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7940篇 |
免费 | 1117篇 |
国内免费 | 685篇 |
专业分类
电工技术 | 1399篇 |
综合类 | 1463篇 |
化学工业 | 2211篇 |
金属工艺 | 957篇 |
机械仪表 | 1275篇 |
建筑科学 | 1884篇 |
矿业工程 | 979篇 |
能源动力 | 454篇 |
轻工业 | 2043篇 |
水利工程 | 858篇 |
石油天然气 | 858篇 |
武器工业 | 150篇 |
无线电 | 1739篇 |
一般工业技术 | 1092篇 |
冶金工业 | 800篇 |
原子能技术 | 125篇 |
自动化技术 | 1455篇 |
出版年
2025年 | 7篇 |
2024年 | 315篇 |
2023年 | 525篇 |
2022年 | 598篇 |
2021年 | 626篇 |
2020年 | 640篇 |
2019年 | 531篇 |
2018年 | 527篇 |
2017年 | 275篇 |
2016年 | 368篇 |
2015年 | 399篇 |
2014年 | 968篇 |
2013年 | 662篇 |
2012年 | 797篇 |
2011年 | 774篇 |
2010年 | 783篇 |
2009年 | 761篇 |
2008年 | 822篇 |
2007年 | 837篇 |
2006年 | 902篇 |
2005年 | 792篇 |
2004年 | 693篇 |
2003年 | 595篇 |
2002年 | 454篇 |
2001年 | 381篇 |
2000年 | 441篇 |
1999年 | 413篇 |
1998年 | 424篇 |
1997年 | 386篇 |
1996年 | 409篇 |
1995年 | 354篇 |
1994年 | 340篇 |
1993年 | 276篇 |
1992年 | 259篇 |
1991年 | 254篇 |
1990年 | 262篇 |
1989年 | 200篇 |
1988年 | 74篇 |
1987年 | 83篇 |
1986年 | 69篇 |
1985年 | 68篇 |
1984年 | 73篇 |
1983年 | 64篇 |
1982年 | 48篇 |
1981年 | 35篇 |
1980年 | 56篇 |
1979年 | 37篇 |
1978年 | 17篇 |
1960年 | 6篇 |
1958年 | 14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72.
73.
当前我国对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项目的可行性评价均采用专家对可行性研究报告进行评审的方式,存在着研究报告水平不一、评价因素考虑不全面、专家评审耗时多、主观因素影响大等多方面问题.本文针对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项目的特点,设计新建能源项目可行性评价系统,从政策法规符合性审查和项目可行性评价指标两个层面对项目进行可行性评价,能够较... 相似文献
74.
75.
在定向井施工中,井下情况较为复杂,且定向井技术不够完善,卡钻事故的发生较为频繁。比较常见的卡钻事故分为多种,地层结构、钻井工艺、操作不当等都可能造成卡钻现象,通过结合具体问题进行分析,采取相应的措施加以解决。基于此,本文阐述了定向井施工卡钻事故的成因,然后对定向井施工卡钻事故的预防措施展开探究。 相似文献
76.
2009年内蒙古广播电视信息网络有限公司为了适应业务发展的需要搭建了光缆波分干线,为了使此干线更加安全且易于维护,公司逐步对此干线进行了自愈保护优化,新增了保护站点及线路,解决了单点失效问题,同时剔除了许多拉曼放大板,提高了干线的安全性,降低了维护难度。 相似文献
77.
目前陶瓷熔块釉浆从制釉车间运输到釉线车间生产线是采用桶装、人力或电动车拉釉的方式,釉线车间到制釉车间一般都有比较长的一段距离,且釉浆需求量也很大,每日往返拉釉次数多,劳动强度大,且存在安全隐患,易引起安全事故。由于陶瓷熔块类釉浆具有易沉淀固化的特性,当采用管道长距离输送时,极易堵塞管道。为了实现陶瓷熔块釉浆长距离简道输送,本文首先针对熔块釉浆特性进行研究,然后对釉浆在管道内的流动进行流体力学分析,最后设计了一种长距离陶瓷釉浆输送系统。该系统有效解决了易沉淀熔块类釉浆难以用管道长距离输送的问题;同时该管道系统全程釉浆在管道内与外界完全隔离,避免了釉浆在输送过程中的污染。长距离陶瓷釉浆输送系统的使用大幅度减少了工人劳动强度,节省了人力成本,减少了釉浆损耗,减少了机物件损耗,该系统应用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78.
为了研究致裂器因素对液态CO2相变破岩功效的影响,利用现场应用及统计分析的方法,结合CO2相变工作的工况分析,对国内目前几种典型的致裂器,从其部件适配性、致裂管结构及工作原理、应用工艺等方面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致裂器的部件适配性、整体的稳定性及安全性直接与破岩的作业效率、宏观效果等方面紧密关联,甚至关系到破岩结果的成败,致裂器是影响液态CO2相变破岩功效的关键因素。最后基于国内主流致裂管目前存在的不足,提出了致裂管的改进和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79.
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