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67篇 |
免费 | 15篇 |
国内免费 | 11篇 |
专业分类
电工技术 | 12篇 |
综合类 | 15篇 |
化学工业 | 15篇 |
金属工艺 | 2篇 |
机械仪表 | 15篇 |
建筑科学 | 31篇 |
矿业工程 | 12篇 |
能源动力 | 3篇 |
轻工业 | 17篇 |
水利工程 | 5篇 |
石油天然气 | 11篇 |
武器工业 | 9篇 |
无线电 | 15篇 |
一般工业技术 | 18篇 |
冶金工业 | 4篇 |
原子能技术 | 1篇 |
自动化技术 | 8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篇 |
2023年 | 9篇 |
2022年 | 7篇 |
2021年 | 15篇 |
2020年 | 4篇 |
2019年 | 12篇 |
2018年 | 7篇 |
2017年 | 3篇 |
2016年 | 2篇 |
2014年 | 7篇 |
2013年 | 6篇 |
2012年 | 7篇 |
2011年 | 12篇 |
2010年 | 10篇 |
2009年 | 12篇 |
2008年 | 8篇 |
2007年 | 6篇 |
2006年 | 8篇 |
2005年 | 12篇 |
2004年 | 7篇 |
2003年 | 4篇 |
2002年 | 2篇 |
2001年 | 7篇 |
2000年 | 6篇 |
1998年 | 2篇 |
1997年 | 3篇 |
1996年 | 3篇 |
1995年 | 2篇 |
1994年 | 1篇 |
1993年 | 1篇 |
1992年 | 4篇 |
1991年 | 2篇 |
1982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41.
42.
43.
本文对端面谐波齿轮传动的啮合分析理论和应力分析方法等进行了较深入研究,并在此基础上应用计算机技术编制了端面谐波齿轮传动计算机辅助设计(DMCAD)的软件系统。通过应用该软件系统对端面谐波齿轮传动啮合性能和应力状态等进行电算分析,获得了一些对研制开发端面谐波齿轮传动有参考价值的数据和结论。 相似文献
44.
45.
针对某黄金生产企业氰化尾矿的特点,充分利用现有设备进行氰化尾矿无害化处理,以氰化尾矿毒性浸出指标达到一般工业固体废物标准为主要研究目的,采用因科法对该企业的氰化尾矿进行综合治理,并对试验条件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焦亚硫酸钠投加量为2.5 g/L,五水硫酸铜投加量为0.05 g/L,反应时间为3 h,气液比为5∶1,氰化尾矿温度为40℃条件下,处理后的氰化尾矿液相中总氰化合物质量浓度低于23.4 mg/L时,氰化尾矿(含水率约20%)毒性浸出液中总氰化合物质量浓度低于0.5 mg/L,且处理后的氰化尾矿回水对企业选矿指标无影响。 相似文献
46.
47.
设计并实现了一种由企业管理层、现场管理层、现场控制层组成的管焊控制平台。采用ARM-Linux操作系统和S3C2440A芯片设计了现场管理层ARM节点,采用跨系统的图形界面Qt/Embedded设计应用程序。采用DSP/BIOS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和TMS320F2812芯片设计了现场控制层的DSP节点。节点之间通过CANopen协议通讯并采用高精度时间协议(Precision Time Protocol,PTP)实现精准授时,通过优先级配置与通讯调度提高了系统的实时性与可靠性。平台运行按照状态机转换经过通讯实现多节点同步控制完成焊接过程。嵌入式管焊平台体积小、扩展性好,能满足脉冲管板、管管焊接过程节点之间协调控制的精确同步和实时性要求。 相似文献
48.
在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及科技水平高速发展的今天,整个社会对电力系统可靠、稳定运行的要求越来越高。配网环节作为电力系统的关键组成部分,配网检修及新入网等工作需要不同程度的计划或临时停电来完成。随着技术的进步,如果能在配网环节实现不停电检修或者新入网等作业,那么对于提高电力供应的稳定性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首先综述了国内外配网带电作业的发展历史及现状,并简要分析了传统带电作业的缺点,陈述了国内外针对配电线路的带电作业机器人技术的发展现状及各个时期机器人的特点,并针对当前带电作业机器人设计及应用的一些问题,介绍了新一代应用与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的带电作业机器人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49.
首先,从分析目前电力监控系统无法支持变电站远程运维及"运维一体化"模式运维的现状出发,提出了构建区域运维中心的必要性。接着,提出了区域站域两层体系结构的变电站远程运维架构方案,在此架构下,基于运维业务需求,给出了站端、区域端、运维班终端3级应用功能部署方案。之后,基于面向服务的区域站域交互框架,详细设计了站域服务接口方案。最后,利用区域站域分布式业务处理实现了设备状态远程监视、远程巡视、远程故障处理和远程智能诊断等远程运维业务。应用实践表明,变电站智能设备远程运维平台的应用提高了设备及系统缺陷预警、故障定位的自动化程度,减少了设备现场巡检次数,降低了运维成本。 相似文献
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