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3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5篇
电工技术   11篇
综合类   83篇
无线电   163篇
一般工业技术   2篇
自动化技术   2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45篇
  2004年   34篇
  2003年   27篇
  2002年   25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24篇
  1999年   19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5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低密度校验码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低密度校验(LDPC)码的奇偶校验矩阵的构造方法和编译码方法进行了分析和总结,对LDPC码的应用及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92.
矢量广播信道下CDMA和TDMA信道容量的比较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对矢量广播信道下TDMA(tim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系统和CDMA(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系统的速率和容量(sum rate capacity)进行了研究。在TDMA系统中,每一时刻基站只能向一个用户发送信号,而CDMA则可以同时向所有的用户发送信号。对于TDMA系统,当信道是标量时,它可以达到速率和容量,而当基站带有多根天线时,TDMA的速率和容量就不是最优的。经过详细的分析,推导出了CDMA 系统在矢量广播信道下速率和容量的上界以及TDMA系统在矢量广播信道下速率和容量的下界。通过2个界的比较表明,在矢量广播信道下CDMA系统速率和最多是TDMA系统的min(M,K)倍,其中M是发射天线的数目,K是系统中的用户数目。  相似文献   
93.
分布式天线系统的信道分配问题是整个系统发挥优势的关键之一,考虑选择四根天线的情况,采用动态信道分配方案,对于随机、最大SIR、最小SIR和最大SIR最小等方案进行仿真分析,最小SIR由于使得信道分配达到最大紧致,阻塞率最低,充分利用频谱资源.  相似文献   
94.
最小尺度过饱和小波包分多址通信及其多用户检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提高无线通信系统的容量,引入过饱和小波包分多址(wavelet packet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WPDMA)通信.提出一种最小尺度过饱和小波包分多址地址码集,该地址码集选取最小尺度的小波包基函数作为过饱和地址码,也就是选取小波包树型结构中尽量靠近根节点的地址码作为过饱和地址码.利用小波包整齐的树型结构,将针对树型结构的低复杂度的最优检测算法作为过饱和小波包分多址系统的多用户检测方法.最小尺度过饱和多址系统可以提供比正交多址系统更高的容量,而在AWGN信道和单径Rayleigh衰落信道下的仿真都表明,最小尺度过饱和多址系统的性能仅稍差于正交多址系统,性能可以接受.针对树型结构的低复杂度最优检测算法使过饱和小波包分多址检测的复杂度从用户数的指数次方降为低阶多项式次方.  相似文献   
95.
Chent等研究了n-Star网络中的点到多点并行路由问题,对前人的工作做了很大的改进,给出了一个几乎最优的时间复杂度为O(n^2)的算法,由Chen的算法所给出的n-1条路P2,…,Pn满足│Pi│≤dist(v1,vi)+6,其中Pi是连续vi到v1的路,│Pi│表示路Pi的长度,dist(v1,vi)表示vi到v1的最短路的长度。  相似文献   
96.
TDD-CDMA系统的上下行时隙的不对称性可以造成严重的交叉时隙干扰。为了降低交叉时隙的干扰,提出了带缓冲区的动态信道分配算法(PGBDCA),在把小区分成内部区和外部区的基础上,引入了缓冲区,专门用来处理增益门限值附近用户的时隙分配。使用静态系统仿真的方法对算法进行了仿真,结果表明PGBDCA 算法与其他传统的动态信道分配算法比,它可以接入更多的用户,提高系统的性能。同时缓冲区的大小和位置也对系统性能有很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97.
王文  吴伟陵 《机器人》1981,3(6):54-58
信息处理 5—1 信源剩余度和统计编码方法 研究信源编码的目的是为了提高通信效率,相同字母表的信源,由于概率分布不同和符号间相互关系不同,而熵不同,其中以符号间相互独立且等概率时的熵为最大。在连续消息情况下,最佳分布还与消息的限制条件有关。  相似文献   
98.
基于同步时间扩展处理的信道编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信号在时间域上进行扩展,使符号的持续时间增加,可以有效增强信号抗时间选择性衰落,特别是平坦性衰落的能力。理论分析表明通过同步时间扩展处理,时间选择性衰落可以被克服,衰落信道成为类加性白噪声信道。将时间扩展作为信道预编码处理技术,信道编码只需在加性白噪声环境下设计,这将减化信道编码设计和实现的复杂性,提高通信系统的可靠性。计算机仿真表明同步时间扩展作为信道预编码技术可以有效改善编码特性。  相似文献   
99.
V-BLAST算法在MIMO相关信道下的性能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给出一个MIMO相关信道模型,利用该模型,通过仿真分析研究了VBLAST算法在相关信道下MIMO系统 的性能。仿真结果表明,接收机的性能随信道相关性的增大而下降,但接收端的相关性对系统性能的影响大于发射端的相关 性对系统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0.
给出了一种新的线性空时多用户接收机的一般表达形式。对这种表达形式的分析表明,线性空时多用户接收机可以分解为4个级联部分,即匹配滤波、空域合并、多径合并和多用户检测器,并且前3个部分的运算仍是以单用户接收为基础的。仿真结果表明,这种结构分解可以有效降低线性空时多用户接收机的计算复杂度,加快自适应接收机的收敛速度,更利于实际系统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