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69篇 |
免费 | 8篇 |
国内免费 | 13篇 |
专业分类
电工技术 | 7篇 |
综合类 | 23篇 |
化学工业 | 23篇 |
金属工艺 | 4篇 |
机械仪表 | 8篇 |
建筑科学 | 11篇 |
能源动力 | 2篇 |
轻工业 | 31篇 |
水利工程 | 8篇 |
石油天然气 | 4篇 |
无线电 | 3篇 |
一般工业技术 | 56篇 |
冶金工业 | 6篇 |
自动化技术 | 4篇 |
出版年
2023年 | 7篇 |
2022年 | 3篇 |
2021年 | 5篇 |
2020年 | 2篇 |
2019年 | 4篇 |
2018年 | 6篇 |
2017年 | 11篇 |
2016年 | 6篇 |
2015年 | 5篇 |
2014年 | 11篇 |
2013年 | 3篇 |
2012年 | 8篇 |
2011年 | 6篇 |
2010年 | 7篇 |
2009年 | 5篇 |
2008年 | 6篇 |
2007年 | 7篇 |
2006年 | 5篇 |
2005年 | 4篇 |
2004年 | 11篇 |
2003年 | 7篇 |
2002年 | 12篇 |
2001年 | 8篇 |
2000年 | 3篇 |
1999年 | 6篇 |
1998年 | 10篇 |
1997年 | 8篇 |
1996年 | 2篇 |
1995年 | 4篇 |
1993年 | 2篇 |
1992年 | 1篇 |
1991年 | 1篇 |
1990年 | 2篇 |
1989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81.
高等教育质量的日益提高,研究生学术演讲掀起了高校科研素养培育制度的热潮。研究生的阅读、写作、演讲和答辩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提升。然而,研究生固有的心理素质、道德素质和文化素质难以适应科研素养培育的要求。这就需要研究生健全心理素质,提高道德素质,强化文化素质,以推进学术演讲的进程。另外,加强研究生观察和应变能力以提高其科研素养。 相似文献
182.
毛细管气相色谱法检测水中的苦味酸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将水样中的苦味酸氯化后,采用气相色谱法分离和检测水样中的苦味酸氯化产物,在HP-1毛细管柱上,对苦味酸的氯化产物有较好的分离效果,方法快速、反应物有较好的分离效果。方法快速、反应较为彻底,灵敏度高、精密度和准确度较好。 相似文献
183.
Scatchard-Hildebrand热力学模型在PA印刷层迁移预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Scatchard-Hildebrand热力学模型对塑料印刷层中有害物质迁移分配系数预测的适用性和准确性。方法以聚酰胺(PA)印刷层中5种迁移物为代表,选取相关文献中PA印刷层中有害物质向不同模拟液中迁移的实验测试结果数据,对分配系数实验值Fexp与模型预测计算值Fsim作对比分析,并用实验数据对Scatchard-Hildebrand统计热力学模型进行校正,研究了模型修正系数Ks(Ks=ln(Fsim/Fexp))与迁移物相对分子质量(M)及其醇-水分配系数(log P)以及模拟液极性(Ps)间的关系。结果 PA印刷层中有害物质迁移分配系数的预测模型修正系数Ks与M和Ps间呈现显著的线性关系,得到了修正后的分配系数预测模型。结论修正后的Scatchard-Hildebrand热力学模型对预测塑料PA印刷层中有害物质迁移分配系数具有一定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184.
185.
186.
包装工程专业人才知识结构与创新能力培养研究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调研,分析了包装工程专业人才知识结构的特点、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提出了针对包装工程专业课程体系与创新能力培养教学改革的具体措施,总结了近年来的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经验,为包装工程专业人才知识结构与能力培养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87.
通过分析国内包装业专业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探索社会需要、适应学科发展的人才培养模式,提出培养包装与印刷专业复合型人才的教学改革方案。 相似文献
188.
目的研究低温气调贮藏环境下不同预处理对荔枝贮藏综合保鲜效果的影响。方法在温度3℃,相对湿度90%,O_2和N_2的体积分数分别为5%和95%的条件下,分别用质量分数为1%的施保克或质量分数为5%的抗菌肽浸泡3 min,2种不同厚度PE包装袋,及不同时长的臭氧处理技术对荔枝进行保鲜处理,通过三因素三水平正交试验设计不同处理组合,分别检测不同处理组合荔枝气调贮藏过程中的褐变程度、质量损失率等理化指标。结果不同处理组荔枝的褐变程度、质量损失率等理化指标变化趋势波动较大;三因素之间对荔枝褐变程度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影响具有显著性(P<0.05)。得出荔枝保鲜最佳工艺,即用质量分数为1%的施保克浸泡3 min+PE20包装+10 min臭氧处理并持续喷淋50 mg/L水杨酸。结论文中的最佳工艺结合低温气调贮藏能有效延长荔枝5~9 d的保鲜期。 相似文献
189.
研究10%苯醚菌酯悬浮剂对刺梨白粉病菌(Sphaerotheca sp.)孢子萌发的影响及田间防治效果。结果表明,10%苯醚菌酯悬浮剂各质量浓度处理对刺梨白粉病菌孢子萌发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且对刺梨白粉病具有良好的防治效果。10%苯醚菌酯悬浮剂66.67 mg/L处理对刺梨白粉病的防治效果最好且刺梨产量最高,药后7 d、14 d的防效分别为85.34%、94.25%,刺梨产量为7 432 kg/hm~2,增产率达399.78%。苯醚菌酯是防控刺梨白粉病的有效药剂,可有效控制白粉病的发生危害。 相似文献
190.
通过测定桉叶精油在气相、液相和固相扩散方式下对供试菌的抑菌圈大小和最低抑菌浓度(MIC),探讨桉叶精油气相扩散抑菌效果,并结合气相色谱-质谱(GC-MS)和顶空固相微萃取(SPME)/GC-MS技术,对比分析气态桉叶精油的抑菌成分。结果表明:桉叶精油通过气相扩散方式抑菌也具有明显抑菌效力,对供试菌的MIC值范围为0.045~0.36mg/mL,显著低于液相MIC值(4.5~18.0 mg/mL)和固相MIC值(4.5~18.0 mg/mL);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抑制作用较好,对黑曲霉抑制作用稍差;气态桉叶精油与桉叶精油的主要成分无显著差别,均以萜烯类和醇类物质为主,萜烯类物质相对含量的升高导致抑菌活性变强;气态桉叶精油的抑菌活性与α-蒎烯、右旋柠檬烯、3-蒈烯、异松油烯和月桂烯等物质有关。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