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篇
综合类   17篇
化学工业   28篇
机械仪表   1篇
轻工业   2篇
石油天然气   15篇
一般工业技术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2年   1篇
  1996年   1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93 毫秒
21.
通过溶胶-凝胶法控制合成一系列掺杂型LaNixFe1-xO3(x=0.1,0.3,0.5,0.7,0.9)钙钛矿材料,研究其在氙灯条件下对碱性品红降解的效果并解析其降解机理.结合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光电子能谱(XPS)等分析测试与光催化降解评价结果,探究复合氧化物的结构性能与催化效能.研究发现,该LaNixFe1-xO3材料在降解碱性品红溶液时均具有良好效果,其中LaNio.9Feo1O3催化效果最好,当Ni的掺杂量较高时具有更大的比表面积,暴露更多的活性位点,催化剂表面含有更多吸附氧O-/O2-物种,有利于降解碱性品红分子,降解率可达到97%,且有稳定高效的重复利用率.  相似文献   
22.
改性煤基活性炭对Cr(Ⅵ)吸附性能的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以改性煤基活性炭为吸附剂对Cr(Ⅵ)进行静态吸附试验,探讨了吸附时间、溶液pH、吸附剂质量、Cr(Ⅵ)起始质量浓度对吸附剂吸附性能的影响.试验表明,煤基活性炭经改性后,对Cr(Ⅵ)具有良好的吸附性能;在室温时酸性条件下能快速迭到吸附平衡,Cr(Ⅵ)去除率可迭99%以上.改性煤基活性炭对Cr(Ⅵ)吸附效率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23.
以灰分含量不同的碳源和工业级白炭黑为反应原料,采用碳热还原法,制备出具有不同尺寸、不同形貌的β-SiC颗粒,并对其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在1600℃氩气气氛中,当采用石墨碎(灰分≤0.02%)为碳源时,出现两相SiC,随着碳源灰分的增加,产品呈单相β-SiC,进一步增加碳源灰分,β-SiC的晶粒尺寸和颗粒尺寸也增加。不同灰分条件下,单相和两相SiC的出现表明:灰分的增加有利于相变的发生,且其含量对碳化硅的相变有很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24.
戊二醛的合成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戊二醛合成方法的发展沿革,对吡啶法、吡喃法、戊二醇法、戊二酸法、环戊烯法等戊二醛的主要合成方法进行了述评和简单的比较,分析了各种方法的优缺点。随着石油化工的迅速发展,环戊烯(CPE)资源日趋丰富。CPE的氧化法日益受到关注;随着绿色化学的兴起,H^2O^2水溶液氧化法是研究的焦点;而过氧化氢一步氧化环戊烯法是最可行的工业化生产方法。CPE在不同的催化剂存在下,用H^2O^2氧化直接制得戊二醛,收率随使用的催化剂及溶剂不同而异。介绍了催化氧化的机理,重点对催化剂进行了分析。催化剂可以分为过渡金属络合物催化剂、过渡金属酸催化剂、杂多酸催化剂三类,如钼催化剂、钨-硼共催化剂、杂多酸催化剂、钨催化剂等。分析了其优缺点,指出了开发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25.
对不同煤基活性炭、改性煤基活性炭的表面化学特性及吸附对硝基苯酚的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几种改性煤基活性炭的表面酸性官能团均有所增加,吸附对硝基苯酚的能力有较大差异,其中以H2SO4和KCr2O7联合改性效果最为显著。  相似文献   
26.
经复分解反应制得了对甲苯磺酸铝,并用元素分析、IR、TGA等测试技术对产物的组成与结构进行了表针,并将其作为固体酸,用于催化水杨酸与乙酸酐合成乙酰水杨酸的O-酰化反应。实验结果表明,对甲苯磺酸铝对O-酰化反应表现出良好的催化活性,水杨酸与乙酸酐摩尔比1∶2(0.01 mol水杨酸),对甲苯磺酸铝0.15 g,水浴温度75℃,反应时间35 min,乙酰水杨酸平均收率可达87%以上。  相似文献   
27.
综合化学实验是化学实验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本文对宁夏大学近几年来开展的综合化学实验进行了总结,对综合化学实验的组织模式、教学方式及实验设计等方面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28.
实验以苯甲酸和正丁醇为原料,磺化硅胶为催化剂,催化合成苯甲酸正丁酯。以单因素实验法分别考察了催化剂用量、原料配比和回流时间对反应的影响。最佳工艺条件为:催化剂用量为苯甲酸质量的1.64%,n(苯甲酸):n(正丁醇)=1:2.0,回流时间为3.5 h,苯甲酸正丁酯的酯化率为98.60%。  相似文献   
29.
研究了以硅胶负栽碘(I2/SiO2)为催化剂合成苹果酯-A的反应,考察了反应时间、醇酮摩尔比、催化剂质量等因素对苹果酯-A收率的影响。结果表明:12/SiO2是合成苹果酯-A的良好催化荆,硅胶具有显著的催化促进作用.最佳反应条件是在乙酰乙酸乙酯用量为0.1mol,n乙酰乙醴乙酯:n乙二醇=1:1.7,催化荆用量为反应物料总量的0.9%,带水剂环已烷为12mL.回流反应时间为90min,产物收率为88.8%。  相似文献   
30.
电石法生产PVC循环经济技术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电石法生产PVC产品的调查,分析了有关的生产工艺路线,并对PVC后处理产品进行了相应的经济效益分析,认为建立电石法生产PVC的循环经济产业链是实施清洁生产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