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46篇 |
免费 | 8篇 |
国内免费 | 4篇 |
专业分类
电工技术 | 1篇 |
综合类 | 5篇 |
化学工业 | 18篇 |
建筑科学 | 1篇 |
矿业工程 | 107篇 |
轻工业 | 3篇 |
石油天然气 | 2篇 |
一般工业技术 | 10篇 |
冶金工业 | 8篇 |
自动化技术 | 3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篇 |
2023年 | 5篇 |
2022年 | 5篇 |
2021年 | 7篇 |
2020年 | 9篇 |
2019年 | 5篇 |
2018年 | 16篇 |
2017年 | 6篇 |
2016年 | 11篇 |
2015年 | 6篇 |
2014年 | 16篇 |
2013年 | 7篇 |
2012年 | 4篇 |
2011年 | 6篇 |
2010年 | 9篇 |
2009年 | 7篇 |
2008年 | 2篇 |
2007年 | 5篇 |
2006年 | 1篇 |
2005年 | 6篇 |
2003年 | 3篇 |
2002年 | 3篇 |
2001年 | 3篇 |
2000年 | 7篇 |
1999年 | 1篇 |
1998年 | 2篇 |
1995年 | 5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102.
从岩石的破碎机理、模拟爆破和模拟实验及现场试验结果等方面论述了反向起爆较之正向起爆的优越性 ,建议修订爆破规程有关内容以推广反向起爆。 相似文献
103.
露天矿运输问题优化及其算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综述了四种露天矿运输优化问题的方法,给出了它们各自的适用范围和不足之处,并提出了合理解决露天矿运输优化问题的建议,如建设露天矿运输问题库等。 相似文献
104.
采空区风险等级评价是采空区灾害监测、预防和治理的重要内容。基于灰靶理论,采用灰熵关联分析法,引入平衡函数确定指标综合权重,建立了基于变权综合灰靶模型的采空区风险等级评价方法;选取8个评价指标,构建了采空区风险等级评价指标体系;根据变权综合灰靶模型,计算得到靶心距,形成了定量化的采空区风险等级靶距图,然后以检验样本的靶心距在靶距图上的分布确定其风险等级。利用5个检验样本对变权综合灰靶模型进行了验证,评价结果与实际风险等级一致。同时,将基于灰熵关联分析方法与变权综合权重计算方法的灰靶模型评价结果进行对比,证明了变权综合灰靶模型的合理性和准确性。结果表明,采用变权综合灰靶模型对采空区进行风险等级定量化评价是合理可行的,可作为采空区灾害治理工程指导和管理的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05.
针对乌龙泉矿生产现状和生产能力的决策需求, 采用回归分析方法对该矿近10年的生产成本和产量统计数据进行拟合分析, 确定矿山成本-产量函数表达式, 进而基于资源价值最大化原则建立乌龙泉矿生产能力规划模型, 探寻该矿0~+43 m开采范围内矿产资源开采量的变化规律, 客观地反映了该矿矿体赋存条件差异和开采技术条件差异对生产能力决策的影响, 减少了模型参数确定的主观随意性。结合矿山现有设备配置及使用情况, 遵循设备投资投入最小原则, 确定该矿0~+43 m开采范围内的生产能力方案为: 第1阶段(第1~15年)生产能力为240×104 t/a;第2阶段(第16~30年)生产能力为350×104 t/a。 相似文献
106.
107.
针对采矿方法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模糊性与不确定性,根据矿山生产实际经验与评价指标选取原则,选取损失率、贫化率、生产能力、采切比、采矿工效、采矿成本、安全性、通风条件、工艺复杂性、适应性、炸药单耗、施工难易性、机械化程度、劳动强度等14项指标作为评价指标。以属性区间识别理论为基础,建立了采矿方法综合评价的属性区间识别模型,采用均化系数将属性测度区间转化为综合属性测度;然后采用乘法合成法将主客观权有机结合得到了理想的组合权重;最后分别根据置信度准则、灰色接近度和评分准则进行采矿方法等级识别和比较排序分析。将该方法应用于某矿采矿方法选择中,应用案例计算的各采矿方案的采矿方法综合优越度分别为1.766 3、2.125 9、2.506 1、1.662 8、1.503 0,确定多层条带开采嗣后充填法为最优的开采方案实例。研究表明,该模型简单方便、合理有效,为采矿方法优选提供了一种新方法。 相似文献
108.
针对围岩黏结过程中可提供膨胀力的膨胀型注浆材料配制问题,开展以静态破碎剂为膨胀源、水泥为胶结剂的膨胀型浆体配比试验,探究不同膨胀剂掺量下膨胀浆体的膨胀特征及力学破坏特征。试验结果表明:静态破碎剂-水泥浆体的膨胀特征呈现终凝前缓慢膨胀、终凝后加速膨胀、减速膨胀及稳定等4个阶段;当膨胀剂掺量分别为3%、6%和9%时,膨胀胶结体试样达到稳定阶段时的平均膨胀率分别为2.76%、8.92%和13.57%;随着膨胀剂掺量增加,试样抗压强度不断降低;胶结体试样破坏特征表现为:随着膨胀剂掺量增加,试样由拉伸破坏逐渐向剪切破坏转变,再向碎胀型破坏转变,试样自身膨胀后由脆性向延性发展;试样体积膨胀导致裂纹滋生,通过DoseResp函数拟合得到膨胀后试样的单轴抗压强度与体积膨胀率的关系,膨胀型浆体单轴抗压强度受膨胀率增加的影响先变小后变大再变小。膨胀型浆体性能的研究对节理面膨胀浆体注浆技术的工程应用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09.
如何实现复杂地形下缓倾斜矿体安全高效开采是目前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以宜昌某磷矿为工程背景,根据地应力不均匀分布特征构建分区采场结构,基于"协同开采"理念,提出了与其相适应的条带充填分区协同开采技术,实现了同一盘区回采与充填协同作业。运用物理相似模拟试验方法,研究了分区协同回采过程中顶板及围岩矿柱的受力变形特征及其变化规律,探讨了分区充填过程中采场矿柱的承载机制。结果表明:采区之间相互干扰程度较弱,围岩应力转移程度受埋深和开采步骤的影响较大;随着开采与充填的协同进行,不同采区条带上方顶板受拉与受压交错性分布;分区协同回采过程中,围岩及充填体矿柱并未发生明显破坏,其中一步骤充填体和围岩矿柱是采场内的主要承载体,二步骤充填体的承载作用相对较弱;盘区矿柱之间及隔离间柱发生了非对称性变形。为了进一步降低充填成本,在原有协同充填模式的基础上适当降低二步骤充填体的力学强度,并通过数值模拟方法验证了优化后采场充填模式的可行性。条带充填分区协同开采技术有助于实现复杂地形下缓倾斜矿床安全、高效、经济开采。 相似文献
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