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6篇
  免费   21篇
  国内免费   7篇
电工技术   16篇
综合类   8篇
化学工业   53篇
金属工艺   4篇
机械仪表   18篇
建筑科学   11篇
矿业工程   3篇
能源动力   4篇
轻工业   21篇
石油天然气   1篇
无线电   29篇
一般工业技术   65篇
冶金工业   3篇
原子能技术   13篇
自动化技术   15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25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5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261.
本文介绍了大连理工大学化学工程与工艺国际班建设的实践,包括制定国际化与本土化统一的国际班人才培养方案,建立由优质海外资源和校内双语教师组成的全英语教学团队,推进与国际接轨的教学方法改革,增强国际化氛围的校内辐射,以此提升国内高校人才培养的国际化程度、培养国际化化工人才。  相似文献   
262.
针对香辛料中的去甲乌药碱、曲托喹酚,建立了一种基于固相萃取前处理技术结合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PLC-MS/MS)的检测方法。该方法以去甲乌药碱-D4和曲托喹酚-D9为内标,样品采用0.5%甲酸-甲醇提取,经MCX固相萃取柱净化后,将待测液引入UPLC-MS/MS进行分析,在ACQUITY HSS T3色谱柱上洗脱,多反应监测模式(MRM)下定量分析。结果表明,在2.0~100 ng/mL浓度范围内去甲乌药碱和曲托喹酚具有较好的线性关系(y=1.83952x+0.096246,r=0.999948;y=1.38263x–0.177529,r=0.999846),方法检出限为5.0μg/kg,定量限为10.0μg/kg,化合物在不同基质的3个加标水平(10.0、50.0、200μg/kg)下的回收率为84.6%~108.6%,精密度为1.2%~3.5%(n=6)。采用所建立的方法对市售的30种香辛调味料中的去甲乌药碱和曲托喹酚进行检测,在陈皮、荜拨、毛桃、黑胡椒、香叶、桂枝、肉蔻、桂皮、花椒、白胡椒中检出去甲乌药碱,曲托喹酚均未检出。综上,该方法准确、灵敏、稳定,可用于香辛料中去甲...  相似文献   
263.
抑制二次电子发射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电介质和金属表面被激发出来的二次电子(Secondary electron emission,SEE)可以显著地改变该表面附近的电势分布和通量.在一些情况下,如电子束焊机、扫描电子显微镜、透射式电子显微镜、电子衍射仪、俄歇电子能谱仪、电子倍增管等应用中,二次电子的次级倍增效应得到很好的应用.然而在另一些情况下,例如射频放大器、粒子加速器和霍尔推进器、电子真空管、空间宇宙飞行器表面等应用中,二次电子会对仪器产生不利的影响.因此,抑制二次电子发射及研究减少二次电子产额(Secondary electron yield,SEY)是非常有意义的.现有的抑制二次电子发射的研究方法有外加偏置场法和表面处理法,其中通过外加电场或磁场来抑制二次电子的激发会对入射束流、束斑产生不利影响,因此表面处理法更具优势.表面处理法主要分为三类:表面陷阱构造(矩形以及三角形的凹槽、微孔结构、纤维结构、泡沫结构等)、表面镀膜(石墨烯膜、TiN膜等)、表面束流处理(激光刻蚀、磁控溅射法).这些抑制二次电子激发的方法主要为了达到两个目的,一是减少物体表面的真二次电子的发射,二是捕获发射的二次电子,使之不能逃逸.本文总结了一些抑制二次电子激发的方法,比较不同方法或不同影响因素对二次电子的影响.  相似文献   
264.
该文以实现宽谱减反、吸收增强的介质纳米结构织构化表面超薄晶硅太阳电池为目标,利用时域有限差分(FDTD)方法,系统仿真不同形貌纳米结构对太阳电池宽谱减反及吸收性能的影响。同时,借助仿真所得电场强度分布数据,进一步分析介质纳米结构织构化表面的超薄晶硅电池减反及陷光机理。结果表明:基于Mie共振散射、Fabry-Perot共振等多种模式的共同作用,表面制备介质纳米结构的超薄晶硅电池对入射光的吸收能力较表面制备单层减反层的电池大大提升,在部分波段甚至超过Yablonovitch界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