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5篇
  免费   54篇
  国内免费   25篇
电工技术   25篇
综合类   41篇
化学工业   43篇
金属工艺   28篇
机械仪表   52篇
建筑科学   41篇
矿业工程   32篇
能源动力   9篇
轻工业   74篇
水利工程   25篇
石油天然气   8篇
武器工业   14篇
无线电   54篇
一般工业技术   39篇
冶金工业   17篇
原子能技术   15篇
自动化技术   77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30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22篇
  2019年   31篇
  2018年   30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41篇
  2013年   34篇
  2012年   34篇
  2011年   38篇
  2010年   34篇
  2009年   43篇
  2008年   28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24篇
  2005年   32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3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65年   1篇
  195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51.
采用酶-水溶液和碱溶液提取法进行了燕麦麸非淀粉多糖提取工艺研究。通过正交试验得到燕麦麸水溶性非淀粉多糖(S-NSP)和水不溶性非淀粉多糖(I-NSP)的优化工艺参数,在此条件下S-NSP的得率9.12%,提取率81.5%;I-NSP的得率10.91%,提取率94.6%。  相似文献   
52.
采用酶-水溶液和碱溶液提取法进行了燕麦麸非淀粉多糖提取工艺研究.通过正交试验得到燕麦麸水溶性非淀粉多糖(S-NSP)和水不溶性非淀粉多糖(I-NSP)的优化工艺参数,在此条件下S-NSP的得率9.12%,提取率81.5%;I-NSP的得率10.91%,提取率94.6%.  相似文献   
53.
低品位磷矿脱镁会产生大量废液,主要含有镁离子、磷酸根、钙离子、二价铁离子、铝离子、硫酸根等。研究了以脱镁废液为原料,通过预处理脱除杂质离子后加入氟化铵溶液制备氟化镁的方法。脱镁废液除杂优化条件:pH为9.0~9.5,反应温度为60 ℃。在此条件下溶液中磷酸根、钙离子、二价铁离子、铝离子脱除率分别为96.89%、95.41%、100%、100%。复分解反应优化条件:反应温度为60 ℃,干燥温度为300 ℃。通过此方法制得的氟化镁符合YS/T 691—2009《氟化镁》中MF-2的要求,氟收率为92%以上。该制备工艺简单,原料利用率高,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54.
适当地降低压缩机频率可实现省电节能,但频率过低也会对运行效率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通过将压缩机低频运行于过热区间至吸气带液区间,研究不完全过热循环下的压缩机的运行机理及效率。结果表明:控制干度x∈[0.96,1)时,极低频率下压缩机能耗减少,系统压比进一步降低,排气温度的下降幅值超过了过热段的28.9%~40.3%;运行于低于额定频率附近时,容积效率较之常规控制过热度区间仅降低0.8%~1.3%,电效率也仅降低0.3%~0.7%,但该趋势与频率变化呈反比;在该范围内更高的性能系数COP使得综合效率系数更为完善。  相似文献   
55.
基于成组技术的层次化绿色工艺设计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面向绿色加工的层次化零件工艺设计策略,即分两阶段将环境因素溶入零件工艺设计过程的措施:特征级设计阶段和总体设计阶段。并通过对一个被加工组件的案例分析来说明特征的相互作用问题。  相似文献   
56.
针对太空碎片抓取任务对抓捕机构的工作空间及灵活性等方面的要求,设计出1种采用人工卷绕纤维驱动的串并混联3指灵巧手。通过对手指的运动学分析,确定了每只手指的运动空间,并根据雅克比矩阵,采用条件数研究了其灵巧工作空间。利用人工卷绕纤维的温度-应变数据,设计出其温度控制模型。经计算验证,该灵巧手具有较大的工作空间及良好的灵活性,可以满足太空碎片抓取任务对抓捕机构的诸多要求。  相似文献   
57.
为了更好地利用三维装配模型可重用的共性结构信息,减少重复性的劳动,缩短产品的开发周期,提出一种三维装配模型共性结构发掘方法.首先,以三维装配模型各零件的属性邻接图为基础,保持装配特征属性信息,简化非装配特征属性信息,形成属性化装配特征邻接图;然后,基于三维装配模型各零件之间的装配关系,将零件的属性化装配特征邻接图组合形成三维装配模型属性邻接图;其次,通过频繁子图挖掘算法提取三维装配模型的共性结构.最后,以一组夹具模型为例进行实例验证,结果表明该三维装配模型共性结构发掘方法能够准确有效地发掘产品中的共性结构信息,具有良好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58.
面向深度学习的多模态融合技术是指机器从文本、图像、语音和视频等领域获取信息实现转换与融合以提升模型性能,而模态的普遍性和深度学习的热度促进了多模态融合技术的发展。在多模态融合技术发展前期,以提升深度学习模型分类与回归性能为出发点,阐述多模态融合架构、融合方法和对齐技术。重点分析联合、协同、编解码器3种融合架构在深度学习中的应用情况与优缺点,以及多核学习、图像模型和神经网络等具体融合方法与对齐技术,在此基础上归纳多模态融合研究的常用公开数据集,并对跨模态转移学习、模态语义冲突消解、多模态组合评价等下一步的研究方向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59.
新型吸附-催化剂La-Cu-Na-γ-Al2O3同时脱除SO2和NO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固定床连续流动反应器研究了新型吸附-催化剂La-Cu-Na-γ-Al2O3同时吸附脱除模拟烟气中SO2和NO的工艺条件、循环使用性能,模拟烟气组成是0.5%SO2、0.15%~0.057% NO、0%~8% O2,Ar平衡.通过对不同温度下比表面分析研究了La-Cu-Na-γ-Al2O3的热稳定性,利用程序升温表面反应(TPSR)研究了La-Cu-Na-γ-Al2O3的再生性能.结果表明,La-Cu-Na-γ-Al2O3的适宜工艺条件是SO2/NO为5.1~3.5、原料气含氧量大于4.5%、吸附温度448 K.La-Cu-Na-γ-Al2O3在循环使用过程中吸附能力下降.与NOXSO工艺的吸附-催化剂Na-γ-~2O3相比,La-Cu-Na-γ-Al2O3同时吸附SO2和NO的能力大(SO2/NO为5.1~3.5时,La-Cu-Na-γ-Al2O3同时吸附SO2和NO的吸附量分别是Na-γ-Al2O3的1.25和4.7倍.)、再生循环使用性能好、热稳定性好,将La-Cu-Na-γ-Al2O3应用于NOXSO工艺可望提高该工艺的脱硫脱氮效率.  相似文献   
60.
研究了不同烧结温度(900,930,950,980,1020℃)对飞机铁基粉末冶金刹车材料材料显微组织、致密化和摩擦磨损性能的影响。借助于材料组织结构、摩擦试验后的材料表面观察及理论分析,阐述了材料组织结构及摩擦磨损变化的机制。结果表明:900℃的试样由于烧结不够充分,材料密度较低,珠光体的数量较少,硬度低,耐磨性差,经过摩擦试验后,摩擦材料表面大面积剥落和点蚀比较严重,材料磨损量较大,磨屑以大块状及条状为主;930℃试样的材料密度增加,珠光体数量增加,硬度及耐磨性增加,经摩擦试验后,试样表面比较光滑,但仍有大量的点状剥落,材料磨损量较900℃的试样有所降低;当烧结温度由950℃升高至1020℃时,由于原子扩散的加剧,材料的基体具有足够强度,珠光体的数量显著增加,显著提高了材料的耐磨性,经摩擦试验后,材料表面生成了完整的氧化膜,材料的磨损量变化不大,相对于950℃和980℃的试样而言,1020℃时的材料摩擦表面出现更少的点状脱落并形成了多层叠加的工作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