发育的古气候变化为线索,分析了古气候变化与湖平面变化的关系,研究了古气候变化引起的孢粉组合、藻类丰度及分异度、粘土矿物成分和含量以及测井GR值的变化特征,并以此作为层序划分的依据;在湖平面变化的基础上,通过基准面变化和A/S变化分析,将明下段层序划分为低位体系域、湖扩张体系域及高位体系域,通过地震反射特征分析对各体系域进行了横向追踪,并讨论了不同体系域砂体的展布特征及其控制因素和对油气成藏的影响.  相似文献   
996.
采用同位素、色谱—质谱、色谱等技术,系统分析了川西北部地区茅口组油苗的地球化学特征及油源.结果表明,川西北部长江沟茅口组油苗原油族组分碳同位素组成特征与飞仙关组油苗和天井山拌桶崖泥盆系油砂岩存在明显差别,而与茅口组灰岩抽提物具有相似的组成特征,油苗色谱略呈驼峰,正构烷烃下降,低分子量的正构烷烃已完全消耗;生物标志化合物对比表明,茅口组油苗与茅口组自身灰岩具有极强的相似特征.根据烃源岩埋藏史和生烃史,认为茅口组油苗是茅口组烃源岩在印支期生烃高峰期的产物,后期随着燕山—喜山期运动的调整遭受了轻微的生物降解,从而形成了现今茅口组油苗的分布格局.  相似文献   
997.
珠江口盆地珠二坳陷石油地质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钻井及地震资料证实珠二坳陷是生烃坳陷,始新统文昌组和渐新统恩平组是坳陷内主要烃源岩.盆地模拟结果表明,这两套烃源岩在白云凹陷和开平凹陷现今分别处于生成干气和生油的高峰阶段.珠二坳陷断裂活动的差异性将导致不同凹陷具有不同的油气运聚方式,从而形成不同类型的油气藏.该区圈闭类型较多,除了有大、中型背斜构造外,还有大型的地层圈闭.因此,珠二坳陷具有广阔的油气勘探前景.  相似文献   
998.
高含水油田地震油藏描述关键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高含水油田开发后期地震油藏描述的目标尺度小、井网密、资料时间跨度大等特点,提出了以井控处理、井控解释和井震联合反演为核心的油藏描述技术思路,系统开展了地震油藏描述关键技术研究。总结形成了5项关键技术:①地震岩石物理分析,包括面向地震储集层预测的测井资料处理和解释,地震岩石物理建模及其应用,岩性、物性和含油气性敏感因子优选等;②井控地震资料处理,包括井控高分辨率处理和保幅处理及其质控等;③井控精细构造解释,包括井控小断层解释、井控层位追踪和井控构造成图等;④井震联合地震反演,包括确定性反演和随机反演;⑤地震约束油藏建模和数值模拟。尽管高含水油田井网密度大,但仅通过已知井对井间储集层分布进行推断,其结果仍然是不准确的,只有充分发挥密井网资料优势,通过多学科结合才能明显改善地震油藏描述的效果。  相似文献   
999.
用氧的程序升温脱附(TPD)技术测试了钙钛矿型复合氧化物Nd(1-x)SrxMnO3(x=0.0,0.2,0.4,0.6,0.8,1.0)系列试样体相内的缺陷结构.发现随着X的变化,脱附氧量呈现出不同的变化规律。对此,用晶体化学和固体化学的基本理论进行了解释。  相似文献   
1000.
建立了一套以计算机视觉焊缝正面检测为基础的脉冲TIG焊熔池宽度变化过程的实验检测系统。提出了脉冲基值期间动态熔池图象的采集和存贮方法,设计了熔池图象处理及熔池宽度检测的计算机软件。通过2mm低碳钢板表面堆焊的工艺实验,检测了脉冲电流及焊接速度对熔池宽度变化过程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