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8篇
  免费   5篇
综合类   8篇
化学工业   63篇
机械仪表   1篇
轻工业   1篇
石油天然气   5篇
一般工业技术   3篇
冶金工业   1篇
自动化技术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Fe3+掺杂对LaCoO3光催化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柠檬酸络合法制备了LaCo<,1-x>Fe<,x>O<,3>纳米光催化剂,用XRD、SEM、UV-Vis等技术对样品的形貌及光吸收特性进行了表征,以高压汞灯为实验光源、以甲基橙的脱色率为指标考察了样品的光催化活性.结果表明,Fe<'3+>的掺杂增强了LaCoO<,3>的光吸收特性,对LaCoO<,3>的光催化活性有...  相似文献   
22.
采用柠檬酸络合法制备了LaCo1-xFexO3纳米光催化剂,用XRD、SEM、UV-Vis等技术对样品的形貌及光吸收特性进行了表征,以高压汞灯为实验光源、以甲基橙的脱色率为指标考察了样品的光催化活性。结果表明,Fe3+的掺杂增强了LaCoO3的光吸收特性,对LaCoO3的光催化活性有较大促进作用,且掺杂量x=0.03时效果最好,对甲基橙的降解率可达75.16%,而未掺杂时只有43.25%。  相似文献   
23.
赵亮  吴广文  吴浩  周耀华  吕露  涂昉 《广州化工》2012,40(20):75-77
以乙醇、二苯基二氯硅烷为原料采用直接法合成二苯基二乙氧基硅烷。考察了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原料配比、溶剂用量等因素对反应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最佳的反应条件为:n(乙醇)∶n(二苯基二氯硅烷)=2.6∶1,保温82℃反应5 h,甲苯用量50 g。在此条件下,产品收率达86.7%,产品纯度高达97.2%。采用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氢谱对其结构进行了确证。  相似文献   
24.
以自制孔雀石为前驱体进行焙烧得到CuO-Bi2O3催化剂。考察温度对前驱体制备的影响,通过TG分析得出较佳的焙烧温度。借助XRD、SEM、BET等分析手段对催化剂颗粒的形貌和比表面积进行表征。以甲醛乙炔化反应合成丁炔二醇为活性评价实验,考察Bi质量分数、催化剂用量、反应温度、反应时间等因素对反应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当Bi质量分数为20%,催化剂用量为8 g/(100 mL甲醛),反应温度为90℃,反应时间为12 h时,BD的收率可达89.5%。  相似文献   
25.
以Pd-Cu/La0.5Pb0.5MnO3为催化剂,采用固定床反应器较为系统地考察了反应温度、压力、气体和液体流率、溶剂等因素对苯酚氧化羰基化合成碳酸二苯酯(DPC)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以碳酸二甲酯为溶剂、四丁基溴化铵为助催化剂,当反应液中苯酚的质量分数为30%,混合气体中氧气的质量分数为5%,反应液体体积流量为10mL/m in,反应气体体积流量为200 mL/min,反应温度80℃,反应压力为2.5 MPa,DPC的收率为4%左右,DPC的选择性在99%以上,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6.
以硅粉、乙醇为原料,以氯化亚铜、氧化铜、铜粉混合物为催化剂直接合成了三乙氧基硅烷,考察了硅粉粒度、反应温度、溶剂用量及乙醇流量对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直接法合成三乙氧基硅烷的最佳工艺条件为:硅粉粒度60~200 μm,V(溶剂)∶m(硅粉)=2∶1,反应温度215℃,0.6《乙醇加入速度(L·h-1)/反应介质体积(L)《0.8,此时产品收率达80%以上、选择性约为90%.  相似文献   
27.
王波  熊芸  吴广文  熊泽  朱韧 《现代化工》2020,(5):176-180
以豆渣为原料制备铁基粒子电极(Fe2O3/C),并将其用于三维电化学系统深度处理精制棉废水。基于响应面优化法(RSM)的中心复合设计(CCD)模型实验,考察反应时间、电流和极板间距对氯离子及COD去除的影响。通过模拟和方差分析得到显著水平的二次响应曲面模型。由响应曲面分析氯离子及COD去除的最佳处理条件为:反应时间为173. 8 min、电流为0. 58 A和极板间距为4. 0 cm,此时氯离子及COD实际去除率分别为71. 87%、75. 23%,与模型预测值(74. 72%、79. 34%)接近。  相似文献   
28.
前言 羧甲基纤维素[C_6H_7O_2(OH)_2(OCH_2COOH)]n一般是以游离的羧酸形态存在,其官能团与纤维素羧基反应,形成内酯环结构,不溶于水,因而使用价值不大。在工业上所用的羧甲基纤维素,都是以钠盐的形式存在,即羧甲基纤维素钠。在实际应用中,常将羧甲基纤维素钠俗称为羧甲基纤维素,缩写为CMC CMC是一种水溶性纤维素衍生物,它在纤维素醚类衍生物中用途最广。CMC能形成高粘度的胶体溶液,它是一种阴离子型电解质,不会发酵,有抗盐能力,还具有一定的稳定性。CMC在印染工业上可作上浆剂、增调剂、乳化剂;在医药工业上可作针剂的乳化稳定剂、片剂的粘结剂和成膜剂;在造纸、陶瓷、食品和石油等工业上可作增调剂。目前国内有38种产品年需要CMC  相似文献   
29.
前言 肼(hydrazine)由弗歇尔(Fisher)于1875年以有机衍生物的形式鉴定出来。1887年柯求斯(c—aotias)首先分离出了肼。1907年拉希(Rashing)发明了以氨和次氯酸钠反应制备水合肼的方法。日本于1939年在大冢(Ohmiya)制药厂开始生产水合肼。50代我国北京、上海等地也开始了水合肼的生产。  相似文献   
30.
盐酸乙脒新工艺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盐酸乙脒新工艺在传统工艺技术生产盐酸乙脒装置中的应用研究过程与结果,原装置主要原料乙腈平均单耗0.63t/t,产品收率68.9%,采用新工艺后,乙腈平均单耗0.464t/t,产品收率93.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