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78篇 |
免费 | 3篇 |
专业分类
电工技术 | 4篇 |
综合类 | 17篇 |
化学工业 | 15篇 |
金属工艺 | 2篇 |
机械仪表 | 4篇 |
建筑科学 | 6篇 |
矿业工程 | 3篇 |
能源动力 | 4篇 |
轻工业 | 3篇 |
石油天然气 | 2篇 |
武器工业 | 1篇 |
无线电 | 4篇 |
一般工业技术 | 8篇 |
冶金工业 | 1篇 |
自动化技术 | 7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篇 |
2023年 | 4篇 |
2022年 | 4篇 |
2021年 | 2篇 |
2020年 | 3篇 |
2019年 | 2篇 |
2018年 | 2篇 |
2017年 | 1篇 |
2014年 | 4篇 |
2013年 | 2篇 |
2012年 | 1篇 |
2011年 | 2篇 |
2010年 | 3篇 |
2009年 | 6篇 |
2008年 | 6篇 |
2007年 | 7篇 |
2006年 | 4篇 |
2005年 | 3篇 |
2004年 | 1篇 |
2003年 | 2篇 |
2001年 | 3篇 |
2000年 | 2篇 |
1998年 | 2篇 |
1997年 | 1篇 |
1996年 | 1篇 |
1992年 | 1篇 |
1991年 | 1篇 |
1990年 | 1篇 |
1989年 | 3篇 |
1987年 | 1篇 |
1977年 | 1篇 |
1976年 | 1篇 |
1975年 | 1篇 |
1955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基于Li2CO3与CO2在水溶液中的反应,在浆态鼓泡床反应器内对粗Li2CO3常压鼓泡碳化反应的动力学进行了实验研究,且对影响碳化过程的诸因素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探讨.结果表明,Li2CO3的转化率随表观气速的增大而增大,随反应温度、固体质量浓度、颗粒粒径、反应器中浆料填充度的增大而减小.动力学研究表明:在反应的前期过程受控于化学反应,随反应的进行该过程逐渐转变为内扩散控制.通过对实验数据的拟合得出了实验范围内过程的宏观动力学方程.该研究为Li2CO3碳化工艺条件的优化和反应器的放大设计等提供了基础效据. 相似文献
62.
分析电力系统发生单相接地短路、两相短路和三相短路下的故障电流和电压特点,从而阐明方向性过流保护的功率继电器在不同故障情况下的动作区,合并动作区并设置最大灵敏角就能满足保护的可靠性和选择性要求. 相似文献
63.
以钛酸丁酯为钛源,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硫/铜共掺杂的锐钛矿型TiO2粉体(S/Cu-TiO2),并通过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和N2吸附等手段对其进行了表征;以中性红为模型物考察了其光催化活性。结果表明:在450℃下焙烧2 h得到摩尔分数0.2%S/Cu-TiO2为单一锐钛矿相纳米颗粒,平均粒径为40—70 nm,而于550℃和650℃下焙烧得到的样品中含有部分金红石相,因此,掺杂离子可有效抑制TiO2晶粒的生长,温度高于450℃不利于制备锐钛矿相TiO2;在最优的实验条件下,即在紫外光下达吸附平衡的200 mL质量浓度为20 mg/L的中性红溶液加入0.15 g 0.2%S/Cu-TiO2,紫外光催化降解120 min,此时中性红的降解率达近100%;该催化剂降解中性红的动力学结果显示该过程可由Langmuir-Hinshelwood(L-H)拟一级动力学模型来描述。 相似文献
64.
碳酸锂结晶动力学与机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碳酸锂自碳酸氢锂溶液中结晶的过程动力学进行了研究。研究了碳酸锂的结晶速率,包括晶核生长速率、晶粒长大速率与温度和质量浓度之间的关系。实验表明:晶核生长和晶粒长大速率可用二级反应速率方程来描述,并计算出了不同温度、质量浓度下,碳酸锂的结晶速率常数和表观活化能;诱导期与过饱和度之间的关系符合经典的相生成的热力学理论,并以此为依据推导出了晶体表面自由能和临界晶核半径等临界状态的热力学参数。晶体的生长机制表明,Li2CO3自LiHCO3溶液中的结晶主要受扩散机制控制。 相似文献
65.
66.
网络媒介因其传播特点和优势为民生新闻提供了更好的传播环境,网络媒体工作者应该充分发挥网络媒介优势,进一步做好网络民生新闻。本文论述了网络民生新闻要发挥网络媒体受众广泛、技术全面、互动性强等特点,在新闻选题上、报道形式上、阅读方式上下功夫,使网络民生新闻更好地吸引受众、服务社会。 相似文献
67.
68.
针对地面试验环境下多机协同鉴定性试验的多机联合运行、虚实结合的特点,提出一种基于模型的虚实结合多机协同鉴定性试验技术。采用虚实结合技术进行试验验证环境架构设计,由半物理飞机(机载设备、少量辅助仿真模型)、核心机飞机(机载系统计算机类设备、补充仿真模型)、数字飞机(任务系统模型、飞行仿真模型)作为验证对象,通过“模型在环”和“以实补虚”的方式,采用鉴定性试验采信流程,结合虚实接口适配技术,克服机载设备或机载系统的缺失或功能不完善影响全系统综合试验开展困难,解决传统的接口级仿真无法在时序、功能逻辑上满足全系统综合试验的需求等问题。实现全流程快速仿真迭代验证,提前发现系统涌现性,给出系统设计优劣的决策判据,支撑系统设计的快速迭代优化,缩减研制周期和成本。 相似文献
69.
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