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6篇
  免费   3篇
综合类   2篇
轻工业   97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14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2种检测变形杆菌PCR方法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选取atpD基因作为靶序列设计了2对引物,分别采用不同的PCR扩增条件,对3株变形杆菌属标准菌株,67株样品分离株及13株非变形杆菌属菌株进行扩增实验,结果2种PCR方法对3株标准菌株和66株样品分离株分别扩增出348 bp和596 bp的特异性片断,实验结果呈阴性的1株分离株经全自动微生物鉴定仪鉴定为阴沟肠杆菌。13株非变形杆菌属菌株均未有特异性条带产生。2种PCR方法检测变形杆菌,均具有快速、准确、灵敏、特异的优点。建立的引物2的PCR方法在检测时间、特异性、灵敏度方面比引物1的PCR方法更具优势。  相似文献   
62.
采用改良微孔板培养,结晶紫染色、平板计数以及电镜扫描方法研究不同初始菌浓度、培养环境(温度、气体环境)、培养基成分(pH、氯化钠浓度、碳源种类和浓度),培养基用量及接触材料对奇异变形杆菌(Proteus mirabilis,P. mirabilis)生物膜生长的影响。经过24 h培养,初始菌浓度10 CFU/cm2时,生物膜形成量较低,初始菌浓度102~108 CFU/cm2时,生物膜形成量明显;37 ℃有氧条件适宜P. mirabilis生物膜形成;培养基组成(2.0% NaCl,1.0%麦芽糖,pH8.0)和加倍用量对P. mirabilis生物膜形成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粗糙的木制表面最易使P. mirabilis粘附并形成生物膜,硅胶次之,聚丙烯塑料和盖玻片表面比较光滑,菌体不易粘附,生物膜难以形成;不同接触材料形成的P. mirabilis生物膜结构和形态不同,硅胶上生物膜为蘑菇状,盖玻片上生物膜成扁平状。本文研究结果可为食品生产加工过程中P. mirabilis污染防控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63.
基于碱性条件下毒黄素对鲁米诺-过氧化氢-纳米氧化铜化学发光体系光强的显著抑制作用,建立了一种在线监测和预警新方法。结合流动注射分析手段,通过微弱发光测量仪测定不同混合溶液光强。对4个影响因素进行单因素试验得出最佳结果,在此基础上经响应面优化各试验条件后进行标准曲线绘制及检出限测定,最后对不同水样进行加标回收。结果表明,该方法线性范围0.005~5.000mg/L,检出限0.001mg/L,加标回收率84%~114%。对浓度0.05 mg/L毒黄素平行测定11次,相对标准偏差(RSD)0.28%。该方法快捷便利,操作性强,可应用于城市饮水中毒黄素潜在突发性污染的快速在线监测和预警。  相似文献   
64.
利用开菲尔粒制备酸豆奶酒最佳发酵条件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周传云  唐书泽  聂明  万佳蓉 《食品科学》2004,25(12):101-104
利用传统酸牛奶酒(Kefir)的发酵剂--开菲尔粒(KefirGrains)制作的发酵剂,对豆奶与牛奶的混合原料进行发酵,采用L16(45)正交试验设计筛选制备酸豆奶酒(一种新型发酵豆奶制品)的最佳发酵条件。结果表明:豆奶与鲜牛奶的搭配比例是8:2,接种量为3%,发酵温度25℃,发酵时间14h,添加10%的白砂糖。产品的酸度为83°T,乙醇含量为0.26%。  相似文献   
65.
目的 通过测定乳粉中非蛋白氮含量,比较四种蛋白质沉淀剂分离蛋白质和非蛋白含氮物质的效果。方法 样品加水溶解后分别用15 % 三氯乙酸溶液、丙酮、20 %乙酸铅溶液和3 % 草酸钾-7 % 磷酸氢二钠溶液、乙酸锌溶液和亚铁氰化钾溶液沉淀蛋白质,同时用三聚氰胺做加标回收,过滤后取滤液消化定氮。结果 三氯乙酸沉淀法计算非蛋白氮含量为0.2036%±0.0002%,相对标准偏差在四种方法中最小,为0.1023%,加标回收率为96.07±2.29%;丙酮沉淀法计算非蛋白氮含量为0.0981 %±0.0050 %,加标回收率在四种方法中最低,为50.56 %±7.90 %;乙酸铅沉淀法计算非蛋白氮含量为0.1372 %±0.0012 %,加标量为79.2mg三聚氰胺/10g样品时,乙酸铅沉淀法加标回收率比三氯乙酸沉淀法更稳定,为96.57%±1.07%;乙酸锌沉淀法计算非蛋白氮含量为0.3466 %±0.0100 %,加标回收率为86.81 %±2.87 %。结论 三氯乙酸沉淀法结果准确度和稳定性较其他三种方法更好,但受到加标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66.
变形杆菌属食物中毒的特点与防控措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变形杆菌属食物中毒是一种常见的细菌性食物中毒,近年来,此菌食物中毒案例呈逐年上升趋势.本文在对国内外相关文献资料进行整理的基础上,综述了变形杆菌属的有关特性,主要包括变形杆菌属的生物学特性、流行病学特点、临床资料以及预防控制变形杆菌属食物中毒的措施,对变形杆菌属的检测、诊断、防控技术等研究提供背景参考.  相似文献   
67.
食用香精香料的制备及其安全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食用香精香料的功能、制备方法以及影响其安全性的因素进行了论述.通过严格挑选合格的原材料,采用合理的生产工艺和良好的储存销售条件,并建立符合食用香精香料生产实际的食品安全和质量管理体系,即可确保食用香精香料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68.
以大豆为主要原料,加工制作新型学生复合营养奶,对其稳定性进行研究。在复合营养奶中添加不同的稳定剂和乳化剂,测定与观察产品在贮藏过程中的稳定性,采用正交法优选出最适于这种新型复合营养奶的稳定剂与乳化剂。结果表明,在复合营养奶的生产过程中添加0.03%的PGA和0.2%的海藻酸钠的复合稳定剂及0.04%的单甘酯,0.04%的Span80和0.02%的大豆磷脂的复合乳化剂,可使以大豆为主要原料的复合营养奶稳定保存3个月以上。  相似文献   
69.
大米抗性淀粉定量测定方法比较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抗性淀粉测定的方法主要有Englyst法、Berry法、S.A.法和Goni法,本文通过测定不同实验处理的大米抗性淀粉,对S.A.法和Goni法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Goni法比S.A.法具有重复性好,操作简单等明显优势。无论是S.A.法还是Goni法,酶消化处理及其反应的最适pH是影响测定结果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70.
综述了用超临界CO2(SC—CO2)和乙醇混合溶剂提纯磷脂酰胆碱的研究概况。用SC—CO2和乙醇混合溶剂萃取,可以制备高纯度的磷脂酰胆碱。另外,得到的产品没有有害溶剂的残留。可以用于医药行业。这种提纯方法和乙醇分提以及柱层析提纯法相比,具有更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