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5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22篇
综合类   1篇
能源动力   1篇
石油天然气   11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7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三角剪切断层传播褶皱是褶皱-冲断带重要的构造样式和圈闭类型,通过研究构造变形几何特征与应变分布规律可探讨其成因机制。采用修正的满足速度连续性和应变相容性的三角剪切带速度分布模型,使用柯西方程计算三角剪切带内瞬时应变速率,分析其应变差异分布;使用MATLAB软件对三角剪切断层传播褶皱进行正演模拟,获得不同参数影响下褶皱的几何形态与累积应变分布特点,根据应变分布特征探讨可能的断层传播模式。结果表明:三角剪切带在断层端点前方区域存在应变集中,断层端点邻近区域变形强烈,将导致断层端点向前传播,应变随远离断层端点迅速衰减,岩层以褶皱形式协调变形;影响三角剪切断层传播褶皱应变分布的参数为三角剪切角与P/S比值。三角剪切角决定了褶皱宽度,剪切角越小,褶皱愈紧闭,应变也愈强烈;P/S比值影响着卷入变形的地层范围与累计应变的时间。高P/S比值时,断层迅速传播,地层变形微弱;低P/S比值时,地层累计变形时间长,变形强烈,断层下盘向斜构造明显发育,出现地层增厚的现象。  相似文献   
62.
鄂尔多斯盆地伊盟隆起上古生界天然气成藏条件   总被引:6,自引:5,他引:6  
利用含油气系统的概念与方法研究伊盟隆起上古生界天然气成藏要素及成藏作用,总结其成藏模式.伊盟隆起上古生界天然气主要来自隆起南部及乌审旗地区的太原组和山西组烃源岩;山西组和下石盒子组冲积扇相辫状水道砂体,河流相河道砂坝砂体及三角洲平原亚相分流河道砂体为最有利储集层;上石盒子组和石千峰组厚层泥岩构成区域性盖层,另有众多局部盖层;生、储、盖层具有良好的组合关系,形成自生自储式(隆起南部)和下生上储式(隆起南部、北部)生储盖组合.天然气主要通过优势输导砂体、不整合面、断层和裂缝组成的输导体系向北部运移;隆起北部地区以局部构造圈闭、远源成藏为主,而南部地区以岩性圈闭、近源成藏为主.  相似文献   
63.
塔里木盆地西南坳陷已有近60年的油气勘探历史,目前已发现了柯克亚、巴什托普、亚松迪、和田河、阿克莫木5个油气田和山1井、柯东1井2个油气藏。对于该一直被寄予厚望的地区,如何深入认识其油气地质条件,加快勘探进程,获得更多的油气发现,始终是石油地质学家与油气勘探家努力追求的目标。塔里木盆地库车坳陷的天然气勘探近10年来取得重大突破。进行2个坳陷的石油地质类比研究是解剖与揭示西南坳陷油气地质条件的重要方法之一。本文立足于库车与西南坳陷已有的油气勘探资料和现有认识,从比较大地构造学与石油地质学的角度深入剖析二者的相似性与差异性。二者虽然在盆-山边界具有逆冲、走滑-逆冲性质,具有现今陆内前陆盆地结构,为不同性质的盆地转换、叠加形成,坳陷内部具有“分块、分带、分层”的特点,油气聚集受断裂带控制明显等方面具有相似性,但更多地体现出彼此的差异性。差异性主要表现在:大地构造背景,深部地质结构,基底性质,构造演化,地质结构,构造变形,烃源岩及其演化,储盖组合,含油气系统,油气成藏机理与成藏模式,油气分布规律等12个方面。其中,大地构造背景差异(库车坳陷与古亚洲洋相关,西南坳陷与特提斯体系相关)及地质结构特点的不同(库车坳陷主体为新生界与中生界叠加,西南坳陷主体为新生界与古生界叠加)是决定其油气成藏差异性的根本因素。石油地质类比表明,西南坳陷的油气勘探需要新的石油地质学理论与新的勘探思维。新的石油地质学理论要明确阐述“古老烃源岩生成的油气在后期强烈构造活动中保存的部位、状态、类型与可能机制”;新的勘探思维迫切需要建立新的三维地质结构概念,整体、动态的勘探观与立体勘探思维,既重视山前带的复杂构造圈闭,也要重视斜坡带的隐蔽圈闭如奥陶系潜山、泥盆系-石炭系地层-岩性圈闭,同时要密切关注逼近寒武系烃源岩的白云岩圈闭。  相似文献   
64.
蒸发岩广泛发育于全球各含油气盆地之中,其发育分布特征与世界大油气田的形成和分布有着密切的关系。通过对全球气候条件、海平面相对变化以及各类型盆地进行研究,分析了蒸发岩的发育特征,盆地内部的限制性洼地、相对停滞的水体以及干旱炎热的气候等共同制约着蒸发岩的形成与分布。通过对蒸发岩封盖能力、热导率以及非能干性的研究,结合东西伯利亚、坎波斯以及扎格罗斯等盆地中大油气田实例,分析了蒸发岩层对大油气田形成的影响。蒸发岩的致密性作为盖层有效地封盖了下伏油气,其热导率又有利于保持温度均衡,使得有机质能够更为彻底地转化;蒸发岩的非能干性使其易于发生滑脱变形,导致上覆储集层裂缝系统发育,极大地改善了其储集性能;蒸发岩强烈变形还可以形成盐构造,为油气聚集形成新的圈闭;蒸发岩的发育在时间上和空间上都制约着全球大油气田的形成与分布。随着油气勘探的不断深入,将会发现越来越多的与蒸发岩有关的大油气田。  相似文献   
65.
多旋回叠合盆地构造控油原理   总被引:29,自引:9,他引:29  
以塔里木盆地为例,揭示了多旋回叠合盆地的构造控油特点.塔里木盆地是在前震旦纪陆壳基底上发展起来的大型复合叠合盆地,经历了震旦纪-中泥盆世、晚泥盆世-三叠纪和侏罗纪-第四纪这3个伸展-聚敛旋回的演化。塔里木盆地的构造控油作用具有6个基本特点:1三大伸展期的原型盆地发育了三套优质烃源岩;2三次关键构造变革期孕育了三个有效成藏时期;3原型盆地的叠合界面导致了新的成藏组合类型;4多旋回盆地叠合产生了多种成藏模式;5新构造运动导致油气晚期成藏具有普遍性;6油气分布受控于叠加地质结构,具有有序性与层次性,油气分布的有序性受控于盆地结构的层次性。  相似文献   
66.
依据南里海盆地中15 个大油气田的资料,应用研究含油气系统的思路与方法,对盆地构造沉积演化及油气地质条件进行剖析,探讨了大油气田的形成条件和分布特征。研究认为,南里海盆地主要发育麦考普组-红层组含油气系统,盆地北缘的大型走滑挤压构造带的油气地质条件最为优越,目前已发现的大油气田集中分布在该构造带上。里海东西两侧岸线附近的褶皱带也具备良好的生储盖条件,有望成为盆地今后油气勘探的有利区带;麦考普组-红层组含油气系统比较年轻,油气的生、运、聚活动仍然活跃,因此,即使是目前勘探程度较高的北缘构造带,仍然具有较大的勘探潜力。  相似文献   
67.
巴西坎普斯盆地大油气田成藏特征与分布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巴西的坎普斯盆地是典型的大西洋型被动大陆边缘盆地,主要经历了裂谷期、过渡期及漂移期3期构造演化,并沉积了与之对应的裂谷期陆相层序、过渡期盐岩层序及漂移期海相层序。其中裂谷期陆相层序中的黑色湖相钙质页岩为盆地中的主力烃源岩,过渡期盐岩层序中的蒸发盐岩将该盆地储集层分隔为盐上和盐下两部分,而漂移期海相层序中发育的浊积砂岩储集着该盆地中90%的已探明油气储量。坎普斯盆地最重要的含油气系统为Lagoa Feia—Carapebus含油气系统,盐下的Lagoa Feia群烃源岩生成的油气通过与盐运动相关的断层运移至盐上Campos群Carapebus组浊积砂岩中储集;油气分布主要受烃源岩的埋深、蒸发盐岩的发育、浊积砂岩的分布以及生长断层的发育等油气地质条件的共同控制。  相似文献   
68.
四川盆地及邻区早侏罗世构造-沉积环境与原型盆地演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李英强  何登发 《石油学报》2014,35(2):219-232
下侏罗统是四川盆地原油勘探的主力层系,研究其构造-沉积环境与原型盆地演化可为油气勘探奠定重要基础。从周缘构造环境、盆地构造沉降、盆-山耦合作用等出发,结合沉积相研究,将盆地沉积充填演化与周缘造山带演化有机结合,重建了四川盆地及邻区早侏罗世各沉积期构造-沉积环境,并探讨了盆地性质及演化规律。早侏罗世四川盆地构造动力学环境经历了强、弱伸展的交替变化,构造沉降经历了快速→缓慢→稳定的变化特征。自流井组珍珠冲段沉积期为强伸展期,于晚三叠世的断陷-坳陷盆地之上开始稳定的坳陷盆地沉积;自流井组东岳庙段沉积期为弱伸展期,盆缘隆升和基底沉降减慢,促进了岩相和岩性都比较稳定的大规模湖相沉积;自流井组马鞍山段沉积期为强伸展期,盆-岭、盆-山构造耦合作用加强,促进了盆地西缘、北缘以粗碎屑为主的辫状河和大型扇体的发育;自流井组大安寨段沉积期为伸展作用最弱、造山带活动最稳定的时期,盆地整体的拗陷速率远大于陆源碎屑的堆积速率,导致了四川盆地早侏罗世最大湖盆的形成。早侏罗世四川盆地及邻区主体为陆内弱拉张环境下的大型克拉通内坳陷盆地,周缘造山、造陆的间歇性活动,湖盆或快或慢的沉降以及局部的古隆起、古坳陷控制着沉积中心整体向盆地北部及NE方向迁移,其演化过程对油气聚集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69.
随着国家“走出去”战略的实施,中国的石油技术服务企业也纷纷走向国际市场,但由于录井行业技术门槛低、投入少、风险低,小公司进入比较容易,因而竞争比较激烈。为此,分析了国际录井市场上中国录井在设备、技术、QHSE管理、作业人员管理、物资材料保障等方面的竞争优势及面临的困难。指出国际录井低端市场进入容易但不能确保赢利,中端市场竞争激烈,高端市场垄断严重。提出了中国录井在国际市场运作应重点加强的3个方面:借鉴在苏丹、叙利亚、阿塞拜疆等国员工当地化的成功经验,积极培养当地员工,降低人力成本和作业风险;在国际市场大力推广使用国内已成熟使用的核磁录井、定量荧光录井、地质导向等中国特色录井技术,增强中国录井的国际竞争力;做好设备、技术、人员等储备,为进入高端录井市场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70.
准噶尔盆地莫索湾凸起油气成藏模式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准噶尔盆地莫索湾凸起属于典型的凹中凸构造单元,有优越的烃源条件,包括石炭系、二叠系、侏罗系三套主力生油层系;垂向上主要发育四套储盖组合。莫索湾凸起的构造沉积演化与地质结构决定了其油气聚集的主要特点,先后经历了早期成藏与调整和中晚期的成藏与再调整,具有“两期成藏、两期调整”特征。生油期、运移期、成藏期、调整期在时空上的有利配置,使本区成为多层系油气富集的有利地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