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0175篇
  免费   9071篇
  国内免费   6097篇
电工技术   6272篇
技术理论   1篇
综合类   7026篇
化学工业   11398篇
金属工艺   5046篇
机械仪表   5191篇
建筑科学   5717篇
矿业工程   2392篇
能源动力   1918篇
轻工业   9375篇
水利工程   2174篇
石油天然气   2903篇
武器工业   833篇
无线电   9180篇
一般工业技术   8306篇
冶金工业   3181篇
原子能技术   1185篇
自动化技术   13245篇
  2024年   505篇
  2023年   1412篇
  2022年   2814篇
  2021年   3610篇
  2020年   2660篇
  2019年   2192篇
  2018年   2325篇
  2017年   2578篇
  2016年   2468篇
  2015年   3561篇
  2014年   4373篇
  2013年   5339篇
  2012年   6280篇
  2011年   6878篇
  2010年   6367篇
  2009年   6319篇
  2008年   6177篇
  2007年   5935篇
  2006年   5340篇
  2005年   4308篇
  2004年   3100篇
  2003年   2175篇
  2002年   2107篇
  2001年   1815篇
  2000年   1463篇
  1999年   860篇
  1998年   454篇
  1997年   360篇
  1996年   304篇
  1995年   228篇
  1994年   203篇
  1993年   169篇
  1992年   123篇
  1991年   115篇
  1990年   73篇
  1989年   64篇
  1988年   47篇
  1987年   41篇
  1986年   32篇
  1985年   18篇
  1984年   14篇
  1983年   13篇
  1982年   19篇
  1981年   8篇
  1980年   13篇
  1979年   16篇
  1978年   9篇
  1977年   10篇
  1976年   13篇
  1975年   9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The onset of hydrodynamical instability induced by impulsive spin-down to rest in a cylinder containing a Newtonian fluid is analyzed by using propagation theory. It is well-known that the primary transient swirl flow is laminar, but with initial high velocities secondary motion sets in at a certain time. The dimensionless critical time Τc to mark the onset of instability is presented here as a function of the Reynolds number Re. Available experimental data indicate that for large Re deviation of the velocity profiles from their momentum diffusion occurs starting from a certain time Τ≈4Τc. This means that secondary motion is detected at this characteristic time. It seems evident that during Τc⪯Τ⪯4Τc, secondary motion is relatively very weak and the primary diffusive momentum transfer is dominant.  相似文献   
42.
43.
提出了以自由端带有集中质量的悬臂式压电双晶片为驱动单元的新型冲击式旋转精密驱动器.制作了驱动器样机,建立了基于Lugre摩擦模型的驱动器动力学模型.对驱动器动态特性进行了仿真分析和实验对比研究.根据驱动器的动态特性,提出了冲击式压电双晶片型精密驱动器特定的定频调压控制方法.仿真分析结果和实验结果吻合较好,表明该动力学模型符合驱动器的动态特性,可用于对冲击式压电双晶片型旋转精密驱动器的理论分析.  相似文献   
44.
为了提高定期维修的刀具所加工的产品质量,减少停机时间和生产成本.考虑生产过程中工件尺寸的残差是时间的函数,利用Glejser检验方法,拟合工件尺寸残差符合的递增型异方差模型,提出了刀具磨损过程的过程能力指数计算方法;使用Bernstein概率密度函数描述刀具寿命和刀具磨损过程的一般特征,在每一个维修周期内均满足顾客要求的最小过程能力指数基础上,考虑质量损失、换刀成本、由刀具的突然失效引发的惩罚成本及维修刀具所需的成本,将过程能力与成本相结合,提出了用于确定最佳刀具初始状态和维修周期的模型.该模型为实际生产提供了一种离线的刀具管理方法.  相似文献   
45.
制造任务分解与制造单元级资源配置协同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网络化制造环境下制造任务分解与资源配置脱节的问题,提出了制造任务逐层分解与制造单元级资源配置协同优化的方法,建立了协同优化流程.在对制造任务特点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了制造任务模型和制造单元资源模型,建立了多目标优化模型和目标的综合评价体系,利用在遗传算法求解搜索过程中所获得的动态信息进行综合评价,并随着求解搜索过程的深入对变异幅度进行调整,以达到全局优化和加快收敛速度的目的.最后以实例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与有效性.  相似文献   
46.
新型细胞固定化载体强化白腐菌降解活性染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提高白腐真菌的产酶能力和后续对染料的降解效果,采用摇瓶试验研究新型细胞固定化载体——聚氨酯泡沫固定化白腐真菌后的锰过氧化物酶(MnP)产生情况以及后续对活性染料——活性艳红K-2BP的降解效果.结果显示,新型载体固定化培养白腐真菌的5d脱色率为95%,比悬浮培养7d的脱色率高15%.固定化培养产生的MnP酶活为936.61U/L,而悬浮培养的MnP仅为269.52U/L,并且酶活高峰期提前4d.另外,固定化培养体系中碳、氮源的消耗比悬浮培养快很多,而且固定化培养使得白腐真菌具有较高的H2O2产量.因此,新型细胞固定化载体强化白腐真菌降解活性染料的原因应归于这种培养体系碳、氮源的快速消耗而带来的MnP酶活的提高和高H2O2产量.  相似文献   
47.
通过理论计算和室内出砂模拟实验,分别从地层出砂、井筒附近防砂以及井筒内的携砂生产三方面时适度出砂开采方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地层出砂对储层物性有所改善,不同粒径段颗粒出砂1%后,渗透率增幅为20%左右,其中细微砂粒(<39 μm)的产出对渗透率提高贡献最大,为21,07%-37.60%;防砂管和地层环空间砂粒的堆积对产能影响很大,环空无砂时产能提高1.71倍,但当环空充满砂时产能仅提高14.70%;只有当井筒内的流体流速大于等于砂粒的沉降末速时产出砂才能被携带出井筒.该开采方式在渤海稠油油田得到成功应用.  相似文献   
48.
49.
研究了两种含有给电子体分别为对硝基苯胺、乙二醇二甲醚的Ziegler-Natta催化剂催化乙烯与1-丁烯高压的共聚反应性能,主要考察了反应条件对聚合活性、聚合物物理性质的影响,同时采用红外光谱法测定了聚合物的支化度.研究表明,给电子体为乙二醇二甲醚的催化剂催化活性高于对硝基苯胺.反应条件如反应压力、温度、铝钛比对聚合活性、丁烯的插入率以及聚合物性质都有明显影响.高的反应压力有利于1-丁烯插入和聚合物堆密度的提高;反应温度在50℃时的聚合活性最大,聚合物的支化度较高,聚合物熔点较低;铝钛比为500时聚合活性高于低铝钛比的聚合活性.  相似文献   
50.
Highly ion-conductive solid polymer electrolyte (SPE) based on polyethylene (PE) non-woven matrix is prepared by filling poly(ethylene glycol) (PEG)-based crosslinked electrolyte inside the pores of the non-woven matrix. The PE non-woven matrix not only shows good mechanical strength for SPE to be a free-standing film, but also has very porous structure for high ion conductivity. The ion conductivity of SPE based on PE non-woven matrix can be enhanced by adding sufficient non-volatile plasticizer such as poly(ethylene glycol) dimethyl ether (PEGDME) into ion conduction phase without sacrificing mechanical strength. SPE with 20 wt.% crosslinking agent and 80 wt.% non-volatile plasticizer shows 3.1 × 10−4 S cm−1 at room temperature (20 °C), to our knowledge, which is the highest level for SPEs. It is also electrochemically stable up to 5.2 V and has high transference number about 0.52 due to the introduction of anion receptor as an additive. The interfacial resistance between Li electrode and SPE is low enough to perform charge/discharge test of unit cell consisting of LiCoO2/SPE/Li at room temperature. The discharge capacity of the unit cell shows 87% of theoretical value with 86% Coulombic efficiency.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