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26篇
  免费   127篇
  国内免费   61篇
电工技术   86篇
综合类   98篇
化学工业   182篇
金属工艺   317篇
机械仪表   161篇
建筑科学   140篇
矿业工程   56篇
能源动力   32篇
轻工业   93篇
水利工程   60篇
石油天然气   55篇
武器工业   29篇
无线电   158篇
一般工业技术   118篇
冶金工业   53篇
原子能技术   23篇
自动化技术   253篇
  2024年   22篇
  2023年   68篇
  2022年   71篇
  2021年   44篇
  2020年   66篇
  2019年   75篇
  2018年   68篇
  2017年   50篇
  2016年   33篇
  2015年   37篇
  2014年   115篇
  2013年   120篇
  2012年   107篇
  2011年   128篇
  2010年   133篇
  2009年   101篇
  2008年   113篇
  2007年   95篇
  2006年   71篇
  2005年   70篇
  2004年   60篇
  2003年   42篇
  2002年   35篇
  2001年   41篇
  2000年   32篇
  1999年   18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4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1篇
  196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11.
7075铝合金的变化型临界损伤因子(英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韧性断裂作为一种主要的失效形式制约了成形工艺开发。Cockcroft-Latham损伤准则适用于多数合金韧性断裂失效的数值计算。对于应变软化型7075铝合金,确立临界损伤因子并揭示其与变形条件间的内在联系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压缩试验与数值模拟相互佐证的途径获得了7075铝合金临界损伤因子及其分布规律。结果表明:温度一定时,最大累积损伤值随着应变速率的增大而单调减小;7075铝合金的临界损伤因子不是常数,而是为在0.255~0.453范围内变化的变量;可由应变速率和温度为自变量表征临界损伤因子的变化规律。根据临界损伤因子规律分布图,可以精确地预测材料加工中发生断裂的时刻和位置,此外,还可识别出稳健的加工工艺参数区间。  相似文献   
112.
裂纹缺陷严重影响大型锻件的合格率及使用寿命。为保证核电大型锻件质量、提高核电压力容器安全性,以加热温度、下压量以及保压时间为参数,采用预置裂纹方式对核电压力容器用钢SA508-3进行内部裂纹高温焊合实验研究。裂纹焊合效果采用金相显微镜、扫描电镜、能谱分析及力学性能实验等进行评价。结果显示,在高温短时间小变形情况下SA508-3材料内部裂纹均能焊合,裂纹焊合最低条件为:加热温度1100℃,变形量10%,保压时间15 s;焊合后试样强度值与基体相似,但塑性值有较大波动;根据扫描电镜及能谱分析确定,试样连接过程中带入的大量夹杂物是材料塑性指标波动较大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13.
塔中83井钻杆断裂原因分析及预防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塔中83井钻杆断裂事故进行了调查研究,对钻杆断口进行了宏观分析和微观分析,对断裂钻杆化学成分、力学性能和金相组织进行了试验分析.分析结果认为,钻杆材质符合有关标准规定,钻杆断裂属于H2S应力腐蚀断裂(Sulfide Stress Cracking,以下简称SSC).通过对该井H2S含量测定和H2S分压计算,认为该井H2S分压已远超过NACE标准规定的发生应力腐蚀的界限.根据塔里木油田现状,建议使用铝合金钻杆和防硫钻杆.  相似文献   
114.
The effect of tensile stress on thermal microstructure evolution of Ω phase in an AI-Cu-Mg-Ag alloy with high Cu/Mg ratio and higher Ag content was investigated by 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copy (TEM) .The samples were aged at 200 ℃ for 1 h (T6 condition), then thermal exposed at 250 ℃ for 100 h with and without a tensile stress (130 MPa), respectively.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Ω precipitates uniformly disperse in the matrix as a major precipitate after artificially aging at 200℃ for 1 h (T6 condition). Exposed at 250℃ for 100 h without stress, Ωprecipitates dissolve dramatically. Whereas, during stress exposure they coarsen unexpectedly rather than dissolve into matrix. It can be deduced that the stress retards the redissolution of Ω phase.  相似文献   
115.
周杰 《煤炭科技》2001,(3):53-54
介绍了张双楼煤矿西翼通风系统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两套方案:①调整风叶角度;②降低能风阻力。经过比较分析,选用了第二套方案。之后又对该方案作了进一步的分析研究,最终确定该方案为施工方案。通过系统调整后的效果分析证明,选用该方案不仅可满足采区风量的正常需要,矿井安全生产有了保证,也可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16.
基于遗传算法的锻模阻力墙结构多目标优化设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传统模锻工艺中飞边槽结构的不足,在综合常规飞边槽与楔形飞边槽优点的基础上,提出锻模新型飞边结构形式--阻力墙.以减少模具磨损和降低成形载荷为目标,通过优化分析得到最佳阻力墙结构参数,为阻力墙的应用提供设计依据.应用拉丁超立方方法对阻力墙结构参数进行抽样,对所得样本进行有限元模拟.将模拟结果作为响应,以阻力墙结构参数为变量,分别建立模具磨损和成形载荷的Kriging模型.基于上述近似模型,采用线性加权法将磨损Kriging模型和载荷Kriging模型转化为单目标函数,利用遗传算法进行全局寻优,得到优化的阻力墙结构参数.采用该方法,充分利用Kriging模型适合计算机仿真的优点,并利用遗传算法适合求解隐式函数优化问题的特点.以曲轴为例,验证了阻力墙的优化设计应用.  相似文献   
117.
为改善基于扫描电镜微纳遥操作系统的力觉临场感与稳定性,针对微纳遥操作系统提出一种基于滑模的阻抗控制策略。主操作手端应用阻抗控制策略,以提高主操作手的顺应性;从操作手端采用基于滑模的阻抗控制策略,解决从操作手端参数的不确定性问题。由于实现上述控制策略需要的微分控制信号难以直接获取,故在主/从控制策略中结合跟踪微分器技术进行在线获取。针对微纳遥操作系统工作于低频带,具有极大的力反馈增益(105以上)特点,利用 Liewellyn稳定判据推导出小延时下系统稳定条件。仿真和实验表明:所提出控制策略具有良好的鲁棒性,能够提供精确的力觉临场感。位置跟踪阶段最大位移误差小于0.5μm;接触阶段操作者能够精确地感知从操作手端1μN接触力。  相似文献   
118.
权国政  周杰 《计算机仿真》2007,24(5):256-258
该研究将圆形铝管的空拔工艺与模拟分析技术有机结合起来.推导了工艺参数与空拔力的关系公式,基于有限元分析软件Defom-3D建立了圆形铝管空拔成形的动力学模型及弹塑性有限元模型.并对空拔工艺进行了模拟分析,得出摩擦系数对拉拔力的影响曲线.阐述了空拔的变形机理,总结出空拔过程中的金属流动规律,建立了圆管坯空拔过程中的变形区划.针对某一规格的圆形铝管完成成形模拟,对每个变形区的壁厚变化做了定量的分析,对出模后的径缩现象给予了定量分析.文章对变形区划、变形区壁厚变化的研究具有一定的创新性,研究取得的成果对实际生产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19.
一种混合属性数据流聚类算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杨春宇  周杰 《计算机学报》2007,30(8):1364-1371
数据流聚类是数据流挖掘中的重要问题.现实世界中的数据流往往同时具有连续属性和标称属性,但现有算法局限于仅处理其中一种属性,而对另一种采取简单舍弃的办法.目前还没有能在算法层次上进行混合属性数据流聚类的算法.文中提出了一种针对混合属性数据流的聚类算法;建立了数据流到达的泊松过程模型;用频度直方图对离散属性进行了描述;给出了混合属性条件下微聚类生成、更新、合并和删除算法.在公共数据集上的实验表明,文中提出的算法具有鲁棒的性能.  相似文献   
120.
琼东南盆地深水区宝南断阶带断裂特征及天然气地质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新三维地震资料,相干切片等技术对琼东南盆地深水区宝南断阶带断裂进行了精细解释;结合区域构造特征,对宝南断阶带断裂形态、断裂活动性进行了分析,并探讨了断裂对天然气成藏的控制作用,分析了其地质意义。结果表明,宝南断阶带断裂平面上以NWW—SEE向为主,主要呈平行状或网状,剖面上共发育3组构造断裂,主要呈顺向断阶状样式;断裂主要为3期活动:(1)始新世—早渐新世、(2)晚渐新世早中期、(3)早中新世;宝南断阶带断裂控制了宝岛凹陷南部烃源岩的形成与演化,控制了陵水组、三亚组砂体空间展布和构造圈闭的形成,同时为主要的油气垂向运移通道。并结合油气生排烃史、圈闭形成史,认为断裂活动与油气成藏的匹配关系良好。在此研究的基础上,提出2个有利勘探层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