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篇
  免费   1篇
综合类   1篇
化学工业   6篇
金属工艺   2篇
建筑科学   3篇
能源动力   1篇
石油天然气   1篇
武器工业   1篇
一般工业技术   1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通过干喷湿纺纺丝工艺制得聚丙烯腈(PAN)初生纤维,采用不同的干燥方法获得PAN初生纤维干燥样品,考察对比自然晾干、鼓风干燥和冷冻干燥3种方法分别对样品物理特征、表面形貌和内部结构的影响。3种干燥方法均会使初生纤维样品发生收缩,样品截面积和长度均减小,但是变化程度不同。并且3种干燥方法对PAN初生纤维表面形貌、结晶特征、二甲基亚砜(DMSO)残留量以及孔结构产生不同的影响。结果表明冷冻干燥对PAN初生纤维的影响最小,可以有效的保留PAN初生纤维的原始结构,可用于制备聚丙烯腈初生纤维干燥样品。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介绍了VisualBasic中的TreeView和MSHFIexGrid控件的使用方法,并利用这两种控件实现了对油井和抽油杆数据的查询、修改、添加和删除。  相似文献   
13.
预氧化各温区纤维经超声蚀刻处理后,利用扫描电镜(SEM)观察其皮层和芯部的形貌差异,并借助Raman光谱证实了预氧化纤维皮层和芯部的化学结构差异。结果表明预氧化初期195~225℃预氧化纤维整体预氧化程度低,纤维皮层和芯部的结构几乎没有差异;预氧化中后期235~265℃预氧化纤维芯部的稳定化程度较皮层低,芯部被蚀刻溶解,皮、芯形貌差异明显;经275℃预氧化后,纤维芯部稳定化程度提高,无论皮层还是芯部都呈现不溶性;最终的预氧化纤维出现了宽化的石墨特征Raman散射峰,但皮层的衍射峰较芯部更为宽化,反映出皮、芯化学结构的差异。  相似文献   
14.
对失效的碳纤维无芯电热元件进行综合分析,失效特征和显微结构分析结果表明,电热元件的高温定型以及脱芯工艺直接影响着其成品的寿命及电热特性.开发了适用于无芯碳纤维电热材料的高温热处理设备和新型的脱芯工艺.经测试,优化工艺之后的无芯电热元件的表面温度均匀性及工作寿命均有较大提高.  相似文献   
15.
综述了近年来碳纤维用聚丙烯腈(PAN)合成工艺的研究进展,介绍了均相溶液聚合、水相悬浮聚合和水相沉淀聚合等传统聚合方式的特点和不足。详细阐述了可逆加成断裂链转移自由基聚合(RAFT)新型聚合工艺,展望了新型工艺在碳纤维用PAN合成中的应用和未来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6.
随着大功率模块与电力电子器件的发展,陶瓷表面金属化已得到广泛应用。直接敷铝技术是基于氧化铝陶瓷基板发展起来的一种陶瓷表面金属化技术。在介绍直接敷铝基板的制备方法和性能特点的基础上,重点讨论影响Al-Al2O3润湿性能的因素以及这些因素对氧化铝陶瓷基板敷铝过程的影响,同时展望了DAB基板在功率电子系统、汽车工业等方面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7.
文章论述了建筑材料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经验,重点介绍了山东建筑大学材料学院在课程体系建设、实践教学环节的设置、课外科技活动开展及打破专业限制培养学生通识能力等方面的一些好的做法,以期引起同行关注和借鉴。  相似文献   
18.
通过葡萄糖辅助热分解法制备出CdS纳米粒子,对产品进行了表征。在反应过程中葡萄糖可以阻止产物团聚,进而有效地降低产物尺寸。根据前驱体热分解过程的热重分析仪和差热分析仪测试结果,提出了葡萄糖的形貌控制机理。最后研究了葡萄糖加入量和辅助剂种类对产物形貌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热处理温度对赤泥粉煤灰玻璃陶瓷抗折强度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赤泥和粉煤灰为主要原料,添加适量的助熔剂,制备了赤泥粉煤灰微晶玻璃。通过差热分析(DTA)确定了热处理温度。研究了不同的热处理温度对赤泥粉煤灰玻璃陶瓷抗折强度的影响,并采用X射线衍射仪(XRD)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分析了晶相和微观结构。通过试验研究表明,热处理温度对赤泥粉煤灰玻璃陶瓷的抗折强度有较大影响,最佳的热处理温度是830℃。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以硅渣为主要原料,利用熔融法制备了高强度微晶玻璃。采用差热分析(DTA)、X射线衍射(XRD)和扫描电镜(SEM)研究了不同晶化温度对硅渣微晶玻璃的晶相演变、显微结构、形成机理和样品性能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在最佳晶化温度870℃时,主晶相为铁板钛矿(Fe2TiO5)和透辉石(CaMgSi2O6)复合晶相,微观结构致密,晶粒呈球状,抗折强度为270MPa,维氏显微硬度为989.72MPa,耐化学腐蚀性能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