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5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22篇
综合类   1篇
能源动力   1篇
石油天然气   11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7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51.
含油气系统理论与方法在油气勘探中已获得了广泛的应用,并成为降低勘探风险、提高勘探效益的重要手段。本文在介绍含油气系统基本概念的基础上,论述了含油气系统的描述与模拟,提出了新的含油气系统成因分类,讨论了复杂型含油气系统(以两个含油气系统为例)时空组合的八种基本关系。实例分析是含油气系统研究的重要方法,本文以吐哈盆地八道湾组—三间房组含油气系统为例,介绍了含油气系统分析与应用的具体方法。  相似文献   
52.
中国喜马拉雅运动的期次及其动力学背景   总被引:34,自引:12,他引:22  
黄汲清先生于1945年提出用喜马拉雅运动表示中国境内新生代的造山运动。这一概念为地球科学家普遍接受,但在构造运动分期与地球动力学背景的认识上存在分歧。在对前人的基本观点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地质地貌、岩浆活动、构造变形等大量资料,提出喜马拉雅运动可以分为早、中、晚三期,分别对应于始新世晚期、古近纪与新近纪之间、新近纪与第四纪之间的构造活动。印度与欧亚的碰撞及其持续挤压作用导致了青藏高原及其东南缘与北缘强烈挤压缩短与隆升,东亚大陆向东挤出、深部岩石圈隆升与弧后扩张作用导致了中国东部及其滨太平洋带的伸展裂陷作用。  相似文献   
53.
准噶尔盆地哈拉阿拉特山冲断带构造及找油意义   总被引:12,自引:4,他引:8  
准噶尔盆地西北缘前陆冲断带是自石炭纪晚期发育起来的大型叠瓦冲断系统,哈拉阿拉特山冲断带为其冲断前锋构造带的东段。它由谢米斯台山单斜带、和什托洛盖盆地、哈拉阿拉特山叠瓦构造带和玛湖凹陷西斜坡4部分组成。该冲断带以古生界内部的滑脱面为界,分为上、下两套构造变形层:上构造变形层发育3-4排叠瓦状冲断构造,各冲断层交汇于古生界内部的滑脱面中;下构造变形层可能为10多个古生界断块叠加而成的双重构造。该冲断带宽约61km,构造缩短了53km,构造缩短率约46%.冲断前锋带的构造变形主要发生于三叠纪末,白垩纪时构造活动近于停止。前锋断裂带下盘的准原地系统中发育一系列断层转折褶皱、双重构造等,它们是准噶尔盆地西北缘下盘掩伏带的主要勘探目标,是在克拉玛依油田之下寻找“克拉玛依”的主要领域?  相似文献   
54.
多旋回叠合盆地构造控油原理   总被引:38,自引:9,他引:29  
以塔里木盆地为例,揭示了多旋回叠合盆地的构造控油特点.塔里木盆地是在前震旦纪陆壳基底上发展起来的大型复合叠合盆地,经历了震旦纪-中泥盆世、晚泥盆世-三叠纪和侏罗纪-第四纪这3个伸展-聚敛旋回的演化。塔里木盆地的构造控油作用具有6个基本特点:1三大伸展期的原型盆地发育了三套优质烃源岩;2三次关键构造变革期孕育了三个有效成藏时期;3原型盆地的叠合界面导致了新的成藏组合类型;4多旋回盆地叠合产生了多种成藏模式;5新构造运动导致油气晚期成藏具有普遍性;6油气分布受控于叠加地质结构,具有有序性与层次性,油气分布的有序性受控于盆地结构的层次性。  相似文献   
55.
随着国家“走出去”战略的实施,中国的石油技术服务企业也纷纷走向国际市场,但由于录井行业技术门槛低、投入少、风险低,小公司进入比较容易,因而竞争比较激烈。为此,分析了国际录井市场上中国录井在设备、技术、QHSE管理、作业人员管理、物资材料保障等方面的竞争优势及面临的困难。指出国际录井低端市场进入容易但不能确保赢利,中端市场竞争激烈,高端市场垄断严重。提出了中国录井在国际市场运作应重点加强的3个方面:借鉴在苏丹、叙利亚、阿塞拜疆等国员工当地化的成功经验,积极培养当地员工,降低人力成本和作业风险;在国际市场大力推广使用国内已成熟使用的核磁录井、定量荧光录井、地质导向等中国特色录井技术,增强中国录井的国际竞争力;做好设备、技术、人员等储备,为进入高端录井市场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56.
蒸发岩广泛发育于全球各含油气盆地之中,其发育分布特征与世界大油气田的形成和分布有着密切的关系。通过对全球气候条件、海平面相对变化以及各类型盆地进行研究,分析了蒸发岩的发育特征,盆地内部的限制性洼地、相对停滞的水体以及干旱炎热的气候等共同制约着蒸发岩的形成与分布。通过对蒸发岩封盖能力、热导率以及非能干性的研究,结合东西伯利亚、坎波斯以及扎格罗斯等盆地中大油气田实例,分析了蒸发岩层对大油气田形成的影响。蒸发岩的致密性作为盖层有效地封盖了下伏油气,其热导率又有利于保持温度均衡,使得有机质能够更为彻底地转化;蒸发岩的非能干性使其易于发生滑脱变形,导致上覆储集层裂缝系统发育,极大地改善了其储集性能;蒸发岩强烈变形还可以形成盐构造,为油气聚集形成新的圈闭;蒸发岩的发育在时间上和空间上都制约着全球大油气田的形成与分布。随着油气勘探的不断深入,将会发现越来越多的与蒸发岩有关的大油气田。  相似文献   
57.
塔里木盆地大油田的勘探方向:以麦盖提斜坡构造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登发  孟庆任 《勘探家》1999,4(2):57-64
塔里木盆地的油气勘探实践证明在该盆地寻找“大油田”只能依赖于有机质丰度较高,热演化程度适度的烃源岩。本文从石炭纪原型盆地类型与有机岩相带预测出发,指出也呈区域性展布的,发育在被动辄级厌氧陆架环境的石炭系卡拉沙衣组烃源岩即为这类源岩,主要发育在麦盖提斜坡部位。  相似文献   
58.
含油气区构造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含油气区构造学是探讨构造对沉积、油气成藏与油气(藏)田分布的控制作用的学科,国际石油地质学界非常重视含油气盆地或含油气区的构造研究。研究含油气构造,主要采用“描述”→“理解”→“预测”的方法,随着构造地质学理论的不断突破、实验手段的不断改进,尤其是地球物理勘探技术的不断提高,对含油气区构造的“描述”水平、成因机制的“理解”能力与分布规律的“预测”精度都目益提高。对近20年来在理论基础、方法技术与有效应用方面取得的重要进展进行综述,主要包括:①含油气盆地分析的地球动力学模型;②盆地内构造带的结构、成因与分布规律;③构造解析的理论、技术与方法;④构造控油规律。参80  相似文献   
59.
塔里木多旋回叠合盆地地质结构特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塔里木盆地现今的地质构造特征是在长期的地质演化过程中,不同阶段的不同类型的原型盆地复合与叠加的结果。在纵向上,为区域不整合面分隔;在横向上,为大型断裂带切割,因此,表现出纵向分层、横向分块的不均一特征。构造层序的叠置表现出连续、间断或倒序特点,从而出现了新生代前陆坳陷与中生代断陷的叠置,新生代前陆坳陷与中生代断陷、古生代克拉通被动大陆边缘的叠置,中生代边缘坳陷与早古生代边缘坳陷的叠置,中生代断陷在前陆冲断带后缘的叠置,新生代前陆坳陷与古生代克拉通内坳陷的叠置,中新生代隆起与古生界克拉通内坳陷的叠置,新生代前陆冲断带与古生代大陆边缘的叠置等7种样式。沉积盆地的地质结构对盆地内含油气系统的发育与油气分布起制约作用。晚海西期与晚喜马拉雅期是塔里木盆地的关键成藏时期,相应的古隆起、古斜坡与前陆冲断带决定了油气聚集的部位。  相似文献   
60.
中国克拉通盆地中央古隆起与油气勘探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中央古隆起是因裂谷(或坳陷)急剧沉降、均衡翘升形成的,后期常受到前缘隆起的叠加。中央古隆起有叠加、塌陷、残存三种基本类型,有整体升降与差异构造变形两种运动形式,古隆起对岩相具有控制作用。中央古隆起有利于油气聚集,隆起轴部及上斜坡带是油气聚集的最佳部位,油气田常围绕主要不整合面分布。中央古隆起以古风化壳及其下伏碳酸盐岩、上覆砂岩体为主要勘探目的层,地层—岩性油气藏及披覆背斜油气藏为主要勘探目标。本文根据我国中央古隆起的勘探现状,提出了下一步的油气勘探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