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652篇
  免费   626篇
  国内免费   410篇
电工技术   574篇
综合类   606篇
化学工业   883篇
金属工艺   538篇
机械仪表   658篇
建筑科学   867篇
矿业工程   476篇
能源动力   221篇
轻工业   1247篇
水利工程   379篇
石油天然气   363篇
武器工业   99篇
无线电   813篇
一般工业技术   863篇
冶金工业   282篇
原子能技术   88篇
自动化技术   731篇
  2024年   84篇
  2023年   261篇
  2022年   267篇
  2021年   226篇
  2020年   218篇
  2019年   323篇
  2018年   317篇
  2017年   146篇
  2016年   176篇
  2015年   224篇
  2014年   569篇
  2013年   400篇
  2012年   443篇
  2011年   451篇
  2010年   455篇
  2009年   445篇
  2008年   448篇
  2007年   392篇
  2006年   413篇
  2005年   377篇
  2004年   375篇
  2003年   264篇
  2002年   225篇
  2001年   211篇
  2000年   196篇
  1999年   205篇
  1998年   154篇
  1997年   161篇
  1996年   143篇
  1995年   108篇
  1994年   77篇
  1993年   86篇
  1992年   108篇
  1991年   113篇
  1990年   97篇
  1989年   84篇
  1988年   45篇
  1987年   45篇
  1986年   36篇
  1985年   41篇
  1984年   44篇
  1983年   49篇
  1982年   51篇
  1981年   40篇
  1980年   36篇
  1979年   21篇
  1978年   4篇
  1965年   10篇
  1964年   3篇
  1963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96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用AD8302实现幅相测量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了用于RF/IF幅度和相位测量的新型芯片AD8302的功能及特点,并给出了此芯片在实际工作中的两种典型应用。  相似文献   
22.
卢小松  陈向荣  刘红博 《钢结构》2007,22(6):21-24,20
随着对梁柱节点性能研究的深入,发现连接性能对结构性能有着很大的影响,同时在进行结构柱构件稳定计算时必须考虑柱端约束条件,因此需要将柱端连接性能的影响反映到约束条件中去.现有规范并未就如何考虑连接半刚性性能对柱构件计算长度的影响作出可供直接采用的计算方法.结合规范的制订依据提出了考虑连接性能对柱计算长度影响的计算方法;全盘考虑连接性能对层间整体稳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23.
颈动脉、椎动脉狭窄是临床常见病变,约95%患者是由动脉粥样硬化引起.颈动脉狭窄的外科治疗方法包括传统的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切除术和微创的血管内成形术,支架成形术能否替代传统手术将取决于其安全性及支架植入后的再狭窄.大规模的颈动脉狭窄支架植入临床结果示,6个月及12个月的再狭窄率分别是1.99%和3.46%[1-3].本文综合介绍近年来在血管内支架植入术后再狭窄机制及治疗方面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24.
25.
电控平行排列液晶光栅的光衍射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电控平行液晶光栅的理论进行了分析,并配以结构原理图。通过对平行排列及90°扭曲排列液晶指向矢的计算,得出液晶盒中相应的折射率、相位差与电压之间的关系图,两者经比较证明平行排列更具适用性,并在实验中观测到了平行排列液晶光栅衍射特性与电压的关系。  相似文献   
26.
研制了使用ZnSe棱镜折叠的波导CO_2激光器,提出一种CO_2激光—He-Ne激光调整光路的方法,并获得了该种折叠激光器的振荡。进一步的改进可以提高其输出功率而得到实用性的器件。  相似文献   
27.
28.
密闭式蒸汽凝结水回收节能技术的应用和推广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魏文茂  卢丙方 《节能》1996,(11):17-23
本文阐述了80年代后期开始在我国推广应用的密闭式蒸汽凝结水回收节能技术,及其在各行业应用中的一些典型实例,在大量的推广应用实践中,该技术结合其他节能技术和工业技术,使其获得进一步完善,成功地扩展和提高,成为我国一项新的高效余热回收节能技术  相似文献   
29.
3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