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5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22篇
综合类   1篇
能源动力   1篇
石油天然气   11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7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塔西南拗陷油气勘探历程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简要回顾了1952~1996年间塔西南拗陷的油气勘探历程,从塔西南拗陷地质条件的复杂性与认识程度逐渐深化的过程,反映出塔西南拗陷油气勘探面临的难题都是世界性的。在对塔西南拗陷石油地质条件进行讨论的基础上,对山前带、麦盖提上斜坡与巴楚断隆南带提出了相应的勘探对策。  相似文献   
32.
利用最新钻井与地震资料,对准噶尔盆地陆东地区石炭系的地震波组特征展开研究,在此基础上划分了研究区构造-地层层序。通过分析对比30口井的合成地震记录,识别出4个主要反射界面:T0,T1,T2和T3。T0和T2界面反射波振幅强、连续性好、波形稳定,为本区主要的区域性不整合,也是关键的可对比标志层。在此基础上,总结了4个反射界面间各地震地层的波组特征,其中T1与T2之间的反射波组整体振幅弱、中-低频和中-差连续,反射外形呈楔状,可作为陆东地区对比的标志层。在不整合面追踪的基础上,结合露头、古生物资料和年代学资料等,将研究区石炭系划分为4套构造层,从下至上分别为:下沉积岩段C1-s(滴水泉组)、下火山岩段C1-v(松客尔苏组下亚组)、上沉积岩段C2-s(松客尔苏组上亚组)和上火山岩段C2-v(巴山组)。研究认为,石炭系各构造层的分布受基底、构造背景、发育位置及后期改造作用的控制,在弧内断陷和弧前盆地等部位发育的厚度相对较大,在岛弧凸起部位厚度较小;早、晚石炭世末发育的两期构造挤压运动,导致C1-v与C2-s之间的地层及C2-v构造层顶部遭受剥蚀,并使石炭纪断陷发生反转。  相似文献   
33.
准噶尔盆地石炭系烃源岩分布与含油气系统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3  
准噶尔盆地是在前寒武纪陆核和早古生代增生褶皱带的拼合基底之上经历石炭纪—二叠纪过渡阶段后形成的克拉通内坳陷盆地,石炭纪是准噶尔及邻区克拉通化过渡发展的关键时期,在准噶尔地块南、北缘发育了被动大陆边缘,地块内部断陷与凸起相间,断陷内沉积了厚度达2 000~5 000 m的火山碎屑岩系。受海侵范围控制,盆地内部及周缘发育区域展布的石炭系下统滴水泉组和上统巴塔玛依内山组两套有效烃源岩,前者可能是油、气烃源岩,后者是有效的气源岩,上石炭统巴塔玛依内山组火山岩是主要的储集体,由此形成了C1d—C(.)和C2b—C2b(!)两个含油气系统。中侏罗世晚期—晚侏罗世和新近纪以来的构造活动导致了石炭系圈闭的形成、改造与最终定型。不同构造单元后期演化历史的差异导致石炭系含油气系统在平面上产生分异。迄今在石炭系已发现了五彩湾、石西、克拉美丽、克拉玛依二/四/六井区、车排子等多个油气田,油气勘探实践表明准噶尔盆地石炭系具有较好的勘探前景。图8表3参41  相似文献   
34.
为提高临清坳陷东部的油气勘探效率,以构造解析理论和含油气系统理论为指导,采用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了研究区断裂特征、发育演化,并结合油气成藏要素和成藏条件分析了其对上古生界煤成气成藏的影响。结果表明:平面上断层按走向可分为NE向(或NNE向)和NW向(或近EW向)两组;包括正断层和逆断层两种类型,正断层自基底到盖层中均有发育,而逆断层仅发育在侏罗系以下的地层当中,具有基底卷入的特征;断裂活动时期断裂可作为运移通道,对于油气的垂向运移和调整起着控制作用;剧烈的构造活动形成了多种与断层相关的构造类圈闭,圈闭形成时间与油气生成时期匹配良好;综合成藏条件的研究结果认为临清坳陷东部上古生界煤成气主要存在4种成藏模式。临清坳陷东部断层具有多期发育的特征,并控制着上古生界煤成气成藏,勘探重点为新生代断陷区,以晚期成藏为主要勘探类型。  相似文献   
35.
塔里木盆地的地层不整合面与油气聚集   总被引:57,自引:3,他引:54  
何登发 《石油学报》1995,16(3):14-21
塔里木盆地经历了基底形成阶段、克拉通盆地阶段和前陆盆地阶段的长期构造演化.盆地发育了22个层序界面,其中有七个区域地层不整合面,即震旦、志留、泥盆、石炭、上二叠统-三叠、侏罗、第三系底部不整合,分别发育在克拉通盆地或其上前陆盆地或二者之间.这些不整合面为海平面相对变化与构造运动的共同产物.不整合面对油气聚集有重要意义:在不整合面上下形成大量圈闭;改造了储集条件;不整合面(及其上薄层砂岩)是油气长距离运移的有利通道.有关不整合油气藏的勘探在塔里木盆地具有较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6.
前陆盆地构造建模的原理与基本方法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中国中西部前陆盆地构造变形复杂,增大了地震资料的采集、处理、解释与成图的难度,是对圈闭钻探与油气田开发的严峻挑战。应用现代构造地质学的理论与方法建立前陆盆地及其冲断带合理的构造模型,成为油气勘探开发的关键环节。构造建模要综合应用地表地质、遥感、钻井、重、磁、电、地震等资料,将地表构造、浅层构造与深层构造有机结合,建立几何学上内在协调的、运动学上平衡的与力学机制上可行的构造模型。主要遵循4个基本步骤,轴面分析是基础,断层-褶皱形态分析是核心,平衡观念是灵魂,构造复原是手段。中国中西部地区不同类型前陆盆地构造建模的关键环节有较大差别。构造模型随着勘探程度的提高.将不断得到修正,从而越来越符合前陆盆地的特点,满足油气勘探开发的需要.  相似文献   
37.
何登发 《勘探家》1996,1(1):18-24
本文讨论了克拉通盆地的基本概念及类型。从克拉通盆地层序出发,论述了克拉通盆地的不整合、构造沉降、成因机制与构造演化,对这种结构简单而成因复杂的盆地类型从其形成的近同时性出发,将盆地发育与显生宙的两次构造巨旋回相联系。  相似文献   
38.
准噶尔盆地西北缘下盘掩伏构造油气勘探新领域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准噶尔盆地西北缘冲断构造自西向东由北部单斜带、中部向斜带、克一乌断裂带和前缘斜坡带4个部分组成,在纵向又可划分为上、下两个构造层,上构造层的冲断序列要先于下构造层.现今保存下来的冲断构造应始于三叠纪末期形成,并在侏罗纪继承性活动,白垩纪之后冲断活动基本停止.西北缘冲断带下构造层内的背斜圈闭和"帽檐"式圈闭是油气勘探前景很大的新领域,尤其是大侏罗沟横向断裂与克-乌断裂带夹持的三角区域,"帽檐"圈闭埋藏适中,是一个有利的勘探目标.应在获得必要的深部地质资料和速度资料后,再针对保存完整、面积和幅度均较大的下盘掩伏背斜开展地震处理攻关与解释成图.图9参27  相似文献   
39.
三塘湖盆地石炭系烃源岩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三塘湖盆地石炭系烃源岩分布具有南厚北薄的特点,且以马朗凹陷和条湖凹陷的烃源岩厚度最大。烃源岩类型主要包括滨浅海相—海陆交互相的暗色泥岩、凝灰质泥岩和碳质泥岩。盆地内部石炭系烃源岩有机碳含量、生烃潜量及氯仿沥青A的含量均较丰富。干酪根稳定碳同位素值及岩石热解分析结果指示石炭系烃源岩有机质来源广泛,干酪根类型以Ⅱ型为主,也有少量Ⅰ型和Ⅲ型。大部分烃源岩样品实测镜质体反射率大于0.7%,对应的最大热解温度大于435℃,达到了有机质热演化的成熟至高成熟阶段。研究表明,三塘湖盆地石炭系烃源岩为一套好至极好的烃源岩,具有很高的生烃潜力。  相似文献   
40.
碳酸盐岩地层-岩性大油气田是一种重要的油气田类型,勘探已经证实其在全球范围内有着大量的油气资源及油气产量.通过对全球94个碳酸盐岩地层-岩性大油气田的区域展布、层系分布、圈闭类型、储层埋深及储量规模等参数的分析,探讨了其分布的主控因素.这类油气田主要分布于北美、中东和中亚地区,其中北美含油气域的油气最为富集,主要富集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