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2篇
电工技术   2篇
综合类   1篇
金属工艺   8篇
矿业工程   1篇
武器工业   6篇
无线电   11篇
一般工业技术   3篇
冶金工业   1篇
自动化技术   9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3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1.
含错扰码序列的快速恢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含错扰码序列的快速恢复问题进行探讨。采用Walsh变换法对扰码序列的生成多项式进行了测定。该方法较穷举法,计算复杂度大为降低。采用快速相关算法中的算法A对扰码序列的初态进行恢复。改进了算法A,使用不同于原算法的校验方程构造方法,使得新算法的性能不再受制于生成多项式的抽头数,同时保持了原算法计算复杂度低及实现简单的特点。  相似文献   
12.
为了获取单通道接收信号的信源数目,针对普通信源数估计方法不能直接用于单通道接收信号的问题,提出了基于经验模态分解(empirical mode decomposition, EMD)的信源数估计方法。将单通道信号通过EMD处理,得到多个固有模态函数(intrinsic-mode function, IMF),据此构造数据协方差矩阵。对所构造的协方差矩阵进行特征值分解,采用基于信息论的AIC和MDL准则估计信源数。为进一步提高算法估计性能,引入对角加载技术对矩阵特征值进行平滑处理。仿真实验结果表面,本文提出的方法能够适用于单通道信源数估计,对角加载技术能够显著提高算法检测性能。  相似文献   
13.
提出了一种新的用于实现SDH设备时钟的数字锁相环,采用时数转换器来实现数字锁相环中的鉴相器;该时数转换器的时间测量精度达到200 ps,因而极大地改进了鉴相器的鉴相精度;改进后的数字锁相环具有很好的频率稳定度和相位特性,对时钟源有很好的跟踪能力,且能实现时钟源的平滑切换,完全满足了ITU-T G.813规范要求。  相似文献   
14.
在运用MCAI进行工程制图面授教学中,如何充分发挥传统教学方式和MCAI教学方式中各自的优势克服其不足的问题是当前运用MCAI教学过程中急待解决的。本文从认知学和教育心理学的观点出发,结合教学实践经验,探讨了怎样在工程制图中优化运用MCAI的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15.
路径规划是自主式水下航行器(AUV)研究领域的重要课题之一。传统的AUV路径规划算法,如人工势场法、图搜索法等,容易出现陷入局部最优解、计算速度慢等问题,为克服上述缺陷,本文基于稀疏A*算法,提出了一种新的用于构造搜索空间的随机布点方法,在路径规划区域内,利用随机函数均匀地布撒足够多的搜索节点,从而构成搜索空间,可显著降低计算量,提高搜索效率;并进一步对所得路径进行通视性检查,有效地减少路径点个数和折点数,获得更优路径。仿真试验结果验证了该算法的正确性和有效性,表明该算法具有全局优化能力强、计算速度快的优点,具有一定的工程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基于二维延迟链的高精度时间间隔测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延迟线内插法是一种常用的时间间隔高精度测量方法,具有结构简单、便于片上实现的特点。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二维延迟链的高精度时间间隔测量方法,解决了现有一维延迟链中测量精度与刻度均匀性的矛盾;对二维延迟链的时间间隔测量精度进行了分析,通过QuartusⅡ软件对二维延迟链进行了布线,并由时序仿真得到了100ps的测量精度。  相似文献   
17.
提出了一种实时有效的对任意抽取时隙的识别方法,适用于SDH机制光纤网络.同时,还提出了2种在FPGA上的实现方案,对方案二进行了较详细的描述.最后用Altera公司提供的开发软件Quartus5.0下的信号采集工具SignalTap对方案二的实现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18.
19.
随着网络化测试成为测试技术的重要发展趋势,其底层通信技术作为网络化测试系统实现的关键技术已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为提高网络化测试系统的性能,以WinPcap技术为基础,对通信层中的各个功能模块进行了设计,并实现了数据的捕获、协议分析和统计管理。为提高通信层程序的工作效率,给出了相应的优化方法和技术措施。该设计为网络化测试的底层通信提供了一种解决方案,具有一定的实用和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20.
为了便于40G高速光纤信号数据采集系统的仿真和调试,提出了一种基于高速光电转换模块接口协议SFI-5信号源的FPGA实现方法。该方法采用64位的并行伪随机码作为信号源的输入,按照协议要求同步输出16个16位的数据通道和1个16位对齐通道。经40G高速光纤信号数据采集系统的测试,符合采集系统发送模块性能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