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78篇 |
免费 | 43篇 |
国内免费 | 17篇 |
专业分类
电工技术 | 2篇 |
综合类 | 12篇 |
化学工业 | 87篇 |
金属工艺 | 9篇 |
机械仪表 | 18篇 |
建筑科学 | 14篇 |
矿业工程 | 1篇 |
能源动力 | 2篇 |
轻工业 | 1篇 |
水利工程 | 20篇 |
石油天然气 | 8篇 |
武器工业 | 5篇 |
无线电 | 2篇 |
一般工业技术 | 42篇 |
冶金工业 | 2篇 |
原子能技术 | 1篇 |
自动化技术 | 12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篇 |
2023年 | 4篇 |
2022年 | 7篇 |
2021年 | 6篇 |
2020年 | 8篇 |
2019年 | 10篇 |
2018年 | 11篇 |
2017年 | 2篇 |
2016年 | 7篇 |
2015年 | 5篇 |
2014年 | 11篇 |
2013年 | 5篇 |
2012年 | 7篇 |
2011年 | 11篇 |
2010年 | 15篇 |
2009年 | 11篇 |
2008年 | 16篇 |
2007年 | 29篇 |
2006年 | 9篇 |
2005年 | 14篇 |
2004年 | 10篇 |
2003年 | 7篇 |
2002年 | 3篇 |
2001年 | 5篇 |
2000年 | 4篇 |
1999年 | 6篇 |
1998年 | 2篇 |
1997年 | 1篇 |
1996年 | 1篇 |
1994年 | 1篇 |
1993年 | 1篇 |
1992年 | 1篇 |
1991年 | 1篇 |
1990年 | 4篇 |
1988年 | 1篇 |
1987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2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72.
73.
74.
75.
硅灰石形貌和尺寸因素对PTFE复合材料摩擦学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同种材质的硅灰石填料有着不同的形貌(纤维状和粒状)和尺寸(d=10μm~60μm;l=50μm~600μm)的特征,考察了填料的形貌和尺寸因素对聚四氟乙烯(PTFE)复合材料磨损性能的影响,并探讨了其影响机理。研究发现,在低载荷下,对于同样尺寸的填料,粒状填料比纤维状填料填充的PTFE复合材料有着更好的耐磨性;而对于纤维状填料,小尺寸填料填充的PTFE复合材料有着更加优越的耐磨性能。在高载荷下,情况则完全相反,此时大尺寸及纤维状填料填充的PTFE复合材料的耐磨性能更加优越。 相似文献
76.
聚甲醛自润滑复合材料的开发与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综述了通过向聚甲醛树脂中添加耐磨聚合物、润滑油及润滑脂,无机润滑剂,纤维材料,金属粉末或薄片,复合润滑剂,以及嵌段共聚,与金属复合改性的方法来制备聚甲醛润滑复合材料,介绍了8类聚甲醛自润滑复合材料的主要性能和应用领域,对聚甲醛自润滑复合材料发展方向及国内聚甲醛复合改性的现状和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77.
钛酸钾晶须增韧尼龙66及其断面分形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钛酸钾晶须用弹性体表面改性后实现了对尼龙66的有效增韧,改性剂 氧树脂用量为晶须的1.5%(质量)时,复合体系的冲击强度比纯尼66提高132%,同时弯曲,拉伸强度分别提高55%和48%,采用显微图像灰度法,对晶须增韧尼龙进行了基于断面小岛周长-面积关系的分形研究,考察了小岛选取对断面分维数测量结果的影响,研究表明,测得的分维数随选取小岛的面积阈值增加而增大,面积阈值达500η^2(η为侧量码尺)后,分维数趋于稳定,晶须增韧尼龙的力学强度与材料断面分维数之间的变化规律一致,对于从材断断裂机制与断面形貌进行了解释。 相似文献
78.
由于激光雷达可直接获得测距信息且相较于视觉传感器对光照等环境变化更具鲁棒性等优点,激光同步定位与建图(SLAM)技术近年来得到广泛发展。传统激光SLAM已取得很多研究成果,但其仅利用几何特征,对场景的理解有限,难以应对复杂任务,除此之外,当前SLAM应用场景已由传统静态场景向复杂动态场景过渡,传统方法由于动态元素干扰大多难以获得较好的性能。因此,语义信息增强的三维(3D)激光SLAM技术愈发受到研究学者们的关注,通过赋予点云语义标签与纯几何特征进行融合,一方面借助语义信息滤除潜在运动对象以解决静态环境假设问题,另一方面以语义信息辅助激光里程计获得高精度的定位与建图。综述了语义信息增强的3D激光SLAM技术研究进展,提出了该技术通用框架,分模块对该领域的突出研究成果及应用进行重点介绍,最后对该领域发展方向进行了总结与展望。 相似文献
79.
80.
建立了一种同时利用管身分布式应变监测数据以及管道三维有限元模型修正的承插式埋地管道完整性评价方法.利用分布式光纤传感器监测管身纵向应变,根据埋地管道与其所处环境建立三维有限元模型,并应用监测数据通过手动调节法修正承插式埋地管道模型,进而由有限元分析获得管口的应力应变和管道剩余承载能力,综合利用上述方法对承插式埋地管道的完整性进行综合评价.通过全尺寸埋地管道在侵蚀坑作用下的监测试验,验证了上述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