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9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2篇
电工技术   6篇
综合类   8篇
化学工业   10篇
金属工艺   5篇
机械仪表   6篇
建筑科学   6篇
矿业工程   24篇
轻工业   1篇
水利工程   5篇
武器工业   2篇
无线电   8篇
一般工业技术   1篇
冶金工业   1篇
自动化技术   17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5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41.
传统基于细节点的指纹匹配方法通常利用细节点的局部结构相似度来描述一组细节点对之间的匹配程度.提出细节点的全局置信度概念,描述一组细节点对在全局范围内与其他细节点对之间的空间一致性和整体匹配可能性,可看作是对局部相似度的一个有效补充.通过计算点对相容性矩阵的主特征向量,借助谱松弛技术,可得到所有细节点对的全局置信度.结合局部相似度和全局置信度可构造出新的关联矩阵,那些具有较大的局部相似度和较大的全局置信度的候选细节点对被认定是匹配的.该方法较好地利用局部拓扑信息和全局相容信息,对非刚性形变和噪声具有较好的鲁棒性.在FVC2002和FVC2004数据库上的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较高的效率和准确性.  相似文献   
42.
43.
细节点柱形编码结构是指纹匹配领域中一种新颖的三维数据结构表示。针对这种方法所面临的极大的空间存储代价和时间复杂性,以及对稀疏细节点的描述能力较弱等问题,提出了新的细节点柱形结构的匹配策略,对原有的细节点柱形编码进行改进,减少了柱形编码的计算,有效地降低了匹配时间和空间代价。同时引入了最小形变误差模型,通过对非线性形变进行度量,找回丢失的稀疏细节点对,提高了匹配的准确率。在FVC2004上的实验结果表明,新方法具有较高的效率和准确性。  相似文献   
44.
针对选煤厂配煤入选过程中通过理论计算的原煤定值配比难以满足现场生产要求,而依据人工经验调节原煤配比随机性大、精煤质量难以保证、人工劳动强度大等问题,设计了一种选煤厂原煤智能配比控制系统。利用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建立原煤智能配比预测模型,并采用粒子群优化算法进行模型参数优化。该系统以原煤灰分实测值、原煤硫分实测值、每小时原煤平均入选量、分选密度、精煤灰分实测值、精煤灰分目标值、精煤硫分实测值和精煤硫分目标值作为模型输入变量,经模型计算得出相应的原煤配比预测值;通过胶带秤测量给煤机的给煤量得到原煤配比实测值,并与预测值比较得出原煤配比偏差量;PID控制器根据偏差量控制给煤机的变频器频率,实现原煤配比精准调节。该系统应用后精煤灰分和硫分波动范围明显减小,精煤质量稳定性良好;精煤灰分与灰分目标值差值控制在±0.2%,精煤硫分与硫分目标值差值控制在±0.15%,提高了精煤质量。  相似文献   
45.
针对目前选煤设备故障预测存在设备监测数据转换方法不统一、单一的故障分类模型难以满足多种故障类型预测要求、故障分类模型无法在线更新和修正等问题,基于远程运维模式,设计了一种选煤设备远程故障预测系统。通过对选煤设备传感器数据进行预处理,生成规范的全信息并输入至多种故障分类模型,通过加权计算总体故障指标,并利用综合决策获得故障预测结果,可为智能化选煤厂设备全生命周期管理提供技术支撑。应用结果验证了该系统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46.
为满足原煤煤质变化对重介质悬浮液密度大范围调节的需求,在重介质分选过程中采用反分流工艺,设计了一种重介质悬浮液密度宽域智能控制系统。利用BP神经网络建立了合格介质桶液位预测模型,以悬浮液密度实际值与设定值的偏差、合格介质桶液位实际值、分流阀开度及补水阀开度作为模型输入变量,经模型计算得出合格介质桶液位预测值;依据合格介质桶液位偏差与密度偏差,通过基于支持向量机的一对一多分类算法实现加介质、稳态、密度阶跃上升、密度阶跃下降控制模式切换,并依据控制模式自动调整分流阀、补水阀、加水阀开度及浓介质泵、反分流泵开启时间,从而实现密度大范围调节。该系统应用后密度波动范围稳定在±0.005g/cm~3,密度调节时间短。  相似文献   
47.
针对铜尾矿粉-硅酸盐水泥力学强度差的问题,本文拟将硅藻土加入到该胶凝体系中,硅藻土以0.5%,1.0%,1.5%和2.0%等质量替代铜尾矿粉-水泥,测试了复合胶凝材料的流动度、凝结时间、吸水率、孔隙率、体积密度、力学性能和微观性能。结果表明,随着硅藻土掺量的增加,净浆的流动度降低,凝结时间缩短,吸水率和孔隙率减小,体积密度增大,砂浆的抗压强度和抗折强度增加。净浆养护28 d后,硅藻土的加入使得净浆中的SiO2和Ca(OH)2晶体含量减少,C-S-H(水化硅酸钙)凝胶增多,整体比较致密。   相似文献   
48.
付翔 《锻压技术》1995,20(2):3-7
本文分析了6拐呈120°分布带12个整体平衡块曲轴的锻造生产工艺。并以斯太尔发动机曲轴为例,介绍了锻造扭拐工艺、使用设备、模具设计、有关参数和生产过程。  相似文献   
49.
祁东煤矿是一水文类型复杂的矿井,区内新生界松散层厚度变化受古地形控制,厚度189.25~453.00 m,其底部发育厚达50 m砾石含水层——"四含",静水压高达3.7 MPa,直接覆盖在煤系地层之上。投产以来,回采浅部煤层工作面时发生了17次压架突水事故,其中3_222工作面"四含"突水量达到了1 520 m~3/h,致使矿井被淹。在回采7_131、8_222工作面时,采取了顶板预裂爆破、增大工作面阻力及调整采高和推进速度等措施,有效地保证了工作面的安全开采,实现了水害防治由被动防御向主动治理的重大转变,对类似条件工作面的水害防治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0.
设计一种基于电磁超材料的吸波体。该吸波体由两层金属及其中间的有耗介质组成,上层金属是由刻蚀交叉缝隙贴片形成的电谐振器,下层金属不做刻蚀,作为接地平面。通过优化结构参数,得到一种极化不敏感、宽入射角的超薄吸波结构,其吸波率达到99.7%,厚度只有约0.009λ。分析该吸波体的吸收机理及结构参数对吸波性能的影响。测试结果表明,该设计所获得的结果与仿真结果几乎一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