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0篇
  免费   12篇
电工技术   16篇
综合类   4篇
化学工业   11篇
机械仪表   4篇
建筑科学   35篇
矿业工程   1篇
能源动力   7篇
轻工业   2篇
水利工程   2篇
无线电   1篇
一般工业技术   18篇
自动化技术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6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1年   4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针对深圳大运中心体育馆屋盖1∶10整体模型加载试验,设计了多级分配梁和千斤顶相结合的加载系统。由于该试验的加载点众多,而各点的加载幅值分布不均,采用了虚拟约束法快速确定了各加载点的荷载分布。为了在加载系统中考虑分配梁自身的重量,采用了多次迭代确定了每一级分配梁的力臂。设计的多级分配梁能够紧凑地布置在模型结构的下部空间内。通过将加载系统和模型结构一起建立在计算模型中,检验了所设计加载系统的效果。数值计算和试验结果均表明,所设计的加载系统具有良好的有效性和可靠性,能够较好地实现试验加载的目的,可在类似大跨度空间结构的整体模型试验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2.
钢球磨煤机制粉系统的经济运行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对火力发电厂钢球磨煤机进行大小钢球不同配比对制粉系统出力的影响试验,分析钢球消耗量、制粉电耗、制粉出力间的内在联系,推荐经济的钢球配比比例。  相似文献   
93.
周臻  高新红 《机械》2009,(Z1):109-110
概述了测量不确定度的组成,针对主要检测军工产品的计量三级站,用不确定度理论全面分析和计算2级角度块标准装置的标准不确定度。  相似文献   
94.
阐述了主要发达国家超临界机组和超超临界机组的发展概况,分析论证了超临界机组比亚临界机组在节能环保等方面的优势,最后论述了我国大力发展超临界机组的紧迫性及具备的条件和广阔前景。  相似文献   
95.
朱冬平  周臻  孔祥羽  谢钦 《工程力学》2017,34(3):115-123
针对一种新型带竖向阻尼器自复位墙(VD-SCW)的受力特征,该文建立可用于VD-SCW滞回性能的等效纤维模型,并利用利用Perform-3D有限元软件对等效纤维模型进行分析,通过与已有自复位墙试验数据的对比,验证纤维模型的有效性。在此基础上,分析了阻尼器屈服力、阻尼器刚度和预应力筋张力控制应力等关键参数对VD-SCW滞回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阻尼器屈服力的增加会提高墙体启动力和耗能能力,但同时会使墙体卸载时的残余变形增大;过小的阻尼器刚度会明显降低墙体耗能能力,但增加到一定程度后对墙体耗能影响不明显;预应力筋张力控制应力的增加会提高墙体的启动力,但会导致预应力筋过早屈服,从而降低墙体的摇摆能力,但对其耗能能力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96.
熊俊  孟少平  周臻 《煤炭学报》2010,35(2):222-226
基于圆柱壳力学的有矩理论,考虑长壳底部约束影响的局部化特征,将预应力对大直径预应力混凝土煤仓(PCCS)的作用等效为仓壁的均布内压,推导了同时考虑预应力效应与仓底边缘效应的径向位移与内力计算公式。算例理论分析与有限元计算结果的对比表明:两者具有良好的一致性;在距底部25〖KF(〗Rt〖KF)〗的仓壁范围内,传统设计方法的内力计算结果与本文公式及有限元分析差别较大,因此须在精确得到此区域内力的基础上对大直径PCCS进行精细化设计。  相似文献   
97.
煤粉粒径对燃烧特性影响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周臻  刘亮  王艳玲  刘辉 《热力发电》2007,36(3):35-38,47
对4种不同粒径的冷水江煤和郑州矿物局贫瘦煤在升温速率均为20℃/min、气体流量为65mL/min的试验条件下进行了热重试验。结果表明:随着煤粉粒径的减小,最大燃烧速率出现得更早,着火提前;着火温度降低,燃尽温度也随之降低;煤粉活化能减小,煤粉的综合燃烧特性指数有较大提高,燃烧特性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98.
为提高张弦桁架多位置损伤识别的准确性,将数据融合方法与损伤识别指标相结合,采用D-S证据矩阵理论融合叠加曲率模态改变率和模态柔度差曲率两项指标的损伤识别结果,提出了张弦桁架多损伤的单次融合和两阶段融合识别方法。以某实际工程缩尺简化得到的张弦桁架作为研究对象,设计了两种不同的多损伤工况,通过有限元分析获取了结构损伤前后的前三阶模态数据,并进行了损伤识别分析。结果表明:基于数据融合的多损伤识别方法能够准确地识别张弦桁架多损伤,其能够综合两种单指标的识别结果,降低甚至消除非损伤位置的干扰,有效解决了单指标识别精度低、不能全面反映损伤位置的问题;两阶段融合方法通过两次融合逐步降低了非损伤位置的干扰,识别效果优于单次融合方法。此外,分析中考虑了不同水平噪声对张弦桁架多损伤识别的影响,结果表明:基于数据融合的多损伤识别方法具有较好的抗噪能力,能够降低噪声和非损伤位置的干扰,且两阶段融合方法的抗噪能力优于单次融合方法。  相似文献   
99.
为了改善柴油机在高背压环境条件下进排气流速降低、涡前排温、缸内最高燃烧压力和油耗升高等问题,采用Simulink软件,基于柴油机数学模型建立某型号柴油机零维仿真模型和可变截面涡轮(variable geometry turbine,VGT)增压系统仿真模型,并根据试验结果对模型进行校核.利用所建立的仿真模型模拟在不同排...  相似文献   
100.
黄林杰  周臻 《工程力学》2018,35(10):162-171
自复位预应力混凝土(SCPC)框架结构中布置填充墙可以有效提高结构刚度和耗能能力。从我国规范中选取4种强度不同的填充墙分别布置于一SCPC框架结构中,利用OpenSees分析软件分别建立其有限元模型。首先对SCPC框架和4个带填充墙自复位预应力混凝土(SCPC-IW)框架有限元模型进行低周往复循环加载分析和静力推覆分析,进而选取15条地震动记录调至罕遇地震水平分别输入5个有限元模型进行动力分析,以研究填充墙对SCPC框架结构抗震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布置填充墙可以明显提高结构的初始刚度、耗能能力以及减小结构动力响应,但同时也提高了震后结构的残余变形。随着填充墙材料强度的提高,结构震后残余变形的增加幅度远高于其动力响应的降低幅度。对SCPC框架结构布置强度为混凝土强度15%~24%的填充填可以有效提高结构刚度和耗能能力,降低结构的动力响应,同时又能够保证结构残余层间位移角在罕遇地震水平下不超过可修状态限值0.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